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中医耳穴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莞市石排医院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40例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西药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10±1.22)岁;耳穴组男14例,女6例,年龄(6.17±1.19)岁。西药组给予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治疗,耳穴组在西药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耳穴治疗。比较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水平、咳嗽积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CRP水平和咳嗽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耳穴组CRP水平和咳嗽积分分别为(7.02±1.18)mg/L、(1.05±0.39)分,均低于西药组(9.24±1.26)mg/L、(1.99±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中医耳穴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耳穴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肌内效(KT)扎方法对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A组25例和观察B组24例。3组患者儿均给予常规上肢康复治疗,观察A组和观察B组则在常规上肢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增加两种不同肌内效扎方法进行治疗,肌内效治疗隔日1次,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评估2组患儿上肢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精细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和前臂旋后角度。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MAS评分、FMFM评分和前臂旋后角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治疗后的MAS评分、FMFM评分和前臂旋后角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治疗后的MAS评分与观察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B组治疗后的FMFM评分为(82.96±5.08)分,显著优于观察A组治疗后的(73.08±4.73)分,前臂旋后角度为(30.17±2.35)°,却显著低于观察A组治疗后的(36.76±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T治疗可有效地改善痉挛型脑瘫偏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且扎方法不同,疗效也不一致。

  • 标签: 脑瘫 痉挛型 偏瘫 肌内效贴
  • 简介:摘要穴位敷作为中医外治疗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中,或单独应用,或联合其他外治法,在改善腹水症状、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效果明确。在敷穴位选择方面,各医家虽各有其法,但多根据经脉腧穴理论进行选穴,以神阙、气海、足三里、关元、中脘等任脉穴位为主,配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脾经穴位;所选药物多以化瘀利水、理气补虚为主,多为中药复方,少有使用单味中药者。今后还需加强基础研究、辨证论治,注意提高临床研究质量。

  • 标签: 穴位贴敷疗法 中医药 肝硬化腹水 研究进展 综述
  • 简介:摘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斑试验是寻找并明确接触性变应原的金标准。随着接触性皮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认识的加深,以及斑试验规范化应用要求的提高,有关共识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本共识是在2015年版斑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尤其细化了临床适应证的选择,完善了结果判断和解释,增加了延迟检测及患者教育等,以进一步规范斑试验的临床应用并提升其价值。

  • 标签: 斑片试验 皮炎,变应性接触性 变应原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与孕期、妊娠相关的骨盆带痛和腰背部疼痛是妊娠期间的女性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孕妇缺乏全面的相关生理病理学知识及担心临床干预治疗手段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的有害影响,所以很多患者并未能得到有效的医学干预。然而孕期腰背疼痛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会给孕妇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从而引发日常生活不便,甚至障碍。这些都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了极高的危害,也使治疗此疾患具有更广泛的社会经济价值和意义。在临床实践中,Kinesio肌内效可有效缓解孕期的腰背疼痛患者的症状,其临床操作简单便捷,潜在风险较小。对此项技术在辅助治疗孕期腰背疼痛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肌内效贴 妊娠 腰背疼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全球营养领导人发起的营养诊断(共识)对老年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患病率。方法按整群采样,以老年为入组对象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对2019年1—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病区、骨科病区、化放疗病区、老年医学病区的老年患者进行筛查。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NRS 2002)工具调查营养风险患病率。营养不良患病率分为以下来源:(1)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 kg/m2伴一般情况差(简称BMI标准);(2)NRS 2002达到3分(简称NRS 2002标准)评定为营养不良;(3)采用全球(营养)领导人对营养不良标准(GLIM)的第二步流程(不包括全身肌肉量测定)(简称GLIM标准)诊断营养不良。结果按整群采样四个病区共计6 735例住院患者,老年住院患者占52.13%(3 511例),经入排标准核查,302例老年患者入组,老年的发生率为8.60%。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患病率53.64%(162/302例);依据BMI标准、NRS 2002标准及采用GLIM标准诊断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23.51%、28.48%、24.83%。结论老年患者的营养风险患病率比较高,GLIM营养不良与NRS 2002量表中的营养缺失,体重指数<18.5 kg/m2伴一般情况差作为参比。

  • 标签: 压疮 营养不良 患病率
  • 简介: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高压状态下具有多工种、多工序的酸化裂工艺在大型油气井中是如何作业的,进而介绍了酸化裂工艺的工作原理,得出了影响酸化裂效果的因素酸化与裂效果的影响因素。

  • 标签: 酸化压裂 原理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穴位敷是一种结合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中医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化疗相关性胃肠道反应、癌性疼痛、肿瘤相关性肠梗阻、癌因性疲乏等的治疗中,多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或单独应用,或联合中西药内服、穴位按揉。本疗法可避免口服给药带来的胃肠刺激,且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价格低廉,在临床中接受度高,优势明显。

  • 标签: 穴位贴敷疗法 肿瘤并发症 化疗相关性胃肠道反应 癌痛 肿瘤相关性肠梗阻 癌因性疲乏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敷治疗社区患者肺部感染发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肺部感染发热患者100例,依据不同治疗干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1~75(48.24±6.73)岁,进行穴位敷治疗干预(自拟中药方实施穴位敷治疗,1次/d);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32~74(48.19±6.71)岁,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乙酰氨基酚片,1 次/d)。比较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等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率(%)和(x¯±s)表示。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分别为(1.64±0.52)μg/L、(48.12±11.35)mg/L、(9.75±3.38)mg/L、(5.12±1.70)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85±2.49)μg/L、(95.53±21.25)mg/L、(18.69±6.18)mg/L、(9.58±3.8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03、13.915、8.974、7.428,均P<0.05)。观察组头晕、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为2.00%(1/50),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P<0.05)。观察组对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P<0.05)。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为(5.12±1.35)d,对照组为(6.33±1.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4,P<0.05)。结论针对社区肺部感染发热患者,在临床上给予患者穴位敷治疗干预的方式,将促进患者疾病快速恢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患者 肺部感染发热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及穴位敷在小儿呃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式,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呃逆患儿共84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推拿及穴位敷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显效率为30.9%(13/42),有效率为33.3%(14/42),总有效率为62.2%;研究组患儿治疗后显效率为47.3%(21/42),有效率为44.4%(15/42),总有效率为85.7%;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间与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呃逆患儿护理中应用推拿及穴位敷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愈率,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呃逆 推拿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肌内效技术采用特殊弹性贴布,以特定方法于体表,产生力学及神经生理学效应,从而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或其他治疗目的。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及运动医学领域。本共识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临床实际应用现状,由30余名专家参与,历经多次讨论制订而成。该专家共识旨在规范肌内效技术的中文专用术语及治疗程序,便于国内学者和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并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意见。

  • 标签: 肌内效贴 贴扎技术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穴位敷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临沂市中医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110例,根据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敷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2 w后护理效果、排便症状积分、大便性状评分、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护理后大便性状评分、QOL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后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排便间隔时间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便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中药穴位贴敷护理 脑卒中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侧脑室引流管测压进行实时颅内(ICP)监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脑室型有创ICP监测传感器置入术的28例患者,同时采用压力传感器连接侧脑室外引流管测量脑脊液传导压力(P1),通过临床监测数据采集软件系统每分钟实时采集P1和同期监测的有创ICP数据,每频段连续采集30 min,分析和对比2组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颅内感染和浅表手术切口感染、颅内再出血等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共获得87个频段和2610对P1和ICP数值。有创ICP监测的平均值为(14.217±6.729)mmHg(1 mmHg=0.133 kPa),引流管测P1的平均值为(14.263±6.765)mmHg,ICP与P1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77(P<0.001),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组数据Band-Altman散点图显示P1与ICP的差值为(0.046±1.435)mmHg(95%CI:-2.767~2.859)。28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颅内感染、浅表手术切口感染和愈合不良、颅内再出血等。结论经侧脑室引流管连接压力传感器测与有创ICP传感器监测所得到的ICP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准确性和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持续监测ICP的有效技术。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 压力传感器
  • 简介:摘要穴位敷可改善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穴位敷治疗心力衰竭选穴可单穴应用,也可双穴或多穴配伍运用,主要有任脉的膻中、神阙,督脉的至阳,手少阴心经的神门、阴郄,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足太阳膀胱经的心俞、厥阴俞、膈俞、脾俞、肾俞,足少阴肾经的涌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丰隆等穴;用药以经验效方最为常见,也应用经典古方与民族医药;或于疾病发作时每日敷,或于三伏天敷;穴位敷治疗心力衰竭兼症如便秘、胃肠功能不全、睡眠障碍、汗证等亦有较好疗效。今后应开展大样本临床研究,并规范疗效判定标准。

  • 标签: 心力衰竭 穴位贴敷疗法 中药 综述
  • 作者: 刘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1期
  • 机构:成都中医大学附院医院老年病科三病区,四川成都610000
  • 简介:目的:对中医特色护理穴位敷贴改善脑猝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加以研究。方法:随机将我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中医特色护理穴位敷贴的观察组,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HSS评分差异显著,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中医特色护理穴位敷贴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临床可将该方法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穴位敷贴;脑卒中;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前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方式很多,经皮给药系统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此法具有给药方式简单、临床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低等优势,尤其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经皮剂,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治疗,不仅疗效与口服NSAIDs药物相当,且可显著降低胃肠道以及心血管等不良反应。联合口服NSAIDs药物亦可用于中重度疼痛患者治疗,被国内外多个共识/指南推荐为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一线用药。

  • 标签: 经皮给药系统 疼痛治疗 消炎药,非甾类 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穴位敷治疗小儿肺炎咳嗽选穴及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有关穴位敷治疗小儿肺炎咳嗽的文献,对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文献应用Excel软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数据提取,提取内容包括文献名称、腧穴及药物选择等。以腧穴和药物分别作为唯一变量,统计出现频次,并对腧穴和药物出现10次及以上者,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20篇相关研究,均为中文文献,共提及28个穴位,共计出现350次。使用频次在10次及以上的有8种;113篇文献提及使用穴位敷药物组成,共涉及97味中药,总计出现634次;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有13味中药。结论穴位敷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咳嗽方法中,最常使用的穴位为肺俞、天突、膻中、阿是穴,最常使用的药物为白芥子、大黄、麻黄、细辛。

  • 标签: 肺炎 儿童 咳嗽 聚类分析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肌内效(K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选取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发表的关于K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3项随机对照研究,共9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下肢步行功能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更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速度[MD=-3.06,95%CI(-4.46,-1.67),P=<0.0001],改善步行能力[MD=0.52,95%CI(0.27,0.77),P<0.0001];在平衡功能方面,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MD=7.74,95%CI(6.96,8.53),P<0.00001],预测跌倒能力[MD=7.74,95%CI(6.96,8.53),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在肌力方面,可提高实验组脑卒中患者的股四头肌肌力[MD=0.35,95%CI(0.10,0.59),P=0.005],改善小腿三头肌肌力[MD=-0.38,95%CI(-0.50,-0.27),P<0.00001];提高下肢运动功能[SMD=0.69,95%CI(0.47,0.91),P<0.00001];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MD=13,95%CI(10.41,15.58),P<0.00001]。结论KT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运动能力、肌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肌内效贴 脑卒中 下肢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