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体质指数定期检测及骨密度测试在儿童保健发育中应用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21年1月到2022年6月收诊的180儿童为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定期进行体制和骨密度检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值数据为0.47±0.07、0.42±0.06,T=8.457,P=0.003,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正常、超重、肥胖数据为91.11(82/90)、3.33(3/90)、5.56(5/90)和80.00(72/90)、8.89(8/90)、11.11(10/90),χ2=11.545、5.457、6.417,P=0.001、0.024、0.016,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身高、体重、BMI数据为125.12±5.24、24.12±3.02、15.24±0.65和121.32±4.55、26.45±3.15、17.85±1.25,t=6.878、4.578、5.645,P=0.014、0.038、0.021,有差异,(P<0.05)。结论:儿童保健发育中儿童体质指数定期检测及骨密度测试运用能够有效改善儿童骨密度和体质指数,儿童的体重更正常,这种保健措施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儿童体质指数定期检测 骨密度测试 儿童保健发育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全面发育迟缓儿童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言语功能训练,观察组行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比两组儿童治疗前后的口部运动功能、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口语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智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言语功能训练联合多感官刺激对全面发育迟缓儿童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提高儿童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言语功能训练 多感官刺激 全面发育迟缓儿童 智力康复 语言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在内镜下粘膜切除治疗104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结果104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均予以内镜下粘膜切除。术中立刻出血者11例,其发生率为10.5%;术后3天迟发出血6例,发生率为5.7%。经过12个月的随访,没有出现LST复发或再发情况。结论EMR在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效果较好;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系统性护理对围手术期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 年6月-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40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患儿20例、B组患儿20例。常规护理用于A组患儿,系统性护理用于B组患儿。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满意度情况。结果:对于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B组患儿住院时间、满意度均优于A组患儿住院时间、满意度。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在围手术期采用系统性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配合度、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围手术期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行为问题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抽取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我院保健科门诊查体的学龄前儿童(1000例),对其看护人进行儿童饮食行为问卷调查,探讨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最主要为吃饭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家长关心过渡以及吃饭的地点不固定,饮食行为和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呈正相关(P<0.05)。结论:吃饭注意力不集中、看护人过度关心、吃饭地点不固定等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在儿童中发生较普遍,且容易导致儿童消瘦,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会对学龄前儿童成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学龄前 饮食行为问题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鸟巢式”体位的护理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8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84例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观察组“鸟巢式”体位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7d、15d的体重增长、进奶量多于对照组(P

  • 标签: 鸟巢式 体位护理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就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对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及干预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存在睡眠问题的学龄前儿童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经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在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学龄前儿童 睡眠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母乳喂养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母乳营养成分的分析以及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功能评估,为科学育儿提供依据。方法:1. 样本选择:选取本地健康足月出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母乳喂养组和非母乳喂养组。2. 数据收集:收集新生儿的体重、身高、性别等基本信息,以及新生儿的喂养情况、家庭背景等信息。3. 实验室检测:对母乳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行评估,包括免疫细胞数量、活性以及抗体水平等。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母乳喂养组与非母乳喂养组在免疫系统发育方面的差异。结果:1. 母乳喂养有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研究结果显示,母乳喂养组新生儿的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均高于非母乳喂养组,说明母乳喂养有助于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发育。2. 母乳营养成分与免疫系统发育的关系:分析母乳营养成分发现,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与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密切相关。特别是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如抗体和乳铁蛋白,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保护作用明显。结论:本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有利于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发育,这可能与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和免疫因子有关。因此,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母乳喂养,以促进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母乳中其他成分与免疫系统发育的关系,以及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幼儿免疫系统的影响。

  • 标签: 母乳 新生儿 婴儿免疫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收治的小儿精神发育迟缓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开展GM1联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方式和结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定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入的100例小儿精神发育迟缓样本,应用抽签法每组划定50例,命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以上内容开展GM1联合认知知觉障碍训练),比较治疗前后Gesel评分结果。结果:Gesel评分结果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数据改善更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GM1 认知知觉障碍训练 小儿精神 发育迟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9年11月到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名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均有35名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SDS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以及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发育迟滞并伴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降低患者相应病症的评分,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转变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肺功能和智能发育指数中产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院内进行护理干预的120例肺炎新生儿作为样本研究对象展开临床研究,按照随机采样将120例肺炎新生儿分配至对比组与研究组,对比组6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60例接受转变体位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新生儿肺炎肺功能与智能发育指数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比对比组更好,P<0.05;评价两组儿童智能发育指数评分,研究组智能发育指数评分比对比组更优,P<0.05。结论:转变体位护理有助于新生儿肺炎肺功能以及智能发育指数的改善,更利于新生儿的健康发育与成长。

  • 标签: 转变体位护理 新生儿 肺炎肺功能 智能发育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新生雄性大鼠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神经行为毒性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将40只新生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溶剂剂量组(500.00、100.00、50.00、0mg/kg)和空白组5组,每组8只。在大鼠出生后第5天开始染毒,连续染毒7天。用平面翻正、负趋地性、悬崖回避、前肢握力试验测试新生雄性大鼠的神经行为发育。 结果 体重:染毒剂量与日龄无交互作用(F染毒剂量*日龄=0.72,P>0.05)。日龄对体重有影响(F=104.33,P

  • 标签: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神经发育 新生雄性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组38例和心功能正常组2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浆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前列环素、内皮素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关系。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的浆前列环素、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发现,吸烟、异常SBP、高水平TC、高水平前列环素和内皮素肾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环素和内皮素水平异常是引起肾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ARAS高血压患者应用肾动脉介入治疗后明显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降低急性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 标签: 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肾血管性高血压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两组BPRS评分、SDS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障碍 日常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极低体重儿实施重力鼻饲喂养联合袋鼠式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8月到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46例极低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对患儿分组,其中23例患儿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合间断鼻饲喂养,其余23例患儿为研究组则实施重力鼻饲喂养联合袋鼠式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住院恢复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出生4周后的各项生长发育指标以及住院恢复情况,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极低体重儿实施重力鼻饲喂养联合袋鼠式护理有着极为理想的作用,不仅可以保障患儿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加快其体重恢复,缩短胃管的留置时间,从而促使患儿更快顺利出院。

  • 标签: 极低体重儿 重力鼻饲喂养 袋鼠式护理 生长发育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并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6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对纳入研究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及心脏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6例BPD患儿在其纠正胎龄达36周后并发PH的患儿共有22例,其发生率为33.33%,中度及重度BPD并发PH的发生率较高;并发PH组与未并发PH组的围产期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5minApgar、正压通气时间、吸氧持续时间、住院时间(d)、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及病死率等发生率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并发PH集中发生于中、重度BPD患儿中,低出生胎龄、体重、低Apgar评分患儿更易并发PH,BPD并发PH患儿的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预后不良。

  • 标签: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动脉高压 临床特征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