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前言2014年3月3日是第15次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初级耳科保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防止听力障碍的发生。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至少50%的听力障碍是可以预防的[1],了解和认识导致听力障碍的原因并加以预防及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听力障碍的发生率。

  • 标签: 听力障碍 预防 感染性 全国爱耳日 干预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摘要1例65岁患者因左眼球突出伴眼痛、牙痛及咬合困难2个月就诊眼科。眼部检查发现左眼球突出,外侧眶周及颞窝可触及肿块,颌面部CT检查提示左眼眶底壁占位。入院后1周,患者突然出现左眼眶周及额颞部皮肤红肿,伴心慌、胸闷、恶心、呕吐、低血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显著升高,诊断为左眼眶蜂窝织炎伴感染休克。经过纠正休克、抗感染治疗及手术切开排脓引流后,感染控制良好。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左眼矫正视力1.0,左眼上睑皮肤切口愈合良好。

  • 标签: 眼眶蜂窝织炎 休克,脓毒性 病灶感染,牙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感染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感染神经系统血管病变,急性或亚急性感染心内膜炎引起的细菌栓塞为其常见病因。该文报道了1例急性感染心内膜炎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结合病史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感染颅内动脉瘤。该例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完全好转。

  • 标签: 动脉瘤,感染性 心内膜炎,细菌性 血管内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胰腺坏死(IPN)患者复数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4例具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IPN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5例,女性49例,年龄(46.69±14.11)岁。按引流液中病原菌耐药情况将IPN患者分为复数MDROs感染组和非复数MDROs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种数、入住ICU时间等相关因素差异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134例具有明确病原学依据IPN患者中,复数MDROs感染41例(30.60%),非复数MDROs感染93例(69.40%)。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APACHEⅡ评分、胰腺外感染、外科手术次数、发病至手术时间、引流管通畅、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更换抗菌药物种数、联用抗菌药物种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复数MDROs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OR=3.957,95%CI:1.073~14.600)、发病至手术时间(OR=6.086,95%CI:1.263~29.325)、更换抗菌药物种数(OR=3.560,95%CI:1.077~11.772)、联用抗菌药物种数(OR=3.560,95%CI:1.077~11.772)、入住ICU时间(OR=3.590,95%CI:1.126~11.448)是IPN患者复数MDRO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期病灶清除、持续控制血糖、减少入住ICU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频繁更换抗菌药物与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减少IPN患者复数MDROs感染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感染性胰腺坏死 多重耐药菌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指标检测在感染疾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感染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28例非感染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的FIB(2.97±0.47)g/L、TT(28.02±2.22)s、PT(19.23±4.23)s以及APTT(39.08±5.70)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疾病患儿的凝血指标水平显著升高,因而凝血指标检测有利于确诊感染疾病,可预防患儿发生弥散血管内凝血。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凝血指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在新生儿感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800例感染肺炎新生儿按照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n=230)、混合感染组(n=270)、其他感染组(n=300),选取同期200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组研究对象,均属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检测血清生化指标,比较血清生化指标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细菌和混合感染组的三项血清生化指标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更高(p<0.05),其他感染组与健康组指标相差不大(p>0.05),细菌感染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水平高于混合感染组(p<0.05),降钙素原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在新生儿感染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生化指标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感染肺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00例新生儿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细菌感染(A)组、混合感染(B)组及其他(C)组,并选取同期未感染肺炎的健康新生儿,20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并观察各组新生儿的PCT(降钙素原)、WBC(白细胞计数)及CRP(C反应蛋白)的浓度。结果A、B组患儿的血清PCT浓度显著高于C组、对照组,且接受治疗后,均降至正常水平,其A组的CRP浓度、WBC计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接受治疗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血清生化指标于新生儿感染肺炎的检测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血清生化指标 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 CR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 ICU病房中感染休克复苏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探究将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5月我院 ICU治疗的 50例感染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将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 ICU收治的 50例感染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经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的复苏指标(中心静脉压水平、尿量、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及预后效果。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休克症状缓解时间及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休克 6小时内的复苏指标恢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ICU中的感染休克者给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预后优异,显著提高患者早期复苏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ICU 感染性休克 复苏指标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血常规检验中炎症指标感染疾病诊断中的重要和影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研究发现炎症指标在血液中的变化反映了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本文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LR)等常见炎症指标入手,探讨了它们在感染疾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诊断价值。研究表明,这些指标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本文对炎症指标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验 炎症指标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空腔脏器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0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感染空腔脏器穿孔患者诊治、预后等各项临床资料,亦总结临床诊疗经验。结果本组50例感染空腔脏器穿孔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一次手术成功率为82.0%(41/50)、总痊愈率为100.0%(50/50);术后并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2例,经及时处理均未影响治疗,其余患者均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予以正确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感染空腔脏器穿孔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感染性空腔脏器穿孔 诊断 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感染发热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份到2014年5月份收治的60例脑出血感染发热患者为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干预后显示总有效率为90%,护理满意度为90%,平均退热时间(5.13±1.10)小时。结论对脑出血感染发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的退热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感染性发热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感染腹泻患儿诊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80例小儿感染腹泻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n=40)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n=40)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模式,比较2组患儿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腹痛症状、腹泻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模式不仅临床效果明显,同时能够及时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小儿感染性腹泻 肛周皮肤受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角膜缝线相关感染眼内炎患眼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角膜缝线相关感染眼内炎患者5例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均为单眼发病;年龄(30.80±21.98)岁。晶状体相关手术角膜切口缝线4只眼;穿透角膜移植缝线1只眼。角膜缝线眼表存留时间(20.00±7.41)个月。5只眼中,因眼红、眼痛于外院给予角膜缝线拆除1只眼;其余4只眼中,缝线松动3只眼。给予患眼感染眼内炎标准治疗,包括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疗;角膜缝线拆除、眼内注药、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PPV中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给予硅油填充。治疗后随访时间(11.00±7.38)个月。观察分析手术前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B型超声及微生物培养结果等资料。结果患眼角膜可见围绕缝线的浸润、溃疡灶或脓肿。B型超声检查可见患眼全段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前机化条索、球壁水肿。玻璃体液培养结果阳性3只眼,分别为草绿色链球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表皮葡萄球菌。治疗后所有患眼眼内感染均成功控制,无眼内容物剜除或眼球摘除者。治疗前,患眼BCVA为无光感~数指;治疗后,BCVA> 0.3者2只眼。结论角膜缝线相关感染眼内炎患眼角膜均可见围绕缝线的浸润、溃疡灶或脓肿,其与缝线长期存留于眼部有关;大部分患眼就诊时存在缝线松脱;及时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部分患眼视力预后良好。

  • 标签: 眼内炎 角膜溃疡 缝线 抗感染药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菌感染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方法对2001年2月—2002年2月来我院肠道门诊就诊的761例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粪便做细菌学的鉴定,了解导致引起细菌感染腹泻的病因。结果761例腹泻患者经过粪便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共检出病原菌312例,检出率为41%。其中变形杆菌居首位,构成比为44.55%;其次为志贺菌属,构成比为27.24%;弧菌科构成比为8.97%;大肠埃希菌属7.05%;金黄色葡萄球菌2.88%;沙门菌属构成比为5.77%;厌氧芽孢杆菌属3.54%。结论细菌感染腹泻因病原菌不同而引起传染源的种类不同、型别也不同,全年均可发病,可侵犯各个年龄段,临床表现主要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轻重不一,多为自限性,少数患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还可引起死亡。

  • 标签: 细菌感染性腹泻 病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感染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接诊的小儿感染腹泻患者118例进行了治疗,分析其治疗过程及效果。结果有101例小儿患者的治疗结果为痊愈,占85.59%;有15例小儿患者的治疗结果为好转,占12.71%;有2例小儿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无效,占1.69%。总治疗有效率为98.31%。结论采用抗生素、补液治疗并配合合理的饮食护理治疗小儿感染腹泻患者,有着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 标签: 小儿感染性腹泻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感染腹泻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感染腹泻患儿,将这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儿中,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护理有效率为93.30%;在对照组患儿中,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护理的有效率为73.30%,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感染腹泻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十分重要,有效地护理能够提高小儿感染腹泻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优质护理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