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骨科住院病人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预防措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科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外循证药学方面的文献,通过对比,阐述了循证药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通过研究不同文献中循证药学的不同定义,评价其发展现状。结果发现,目前的循证药学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相关研究中的定义差别较大;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循证药学,但在国际上其受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循证药学的学科发展还有待完善,亟需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实践模式。

  • 标签: 循证药学 文献 定义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不断变革和发展,科教兴院的理念在医院中被普及开来。建立医院的科教评价体系,也成为社会的呼声。本文主要论述了医院科教水平的评价体系的构建,并对此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 标签: 医院 科教水平 评价体系 构建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胃脘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消化科收治的胃脘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临床路径,观察并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在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较常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胃脘痛 临床路径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川省中央投资建设的县级医院环境建设效果,为医院环境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运用问卷对中央投资1800万及以上的51个县级医院建设前后医院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建设后候诊区面积和座椅数增加;诊室和病房数量增加,但3人及以上人数间病房数量达标的医院减少2个;绿化和停车面积增加,但绿地率仅5个医院达标;所有医院均增设无障碍出入口,院均电梯数量翻了一番。结论从实际需求出发,适当调整建设标准;重视医院绿化,创造舒适疗养环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饮食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方法2009年5月~2010年1月对我市常住户籍儿童的抚养人进行抽查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不良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进行干预。结果本文入组研究的儿童进食频率最高的食物依次是米饭、蛋类、蔬菜和水果;仅50.82%(370/728)的儿童表现为不挑食或偶尔挑食;91.76%(668/728)的儿童除正餐外还进食各类零食,其中61.68%(449/728)的儿童主要以水果为主;62.77%(457/728)的儿童可以做到在固定的位置上进餐,不随便离席,但边看电视边用餐及边玩边吃的行为较为普遍。52.34%(381/728)的儿童在幼儿园里进餐比在家里表现好,有19.78%(144/728)的儿童经常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餐厅进餐。针对上述不同饮食行为问题;经过9个月的积极干预及随访,干预组9项饮食行为问题的综合评分由(19.73±0.12)分明显下降到(14.31±0.22)分(P<0.05)。而对照组的9项饮食行问题的综合评分在T0~T4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T1~T4各时间点的9项饮食行为问题的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合理的饮食行为干预可改善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交互式干预模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干预方法。

  • 标签: 儿童 饮食行为 问题 干预
  • 简介:摘要探讨尿蛋白检验方法及临床评价。尿蛋白测定是肾脏疾病诊断的基础,检测方法包括定性、定量及蛋白质分类。通过对尿蛋白定性和总量测定,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过筛,治疗效果的评价

  • 标签: 尿蛋白检验 方法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5.12”地震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布署安排下,对口支援工作在医院各方面展开。本文是总结我院接受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对口支援后,对促进病历质量的效果评价

  • 标签: 对口支援 病历质量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2例经腹行手术直肠癌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后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112例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占7.1%,4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占3.6%;2例患者出现肠营养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口感染,占1.8%,14例患者出现肠内营养后腹泻,占12.5%,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给予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

  • 标签: 围术期 护理措施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胃溃疡患者护理的应用与实施效果。方法将120例胃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入院7天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疼痛程度,出院前评价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1~4)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针对胃溃疡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心理认知,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胃溃疡 心理护理 疼痛干预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学生(简称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评价情况。方法对本院60名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了解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及评价。结果采用一位带教老师带一名实习护生(简称“一对一”)带教模式最受护生们喜爱。结论临床护理教学方面应根据护生对教学方式的看法,有重点和目的地采取护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

  • 标签: 护士 学生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输血病历的评价、反馈、改进,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降低因输血导致的医疗纠纷。方法抽取辖区内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输血病历进行分析。结果240份输血病历各个环节均存在不同问题。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增强输血安全性。

  • 标签: 输血病历 质量管理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市场上的制川乌进行质量评价,为中药生产提供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市场上的制川乌的生物碱含量,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除沈阳地区外,安徽、南京、山东地区的制川乌均为合格品。结论市场上的制川乌不都是合格品,因此应加强管制,保证质量。

  • 标签: 制川乌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理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效果评价。方法把8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配为整体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措施。结果传统护理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整体护理组要低。与传统护理组对比,整体护理组的SAS、SDS得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大幅度地使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使病人的心理方面得到改善。

  • 标签: 整体护理 慢性胃炎 疗效 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规划工作科学综合评价的方法,提出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评价质量的建议。方法利用对文献的查询与复习,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论述。结果各种综合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促进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每个评价方法有自身的方式,但是整体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对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和开展能够真实的体现出来,并对各种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的组合,实现结果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 标签: 免疫规划工作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4月~11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塞患者天麻素治疗使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天麻素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开展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800名入院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采取责任护士相对固定的排班模式,拓展护理服务内容,实行母婴床旁护理,健康教育制度化,个体化,简化护理文件书写。结果增加了护患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提升了护士专业价值,提高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产妇及家属他们自我护理和新生儿照护的能力,将良好的母婴照护延续到家里,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分别由原来的93.73%、90.25%、88.65%,上升到现在的98.46%、94.77%、92.32,生活护理时间由8.27%上升到18.25%,护理书写时间由14.65%下降到9.29%。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效果评价 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