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当代中国的城市高速发展,本刊就城市过程中的城市发展、社会民生、古城保护等问题采访了朱学勤教授。

  • 标签: 城市化 城市发展 社会民生
  • 简介:治理概念本身意味着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突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互动,强调公共服务体系的效率、法治和责任.在新疆南疆地区,由于生态环境、人口、民族、宗教等特殊因素,加之暴恐事件频发,存在着现代进程下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对南疆社会治理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从南疆地区产业发展、反贫困和援疆等方面着手,从南疆地区人口居住格局、族际关系、宗教管理、基层组织等方面讨论社会治理的效果,成果相当丰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在现代进程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国家战略与南疆治理特殊性的关系,以及南疆社会治理的法制三个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

  • 标签: 新疆南疆地区 现代化进程 社会治理
  • 简介:战略管理是现阶段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战略管理需要有合适的组织结构作为保证,因此,本文提出了调整我国旅行社组织结构以加强其战略管理的三项措施:一、加强团队建设;二、组建战略管理项目小组;三、建立信息系统部。

  • 标签: 战略管理 组织结构 团队 项目小组
  • 简介: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市场进程的深入、旅游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政府的职能应有所调整,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将趋向于运用经济的手段和间接的方式进行调控.

  • 标签: 旅游产业 政府职能 市场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长三角旅游城市、旅游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企业网络的发展阶段、约束条件、关联因素和组织形式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合资源、扩容市场、集聚产业和关联企业的网络发展导向和路径选择。

  • 标签: 城市 市场 产业 企业 旅游网络化 路径选择
  • 简介:城镇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乡村的经济和政治地位发生了很大改变。乡村旅游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维护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重塑乡村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其发展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美国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经历了诸多阶段,文章首先阐述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然后从国家上层建筑、企业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角度阐述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动机,并分析其特色类型;总结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鉴于其在发挥乡村旅游有效性,抑制乡村旅游负面效应方面有相对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最后从经济、文化、环境和社区等方面分析了美国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标签: 城镇化 乡村旅游 发展 启示
  • 简介:城市休闲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种常态。本文利用城市休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35个城市为例,选取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等4年的数据,在对城市休闲水平评价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要素贡献率和贡献弹性的方法对城市休闲水平发展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辨析。研究发现,从发展水平看,东部地区城市休闲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城市,但中西部地区城市休闲发展潜力略高于东部地区;从贡献角度看,2003年-2012年期间,促进城市休闲水平提升的要素经历了由特色资源和基础环境向休闲产业以及休闲产业与居民消费依次演变的发展轨迹;从要素潜力看,基础环境要素富有弹性,休闲产业和特色资源要素缺乏弹性,居民消费要素居于二者之间。

  • 标签: 城市休闲化 要素贡献率 要素贡献弹性
  • 简介:根据人口、经济、社会、土地等城镇的四个主要方面,构建了城镇水平测度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江西省2001年和2010年各县(市)城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其时空分异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江西各县(市)城镇综合水平自2001年以来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县域城镇水平变异程度减小,但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拉大,极化趋势显著;②江西省城镇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从北向南呈现由高向低的梯度变化规律;县域城镇水平高和较高的县(市)主要分布在全省的西北、东北、中部和西南部地区;空间形态上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围梯度变化的圈层式结构;③江西省县域城镇水平差异是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及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等方面的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4132010400)

  • 标签: 熵权法 城镇化 分异 江西省
  • 简介:针对城市进程中城墙空间出现的诸如用地冲突、环境破坏、空间挤压、内外阻隔、卫生恶化和资金短缺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提出要从城市演进的视角分析城墙空间的演变规律并基于此寻找对策。将城市进程中的城墙空间演变划分成增长、破坏、保护和提升四个阶段,发现城墙空间功能从军事防御为核心的功能转向历史文化景观和旅游功能,城墙空间形态整体上趋于简单和破碎,局部表现为多样和特色。在健康城市的新阶段,城墙空间的保护利用,要协调好国家文物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协调好外地游客与周边居民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城墙内外空间的关系、协调好城墙保护与城墙开发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城墙周边建筑与城墙景观的关系,通过对城墙空间进行整体规划、有序建设、分级管理、保护为先、以人为本和创新经营,以实现城墙与人的和谐发展以及城墙空间的合理、有效和永续利用。

  • 标签: 城墙空间 功能 形态 协调 城市化
  • 简介:随着流动人口的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流动人口的主力军。他们在成为支撑城市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同时,也成为新时期推进城市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事实上,多数流动人口希望市民,尤其是新生代流动人口市民的意愿非常强烈。但由于受当前的制度政策、体制机制的约束,新生代流动人口市民进程缓慢。为此,应重视新生代流动人口融入的各种政策,在住、教、医保等方面给流动人口完全的市民待遇,同时,改革其他配套政策。

  • 标签: 新生代流动人口 市民化 代际更替
  • 简介:上海、苏州、嘉兴(以下简称“沪苏嘉”)三市地域相邻、经济相连、交通便捷、产业互补、人文同源、生活相通,拥有着“同城”的深厚基础,同城已成为沪苏嘉一体进程中的新趋势。但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存在与地方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致使沪苏嘉三地的诸侯割据状态难以消除、区域共同利益难以协调、区域交易费用难以最小、经济发展差距难以缩小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沪苏嘉的同城进程。因此,应着手解决沪苏嘉同城发展中的约束瓶颈,从协调共同利益与降低交易费用的目标出发,以制度创新和政策协调为手段,加快推进沪苏嘉同城的建设进程。

  • 标签: 约束条件 障碍 对策 同城化 沪苏嘉
  • 简介:7月30日,中国社科院发布《城市蓝皮书》显示,2012年,全国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率仅有35.29%,若按城镇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程度平均为40%推算,中国真实的完全城镇率只有42.2%。这一数字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城镇率低10.4个百分点。

  • 标签: 中国 城镇化率 社会发展 城市发展
  • 简介:台湾在城乡一体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梳理与归纳台湾城乡一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安徽城乡一体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台湾经验对于推进安徽城乡一体进程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且主要体现在农民主体性建构、城镇体系构建、城乡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城乡资源配置四个方面,进而提出若干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台湾地区 城乡一体化 经验 启示
  • 简介:旅游资源产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上海作为我国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发展国际旅游产品、大力发展购物与观光型国内旅游产品和率先发展市民的度假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势。

  • 标签: 上海 中国 旅游资源 产品化 一般模式 中国
  • 简介:目前针对城乡一体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已成为国内学界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既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在界定城乡一体内涵和厘清其主要特性的基础上,依据相应的原则,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层面,构建了城乡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详细说明了指标赋权、数据标准和综合评价的主要方法与基本过程。

  • 标签: 城乡一体化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 简介:根据对黔中经济区城镇情况的实证分析发现:从城镇水平上看,黔中经济区城镇是滞后的。这种滞后不仅仅表现为滞后于工业水平、滞后于非农化进程,也表现为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结构上看,黔中经济区总体的城市数量偏少,大城市缺位,中、小城市数量不足。稳健快速推进黔中经济区城镇是当前和今后黔中经济区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提出若干建议。

  • 标签: 黔中经济区 城镇化水平 ZIPF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