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红光照射治疗感染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感染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外敷法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红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9%>73.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28.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光照射治疗感染皮肤病疗效显著,其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红光照射治疗 感染性皮肤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感染婴儿腹泻的治疗。方法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喂养史、大便性质与伴随症状,常见非感染腹泻和感染腹泻的区别。结果感染腹泻,调整饮食,液体疗法,控制肠内感染,非感染腹泻,合理饮食、加强护理,中医辩证施治。结论认识婴儿腹泻的致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各异。

  • 标签: 非感染性 婴儿腹泻 认识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感染心内膜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感染心内膜炎血培养的阳性率为57.7%,主要的致病菌为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草绿色链球菌;其基础病因中先天性心脏病、风湿心脏病以及无基础心脏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4.9%、30.2%以及16.7%;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其次是贫血和脏器栓塞。患者住院期间有14例患者死亡,死亡的原因主要是脑血管意外和心力衰竭。结论感染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以及基础病因都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且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致死率较高,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研究 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感染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按照感染心内膜炎诊断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采取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的方法。结论早期诊断,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果断采取急诊或亚急诊手术,联合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感染腹泻实施护理干预的重点,并探讨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所收治并接受针对护理干预的60例小儿感染腹泻患儿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所收治但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小儿感染腹泻患儿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在接受护理后腹泻症状的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研究组患儿家长与对照组患儿家长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小儿感染腹泻患儿更加具有针对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儿病情缓解时间,保障患儿获得更佳的预后。

  • 标签: 小儿感染性腹泻 护理干预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发热的护理对策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2月~2019年5月期间接诊的39例脑出血感染发热患者病历资料,以接受常规护理的19例患者为甲组,以接受针对护理的20例患者为乙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乙组退热时间短于甲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乙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甲组(78.9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向脑出血感染发热患者提供针对护理,可获取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优选。

  • 标签: 脑出血感染性发热 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长期血透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过程中行针对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6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行针对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导管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导管感染率0.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6%,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行针对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导管感染的发生,护理效果十分有效。

  • 标签: 长期血透 血透导管 相关感染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童细菌感染荨麻疹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诊治的68例细菌感染荨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儿均全身发生风团,且瘙痒明显,其中伴有发热45例,咽喉充血47例,扁桃体肿大49例,浅表淋巴结肿大26例,腹痛呕吐等22例;血常规检查普遍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经抗过敏、抗感染药物治疗及对症辅助治疗,7d后临床治愈率达94.12%,14d后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期间有2例复发。结论儿童细菌感染荨麻疹往往发病急,临床多伴有不同程度全身症状,抗感染、抗过敏治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治愈,安全可靠。

  • 标签: 荨麻疹 儿童 细菌感染
  • 简介:目的分析感染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82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2例IE患者易患因素按比率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35.17%),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24.73%),风湿心脏病(13.19%)等最常见症状为发热(97.25%)和贫血(88.46%)2次血培养培养出同一病原菌中,最常见细菌为血液链球菌(11.76%),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03%)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赘生物的检出率为95.05%.119例经外科手术治疗者中,2例(1.68%)死亡63例经内科治疗者中,6例(9.52%)死亡,原因主要为脑栓塞及急性心衰.结论近年来IE的易患因素与以往不同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比率增高,而风湿心脏病比率下降病原菌以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为主,但呈多样化、复杂化特点血培养的阳性率亟待提高及时手术治疗可改善预后.

  • 标签: 心内膜炎 心脏病 感染 细菌
  • 简介:摘要:输血安全中,输血感染问题作为重点内容,得到了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输血感染中的安全管理核心是血液及血液制品,血站和输血工作人员应发挥自身的控制因素作用,加强对输血感染的有效管控。从周边环境、输血用的器具、药具等着手,加强对输血感染问题的预防。本文对输血感染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展望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输血感染安全问题的控制措施。

  • 标签: 输血 感染 安全问题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开放植骨治疗严重胫骨感染骨不连缺损的效果。方法8例感染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清创,切除失活组织见创面出血,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植入自体髂骨骨条,敞开植骨创面,高渗盐水纱布换药。结果1例于术后6周行游离植皮闭合创面,7例于术后8~16周瘢痕自行愈合,8例骨折于术后平均8个月愈合,10个月去除外固定物。结论一期开放植骨术是治疗感染胫骨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的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植骨 感染 骨折 骨折不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膜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从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32例感染心内膜炎儿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本院感染心内膜炎患儿用药、饮食、休息等方面的护理,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本院对感染心内膜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护理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感染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严格按时使用抗生素以保持病人血中的有效浓度,输液时应注意保护血管。抗生素的用药量大,疗程长,病人容易出现一些药物不良反应。如大量应用青霉素而导致青霉素延迟变态反应等,应告知病人当出现上述症状或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2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IE的主要临床表现仍为发热、贫血、脾肿大、心脏杂音;有器质心脏病者占85.48%,血培养阳性率为40.32%,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最为常见;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赘生物的检出率为83.87%,阳性率远高于血培养阳性率。结论近年来IE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有所变化;基础心脏病仍是IE常见病因;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高确诊率;规范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和早期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基础心脏病 治疗
  • 简介:2004年10月,杭州市某城区一街道居民区有多位居民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经详细调查、分析及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后,该起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感染性腹泻病 暴发 居民区 杭州市 控制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