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正>在“七·七”事变以后,马松亭阿訇几次南下,找唐柯三校长商议成师前途,原拟迁校南京,具体措施尚未议妥,1937年12月南京已经沦陷。1938年初马再到武汉与正在该地的唐校长商议,得到国民政府要员白崇禧(回族)的同意,把成师迁到他的家乡桂林,借用桂林西门外清真寺作为校址。桂林西门外和北京牛街地区一样,是个回民聚居区,这里的清真寺是桂林最古老、最大的,位于风景秀丽的漓江之畔。成师在北平的学生得到迁校消息后,北平已沦陷,去南方无法直达,在1938年1~2月间,分两路南下。水路由马松亭、常子春、谢松涛等人率领,连同部分在平学生先到天津,然后乘船到广州,由广州转湖南衡阳;陆路南下是从河南郑州集中的。早在1957年6月,庞士谦

  • 标签: 回民 北平 成达师范 桂林 简师 清真寺
  • 简介:母校广雅,历史悠久,学风优良,人才辈出,名传中外,影响广远。受教广雅,我们充满自豪之感:忆念广雅,我们满怀感激之情。

  • 标签: 倡议书 学校史 广东 编修 人才
  • 简介: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由罗国威整理的《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是以日本古典研究会1969年出版的《影弘仁本文馆词林》为底本进行点校的,其中保留了不少六朝文献的原貌。今将其与中华书局点校本诸史的相关内容作校勘,胪列若干例如下,以就正於方家(文中所附诸书页码均据中华书局点校本)。

  • 标签: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 中华书局点校本 札记 校史 出版 底本
  • 简介:《晋书·孝武帝纪》:(太元元年)夏五月癸丑,地震。甲寅,诏曰:“顷者上天垂监,谴告屡彰,朕有惧焉,震惕于心。思所以议狱缓死,放过宥罪,庶因大变,与之更始。”(页227).

  • 标签: 《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 札记 校史 孝武帝 元元
  • 简介:<正>清代学者王鸣盛曾遍校十七史,今初步统计,其《十七史商榷》保留的校例约有千条之多.笔者为此曾探讨过《商榷》中校勘系统的整体结构问题.但接下来产生的一个问题是:这些大量的校例,其具体得失究竟如何呢?由于材料和技术的原因,这很难予以精确的回答.但在建国后的正史校点活动中,《商榷》曾是参考书之一,因此本文的例测即以《商榷》跟校点本对照,并以此为基准,进一步举例对《商榷》校史的得失作一简略的分析评议.

  • 标签: 校点本 校史 《十七史商榷》 王氏 中校 张元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