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中西方的人格结构既存在相似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该研究根据杨国枢和王登峰探讨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大七”模型时所用的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表,经过化简,由410个形容词压缩为273个;并扩大了被试量,由原来的733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1.8)扩大为1511人(项目与人数比为1:5.5)。采用相同的评定方法、评定程序和统计方法,得到了完全相同的人格结构。采用另外的样本进行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也确认了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结构。由此揭示了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及其与西方理论的差异,为系统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和编制测量量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文中还比较了大学生被试和社会人士在各个因素上的分数差异。

  • 标签: 人格结构 词汇学假设 形容词评定 跨文化比较
  • 简介:中国社会人际关系进行研究日益呈多学科交叉态势。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也不再拘于微观的心理领域,亦开始注重社会文化深层原因对微观人际心理影响的探讨。本文对十几年来大陆学者关于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文化研究进行了梳理和简要评析,以对中国人际关系研究的概貌有基本的认识,使人际关系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本文主要从大陆学者对儒家文化的人际关系影响的解读、中西人际关系文化比较研究及本土研究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 标签: 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 社会文化 儒家文化 中西人际关系文化 本土文化研究
  • 简介:最近十年,国内学者对中国人身体自我和饮食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本土化探索,主要涉及对中国化身体自我和饮食行为测量工具的研制,身体自我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了"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概念和"负面身体图式指导负面身体自我者的认知加工"的重要观点,对该认知加工机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探讨了负面身体自我形成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探讨了限制性饮食者的认知加工偏好、饮食失调人群的特点和学生超重的干预模式;初步探讨了负面身体自我注意偏好、限制性饮食者及饮食失调亚群对食物线索加工的脑机制。

  • 标签: 身体自我 饮食行为 负面身体自我图式 限制性饮食 风险因素 信息加工
  • 简介:摘要本研究利用主观情绪唤醒度、正负性和分化情绪量表对FilmStim大型情绪影片数据库进行本土化评定。研究发现,所有情绪影片唤醒水平均显著高于中性影片;正、负性情绪影片诱发相应效价的情绪;悲伤、恐惧、厌恶和中性影片成功诱发目标情绪,愤怒、温和和愉快影片同时诱发同效价的其他情绪。结果表明:FilmStim中的中性影片可作为其他情绪的控制条件;除愤怒外的负性影片可有效诱发目标情绪;正性情绪影片没有有效诱发目标情绪,存在较大文化差异。

  • 标签: 情绪 影像库 FilmStim 本土化评定
  • 简介:音乐调式是指不同音乐文化背景中所特有的基本音律创作格式,西方音乐调式包括大调和小调两个基本类型.本研究通过实验一考察了中国大学生对大调和小调的情绪体验以及调式偏离程度在其中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大调音乐能够诱发正性情绪,小调音乐能够诱发负性情绪,但情绪唤醒水平受到调式偏离程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二,探讨了3-5岁中国儿童对大调和小调情绪感受能力的发展特点,结果显示:3-5岁儿童对大调和小调情绪的感受能力存在明显的年龄发展趋势,5岁儿童感受能力与大学生趋于一致;3-5岁儿童对大调和小调情绪的感受能力受到调式偏离程度的影响.

  • 标签: 音乐调式 调式偏离 情绪 大学生 儿童
  • 简介:旨在建立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的全国常模。应用中国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6216名成年人的健康信念进行了调查。在全国样本中再次验证了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在健康信念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女性健康信念的合理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2)青年人的健康信念水平显著高于中年人和老年人。(3)城市户口的人健康信念水平显著高于农村户口人群。(4)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成年人的健康信念水平显著升高。(5)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健康信念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状况一般和较差的人。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全国常模。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健康信念 中国成年人 全国常模.
  • 简介:旨在调查我国现阶段成年人的社会赞许性状况,并建立相应的全国常模。使用之前编制的“中国成年人多维社会赞许性量表”,在全国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进行分层抽样,获有效样本6350人。结果表明:女性的社会赞许性总体水平及自我欺骗否定、能动性管理和交流性管理水平显著高于男性:青年人社会赞许性的总体以及各维度的水平均低于中、老年人;城市人口社会赞许性的总体以及各维度的水平均高于农村人口:初中受教育程度者的社会赞许性总体水平低于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在交流性管理水平上.初中受教育程度者低于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者;低收入者的能动性管理水平高于中、高收入者.高收入者的交流性管理水平低于中、低收入者。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全国常模。

  • 标签: 社会赞许性 中国成年人 全国常模
  • 简介: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贯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提出努力打造一批“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精神。中国心理学界积极行动,共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2013年10月14日,“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高层论坛会在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召开。论坛会邀请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

  • 标签: 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特色 论坛会 智库 高层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 简介:使用自由分类法探查了300名日本大学生对11个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并用多维标度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个基本颜色词被分为两大类4个子类:(1)暖色;(2)白色;(3)暗色;(4)冷色。日本大学生基本颜色词概念结构包括两个维度:(1)亮色/暗色;(2)暖色/冷色。日本大学生基本颜色词概念结构的维度和对颜色词的分类与中国大学生明显不同,反映了日本的语言和文化对颜色认知的影响。

  • 标签: 颜色词 分类 日本大学生
  • 简介:本文讨论了在香港和内地文化背景下,进行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介绍凯利的思想时,中国学生通常倾向于借助具体的术语来理解理论,用定量化的方法来看待数据。这种情况似乎与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精神相背离。但是,这种情况也表现出一些改变的迹象,更广义地讲,这是普通心理学主流的一部分,即定性的方法是富有吸引力的。作者认为,更多地考虑凯利理论的哲学假设和定性思想的价值,将能赢得更多的学生热衷于该理论在广为不同的实际情景中的应用前景。当然,凯利的理论中有一些术语还存在着翻译的问题,但这是可以解决的。

  • 标签: 个人建构理论 凯利
  • 简介:采用跨文化适应取向量表、职业探索行为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对141名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中国籍留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海外留学经历对其生涯发展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1)无论采取国民取向还是族裔取向的跨文化适应策略,留学经历均显著正向影响中国留学生的职业探索行为和生涯适应力。(2)职业探索行为对其生涯适应力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并中介了跨文化适应行为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其中对国民倾向适应策略起到了全部中介作用;对族裔倾向适应策略则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留学 跨文化 生涯适应力 职业探索
  • 简介:生活信念与个体的心理以及生理健康关系密切,适应不良的生活信念对心理健康具有消极影响。应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生活信念量表》对全国五大行政区域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432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该量表包括合理性和可控性两个维度。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的增高,人们生活信念总均分、可控性维度均分以及合理性维度均分均呈下降趋势;(2)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信念总均分、可控性维度均分以及合理性维度均分显著提高;(3)教育程度和年龄段对于生活信念量表总均分以及可控性维度均分具有交互作用影响。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生活信念 中国成年人 全国采样
  • 简介:心理弹性是与个体经历重大应激事件后复原相关的心理健康素质。本研究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从全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抽取6433名成年人样本,为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建立全国常模,并对心理弹性在性别、年龄段、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心理弹性的维度均分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在内控性维度和注重问题应对风格维度的均分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在支持维度和接纳性维度的均分要显著高于男性。(2)心理弹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高呈整体上升趋势,内控性维度均分、应对维度均分以及乐观性维度均分均在个体中年到老年时期的上升趋势均不显著;(3)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个体的心理弹性总均分、应对维度均分、支持维度均分、乐观性维度均分以及接纳性维度均分显著提高:(4)教育程度和年龄段在心理弹性量表总均分以及内控性维度均分上存在交互作用.

  • 标签: 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弹性 中国成年人 全国采样
  • 简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神,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本文从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玉汝于成”、“吾日三省吾身”、“和合”、“中庸”等思想对构建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勇面挫折、悦纳自我、人际和谐、心态平衡等健康心理状态的借鉴之处。

  • 标签: 传统文化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价值与借鉴
  • 简介:宗教应对是近20年来西方宗教心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当人们遭遇疾病、丧失、战争等严重威胁个体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压力事件时,往往转向更高的力量以帮助自己应对,宗教也常常成为他们的应对资源。在中国,关于宗教应对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宗教信众逐年增多、癌症等重大疾病威胁越来越多民众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宗教如何影响个体应对疾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基督徒为例,探索重大疾病患者的宗教应对过程,揭示个案可能采用的宗教应对策略和持有的宗教应对资源,及应对过程中宗教应对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变化。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原因在于:宗教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宗教应对领域目前仍缺乏坚实的理论,质性研究可以深入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寻求解释和理解。本质性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10名身患癌症等重病的基督徒共同建构他们的宗教应对过程。数据分析和理论建构以扎根理论为指导,对10名研究对象产生的数据进行三级登录,产生一级编码53个,二级编码16个,其中主要类属为:宗教应对过程中的情绪/心境和态度,宗教认知应对,宗教应对行为,宗教应对资源,宗教应对结果;三级编码得出具有统领作用的核心类属“重大疾病患者宗教应对的动态过程”。效度检验采用研究者检核、研究对象检核、资料之间的相互验证、共同编码、反馈法等。成文采用类属作为基本结构,在部分类属下穿插一些小型个案及情境分析。从应对结果来看,本研究对象普遍在应对过程中取得了生理、心理、灵性上正向的变化。从总体应对方式看,他们基本采用积极宗教应对的方式,他们并非没有经历灵性挣扎,但在这个过程中依然�

  • 标签: 宗教应对 中国基督徒 重大疾病 扎根理论 质性研究
  • 简介:西方组织公平领域的主流观点认为要想提高员工的分配公平感,应着力提高分配过程的公平性以及上下级互动的公平性,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本研究发现:在中国组织情境下,较之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人际公平、信息公平),分配制度公平对员工分配公平感的解释力最强;在分配制度不公平的情境下,程序公平和人际公平才会影响分配公平感,仅仅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

  • 标签: 组织公平 分配公平感 分配制度公平
  • 简介:<正>为了加快我国心理学文献库的建设,1983年12月21—26日,中国心理学会文献编译出版委员会在广州召开了文献编译出版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部分委员及各地编译小组积极分子以及六个心理学刊物心理学报、心理科学通讯、心理学探新、心理学科普园地.大众心理学与外国心理学的编辑,并且邀请了全国各大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百

  • 标签: 心理学报 中国心理学会 编译 工作会议 委员会 文献库
  • 简介:本文对台湾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等人从事的有关中国人个人现代性研究,从理论立场与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与英克尔斯的比较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回顾和评论。

  • 标签: 中国人 杨国枢 社会变迁 个人 述评 现代性研究
  • 简介:2017年1月1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和中国心理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特色心理学智库建设”高层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代表出席了论坛。论坛邀请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国内部分高校心理学机构负责人参加。

  • 标签: 人文社会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特色 中国心理学会 心理与行为研究 评审组成员
  • 简介:旨在建立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全国常模。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按行政区域、性别、年龄、户籍地、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等人口学特征分层抽样取得容量为6433的成年人样本。在该全国样本中再次验证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在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男性自我概念积极性和调节性优于女性;青年组自我概念清晰性低于中老年组,但悦纳性高于中老年组;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个人收入中等以上的被试群体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更高,不同民族被试的自我概念无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全国常模。

  • 标签: 自我概念 中国 成年人 全国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