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毕磊,1902年7月13日出生于湖南澧县,是中共在广州早期学生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15日被捕遭杀害。在毕磊短促而又不平凡的一生中,最为光彩耀目的一页,就是他与文化革命的伟大旗手鲁迅之间战友般的密切关系与革命情谊,以及毕磊在沟通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密切联系过程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今年是鲁迅逝世70周年,本文撷取毕磊与鲁迅先生在那段特殊岁月里鲜为人知的故事奉献读者。

  • 标签: 鲁迅 情谊 中国共产党 学生运动 文化革命 突出贡献
  • 简介: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敢向自己开刀,勇于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与世界上其他政党在党的建设上的根本区别。

  • 标签: 自我革命 治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 党的建设 习近平
  • 简介:能源互联网产生的第一大背景是能源革命的来临。人类社会正在向一个全新的可再生能源时代过渡,这将是一场以能源生产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为核心特征的新型能源革命,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清洁、高效、经济、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

  • 标签: 可再生能源 互联网 革命 人类社会 新型能源 能源消费
  • 简介:城口革命老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时开创的一块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简称红四方面军。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挥师城口,在此建立根据地,发展党的组织,建立苏维埃政权,组建地方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发展苏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了不朽的战斗诗篇和光辉的革命足迹。

  • 标签: 城口 革命根据地 主力部队 遗址遗迹 革命武装 苏维埃政府
  • 简介:早在抗日战争的后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之际,"技术革命"的思想因素就已蕴含其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同时,则明确提出了"技术革命"的口号.毛泽东关于"技术革命"的思想不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的革命观,而且对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毛泽东 “技术革命” 思想
  • 简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漫长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上,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创立民主、独立、自由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进行了艰苦卓绝、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柳州的优秀儿女曾为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26年7月建立的柳州第一个中共地方组织——柳州支部干事会,标志着柳州革命人民的斗争走上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传统 共产主义信念 党性观念
  • 简介:<正>今年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80周年,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可庆贺、可纪念的光辉节日。俄国十月革命是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最重大的事件。十月革命的胜利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新篇章,从此,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开始形成“一球两制”的世界政治大格局,从而,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因此,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已载入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史册。

  • 标签: 十月革命 列宁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发展史 “一球两制”
  • 简介:作为信息网络技术和政治治理结合的产物,电子政府以其独特的成本运营优势掀起一场成本节约革命,它从优化组织结构,再造政务流程,提高人员素质,遏制政治腐败,弘扬民主政治等方面大大降低政府成本,成为塑造低耗、更有环保精神的廉价政府的理性选择.

  • 标签: 电子政府 政府成本 政务流程
  • 简介:雷晓晖,1922年踏上追求真理的革命道路,1925年考入上海大学,经李硕勋、阳翰笙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党。1927年在汉口从事妇运工作期间,与聂荣臻等被湖北选区选为党的五大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革命失败后,她奉命转入地下,先后在重庆城区、荣昌、潼南等地从事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她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85年离职休养。2005年1月8日病故,享年100岁。

  • 标签: 革命生涯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 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
  • 简介:有读者在中共重庆市委党建门户七一客户端留言说,现在很多党组织在上党课时,常常会邀请一些革命前辈来讲课,多数党员认为有必要,但少数党员却觉得没有必要。这位读者想知道该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为此,我们摘编了四川成都碧江蓑翁的这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 标签: 党组织 革命前辈
  • 简介: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是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 标签: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人类文明史 技术革命 人类生活方式 空间技术 电子计算机
  • 简介:2015年5月5日至8日,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组织重庆市委统战部、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简称红岩联线)4个单位共计11人,分赴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干部学院、河南林州红旗渠干部学院进行考察。

  • 标签: 红岩精神 干部培养 河南林州 河南省委 河南省兰考县 革命精神
  • 简介:<正>湖北省红安县(新中国成立前称黄安县)在中共县委的直接领导下编写了一部《红安县革命史》(郭家齐主编,彭希林副主编),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个县单修一部革命史,这在湖北省是第一部。从地方革命史应该如何写作这个角度来看,它有明显的可取之处,也有一些不足。它的第一个优点是,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局与全局中的红安革命这两者的关系作了比较正确的处理。红安县的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史,与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史,都是紧密地联系着的。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便是红安人。在他的领导下,红安县在1923年便建立了党的组织,成为全国建党最早的县之一。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安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

  • 标签: 中国革命史 红安县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
  • 简介:今年10月9日是周恩来总理发表讲话已满40个春秋的日子.40年前,即1961年,周总理在全国政协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题目是.我最近学习了这篇不朽文献,感到很亲切,很受教育和鼓舞.这篇讲话洋溢着一种精神,这就是:我们纪念辛亥革命,缅怀孙中山先生和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就是要发扬辛亥革命的伟大精神和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

  • 标签: 伟大革命 周恩来辛亥革命 学习周恩来
  • 简介: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是中共中央华北局于1949年2月开办的短期干部培训学校,至1953年1月方退出历史舞台。它不仅将大量的国统区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等人员经由思想改造转化为中共革命干部,而且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马列主义教学经验,受到毛泽东的肯定和推广,被誉为“革命熔炉”。该校的马列主义教学经验由一系列简易理论课程和理论学习、民主评卷、思想总结等教学环节构成,本质上是一种组织认同的生产机制,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新中国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重要经验。

  • 标签: 华北人民革命大学 中国共产党 马列主义教学 思想改造
  • 简介:1911年发生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距今整整90年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历史舞台上接连演出了袁世凯称帝、南北军阀混战、蒋家王朝反共独裁统治等一幕幕活剧,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才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 标签: 历史经验 思考纪念 新思考
  • 简介:本文结合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老革命影像资料抢救工程所带来的纪念馆工作变化,分析研究口述史研究在纪念馆工作中的一些功用。力求推进口述史研究在革命纪念馆乃至党史部门工作中的地位。

  • 标签: 口述史 征集 研究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 简介:柳直荀在土地革命时期。曾在湘鄂西苏区生活、战斗过两年多时间.他为根据地建设和红军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时柳直荀在党内和红军中的职务,虽然不算很高,但他和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情缘。新中同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为纪念杨开慧和柳直荀两位烈士,写了一曲《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词,唱响华夏,使柳直荀成为全国著名烈士传颂闻人。

  • 标签: 土地革命时期 柳直荀 毛泽东 情谊 湘鄂西苏区 根据地建设
  • 简介:从19世纪初叶至20世纪中期,中国经历了亘古未有之巨变,从封建皇朝到推翻帝制、成立民国,再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也随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州的许氏家族正是在这大时代变迁的环境中崛起,一代一代的许家子弟,见证了百年来的历史片段。许氏家族顺应着时代趋势,从经商起家,到弃商从仕;从抵御外侮到反清革命;从信仰分化到共同致力祖国建设,每一时期都有着许家子弟的身影。

  • 标签: 反清革命 许崇灏 粤军 中华革命党 二军 巡防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