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自"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逐渐进入到中国的知识界和文化艺术界。当中国传统文人们还在感慨"鸦片战争"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带来冲击时,近代"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又使中国社会向着自身的变革迈出了前进的步伐。在这个进程中,以西方科技与文化为代表的新思想、新艺术开始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批新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开始站出来引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 标签: 音乐创作 传统文化带 江文也 文化艺术界 “五四运动” 钢琴套曲
  • 简介:性作为产生于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潮下的一种文本理论,已在西方文学理论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其理论、方法已被许多其它相关学科引用和借鉴,在我国文学和翻译界也得到广泛运用和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我国音乐学和音乐美学界对其理论、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尚属不多:文章在以互性为主要视角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术语相关特征的分析及其它相关理论资源的整合,并以《1812序曲》和《马赛曲》为例,对在音乐美学中长期讨论的音乐创作与音乐意义问题做些初浅的分析,以期对互性在音乐美学领域中的应用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互文性 音乐创作 音乐意义
  • 简介:景的音乐常常是阴沉、狂暴和神秘的,渗透出像他的出生地重庆那般乌云覆盖、阴森森的气氛.他的乐队作品和戏剧作品以吃人者、神秘的山崖悬棺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为题材.

  • 标签: 作曲家 郭文景 《川崖悬葬》 管弦乐 室内乐 生平
  • 简介:2006年11月17日下午,我院作曲系与音乐学系联合举行了纪念已故作曲系杰出的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盂涛教授的学术思想研讨会。我院党委书记杨锋教授、副院长彭志敏教授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院教师和学生代表、盂涛教授的家属和生前好友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学术思想 音乐理论家 音乐教育家 党委书记 作曲系 音乐学
  • 简介:《道德经》蕴含了老子丰富的美学思想,其中不乏许多被我们后世推崇的音乐美学思想。本文通过对老子思想核心范畴—"道"的分析,浅谈老子"不多释、情不多欲"的音乐美学思想。

  • 标签: 老子 音乐 美学
  • 简介:著名古琴家吴光继承传统,立足当下,在古琴音乐发展方面提出了“述作”之说,还将“‘完形述作’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一种方法”,以自己打谱的琴曲为范本,释编了独奏曲、管弦乐、室内乐、重奏曲、独唱、合唱等多种体裁的现代音乐作品。吴光的琴乐“述作”学说在继承中国古典阐释学传统的基础上,又借鉴了西方现代阐释学的观念,以古释今,从而赋予“述作”一词理解和阐释的新意,将其构建为当代琴学发展中传统音乐符号重建完型的核心理念。本文从继承性、创造性、现代性三个向度对琴乐“述作”说进行了学理性的探讨,以期钩深致远,解读其所蕴含的创新意义及现实价值。

  • 标签: 吴文光 古琴音乐 琴乐“述作”说 阐释学 向度
  • 简介: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至十八年间,位于今天我国西南友好邻邦缅甸境内的骠国.曾经以本地佛教乐舞作为交流工具。与中国地方官府和中央政府通好。当时的“骠国乐”不仅流传到了南诏(今云南地区)境内,而且还经由南诏和唐代地方官吏的引荐,到唐朝都城长安进献乐舞活动。通过对《旧唐书》《新唐书》等史书和其他唐代诗文的记载和描绘进行诠释性研究,可让后人对于“骠国乐”的佛曲、乐器、乐人及其在滇、缅等地的文化传播状况有所了解。

  • 标签: 唐代 长安 缅甸 云南 佛教乐舞 骠国乐
  • 简介:也是我国较早从事钢琴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也是我国较早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的作曲家.江也的早期钢琴音乐创作中的现代技法,主要表现在非三度叠置和弦与非(调性)功能的和声连接逻辑、作为调式综合与调性重叠的多调思维、横向和纵向的多节拍等方面.这些现代技法主要可归属于新民族主义音乐和印象主义音乐.

  • 标签: 江文也 钢琴音乐 现代技法
  • 简介:<正>我国民间音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艺术经验,形成自己的许多独特的规律。这一切都还有待于我国音乐工作者去更认真地加以学习、研究和总结。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郭乃安同志最近在《音乐研究》第2期发表的《试论民间曲调的可塑性》一,是值得欢迎的。文章探讨了我国民间音乐的一些特殊规律:同一首民间曲调为什么能够适应不同内容的歌词,以及其它许多问题,并提出了民间曲调的“可塑性”这一概念。这篇论文所涉及的问题范围比较广泛,它不但涉及到民间音乐的某些创作方式、规律等问题,而且

  • 标签: 可塑性 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作曲家 民间曲调 新内容
  • 简介:《音乐探索》1986年第3期上,李成渝所著《宋代说唱路歧人铜摆件》一(以下简称李)写道:“1981年夏,四川省阆中县出土一南宋初年窖藏,其中有阆中县文化馆订名为‘双人嬉戏铜摆件’者一式两件,经笔者鉴定,应命名为‘说唱路歧人铜摆件’”。从而文章还联想到放翁所作《小舟游近村三首》之三“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的诗

  • 标签: 路歧人 阆中县 南宋初 赵家庄 成渝 小舟
  • 简介:2008年1月6日,贵州省贵阳市青少年宫大礼堂内乐声悠扬,舞姿翩跹,市青少年宫全体学员在这里为在座的家长和老师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 标签: 青少年宫 贵阳市 学员 舞蹈 老师 文艺演出
  • 简介:中国古代戏曲作为一种音乐文体,同时包含着曲与音乐两方面的因素。但与西洋戏曲不同的是,中国古代戏曲在配乐时除了考虑合适的宫调曲牌表达相应的感情外,声韵的选择也必须考虑在内。因为汉字的四声本身就具有音乐之美,而不同的声调又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比如平声字平稳柔和,

  • 标签: 《桃花扇》 声韵 曲文 中国古代戏曲 词意 情韵
  • 简介:当代作曲家郭景教授从事音乐创作20多年,作品约100多部。“山”、“戏”、“神”、“传奇”构成他整个作品的四大主题。《小提琴协奏曲——土韵》是他百部音乐作品中,惟一采用西方十二音序列手法创作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十二音序列自由组合;民间音乐素材灵活运用;音乐语言、音乐风格独具个性;四个乐章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既强烈对比,又高度统一。其独具匠心的艺术创作,令人耳目一新。

  • 标签: 序列音乐 十二音体系 预构 戏曲 民间音乐 首属群体
  • 简介:<正>《中国音乐》93·1期重刊了李家瑞先生于1932(民国二十一年)所作〈乾隆皇帝唱过的…大鼓书〉及〈关于《北平俗曲略》的话〉二,其中颇有值得商榷之处。李先生对于民俗文学,广泛涉猎,旁征博采,除〈俗曲略〉之外,1936年又写成〈北平风俗类征〉二册,排纂有法,条目丰富,但证据亦有欠赅洽之处。关干前述二(下简称“李”)中的疏误:首先乾隆所唱的绝非“大鼓书”,按故宫懋勤殿旧藏“圣祖(康熙)偷旨档案中有:“魏珠传旨,尔等向之所同者,昆弋丝竹,各有职掌,岂可一日少闲……昆山腔,当勉声依咏,律和声察,板眼明出,调分南北,宫商不相混乱,丝竹与曲律相合而为一家,手足与举止睛转而成自然,可称梨园之美何如也。

  • 标签: 中国音乐 昆山腔 弋阳腔 博采 曲律 打击乐
  • 简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族图腾已经成为当前文化研究和民族音乐研究的主要内容。居住在湘鄂渝黔边邻地带的土家族自古就相信万物有灵,他们认为大自然是有生命、有意识的活物,至今仍然可以在歌舞、戏曲中找到一些与白虎图腾、蛇图腾、洞穴图腾等有关的习俗。纵观土家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土司时期的音乐文化与图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军乐器虎钮錞于的出土成为土家族土司早期音乐活动最显著的标志。土家族图腾与古老神话的延续与传承,音乐活动是一条重要的传播渠道,巫师、乐人与土民群体都参与图腾崇拜的过程,构成了土家族文化传播的多重主体,由于土家族图腾的特殊性,其与土司音乐互性特质尤为明显,土家族图腾与土家族土司音乐是互性利用的典范。

  • 标签: 土家族 图腾 土司音乐 互文性 阐释
  • 简介:《竹枝词》是著名作曲家郭景创作的一部经典的民族室内乐作品。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对多种组织模式下的纵向音响构成做简要分析,从音程、和弦、和音、音响布局四个主要方面,对所涉及的具体音响结构及其运用做了分析、说明,进而把握作品在纵向音响构成方面的总体特点。希望藉此熟知作曲家的创作理念、音乐语言及创作风格。

  • 标签: 音程 和弦 和音 音响布局
  • 简介:也,原名江彬,中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祖籍福建,1910年6月11日出生于我国台湾省台北县淡水镇。幼年随家迁回福建厦门,13岁时去日本求学,1936年返回祖国大陆。1938年定居北京,度过了后半生。1983年10月24日病故于北京,享年73岁。

  • 标签: 江文也 音乐创作 中国风格 先驱者 中国近现代 音乐教育家
  • 简介:从战前日本音乐杂志考证江也旅日时期之音乐活动编者按:在去年7月200至23日举行的“江也诞辰85周年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上,正在日本茶水女子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台湾女青年学者刘麟玉提交的论文:《从战前日本音乐杂志考证江也旅日时期之音乐活动》,及...

  • 标签: 江文也 日本音乐 日本作曲家 音乐协会 音乐活动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