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经皮逆行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后柱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13例累及后柱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62~78岁[(69.7±1.5)岁]。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后柱骨折4例,前柱加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6例。按AO分型:62-A2.1 2例,62-A2.2 2例,62-B3 3例,62-C 6例。均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逆行螺钉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切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术后第2天,采用Matta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9.3±1.7)个月]。手术时间为1.1~1.5 h[(1.3±0.2)h];术中失血量为110~200 ml[(161.3±21.1)ml];住院时间为8~13 d[(10.7±1.3)d];骨折愈合时间为14~18周[(15.4±1.1)周]。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早期坐骨神经损伤1例,给予甲钴胺治疗,3个月后恢复;晚期异位骨化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螺钉穿入髋关节、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创伤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按Matta复位标准:骨折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3例。Majeed功能评分术前为(15.0±1.3)分,术后3个月为(76.5±2.0)分,术后6个月为(85.1±1.9)分(P<0.01);其中优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达85%。结论对于累及后柱髋臼骨折,机器人辅助经皮逆行螺钉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骨折解剖复位满意及功能恢复良好等优势。

  • 标签: 髋臼 机器人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暖通空调系统是确保建筑物内舒适环境的关键设施,而风机传动作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产生和输送气流,对空气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本论文主要针对风机传动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可靠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 标签: 风机传动 暖通空调系统 可靠性分析 改进措施
  • 作者: 陈明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5
  • 机构: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 简介:摘要:在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建造方法就是采用混凝土简支梁桥,当地基和桥墩建造完毕以后,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科学的、有条理的管理,弄清楚在建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现行的混凝土建筑技术得到及时的改进,从而提高整个高速公路桥梁的建造水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重点对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困难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优化策略,目的是更好地提升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的施工水平。

  • 标签:     高速公路桥梁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施工养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尿激酶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4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导致,每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4.29%VS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TC、HDL以及LDL水平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尿激酶 阿托伐他汀钙片 ST 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血脂
  • 简介: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一致是推动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将这一理念融入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协调发展他们的理解和表达技能,还能够促进教师形成全面的教育观念,即在“教”“学”和“评”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 标签: 初中英语 “教学评”一致性 听说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行交锁髓内钉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钢板固定治疗Lambiris Ⅲ或Ⅳ型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5月期间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27例Lambiris Ⅲ或Ⅳ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男21例,女6例;年龄为22~57岁,平均41.3岁。骨折根据Lambiris分型:Ⅲ型24例(Ⅲa型17例, Ⅲb型5例, Ⅲc型2例),Ⅳ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9 d,平均4.3 d。所有患者均采用顺行股骨交锁髓内钉结合LISS钢板固定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为2.1 h(1.8~2.5 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61 mL(310~480 mL),住院时间平均为15.1 d(11~18 d)。27例患者术后获13~38个月(平均25.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平均为29.2周(28~36周)。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18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8.9%(24/27);按照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6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为85.2%(23/27)。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骨不连、畸形愈合、再次骨折、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顺行交锁髓内钉结合LISS钢板固定治疗Lambiris Ⅲ或Ⅳ型股骨骨折具有固定坚强、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骨板
  • 作者: 钱昆 董百强 陆方晓 陈明 曹建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 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放射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放射医学与防护重点实验室 215123,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22,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放射科,杭州 31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与立体定向放疗(SBRT)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接受VATS肺叶切除术或SBRT的早期NSCLC患者。根据年龄、性别、卡氏评分(KPS)、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肺功能和肿瘤直径对两种治疗患者进行倾向评分匹配(PSM)。对两组符合要求的病例总生存率(OS)、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SS)、局部控制率(LRC)和无病生存率(DF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567例符合要求病例,其中VATS肺叶切除术458例,SBRT 109例。经倾向评分匹配后,每组分别纳入5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手术组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4.2%和91.6%,SBRT组分别为88.6%和79.9%(P=0.097)。手术组和SBRT组的5年C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6% vs. 83.7%,P=0.270)。两组3年和5年期LRC相当(94.0%和85.9% vs.93.5%和93.5%,P=0.621)。两队列间5年D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5% vs.79.0%,P=0.624)。手术组中,有5例患者(10%)出现≥3级治疗不良反应。1例患者术后30 d内因严重肺部感染导致的败血症死亡。SBRT组中,1例患者发生3级放射性肺炎,无4级或5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SBRT或可作为代替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选择,但尚需进行随机试验进一步评估。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手术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倾向评分匹配 疗效
  • 作者: 金莹 陈亚梅 胡晓 唐华容 余新民 范云 徐裕金 徐海苗 李盼松 李倩 常连鹏 管彦芳 陈明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12-2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45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杭州 31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放疗科,杭州 31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杭州 31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杭州 310000,北京吉因加基因研究院,北京 10220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基因突变的可行及其在SCLC患者化疗±放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及胸部肿瘤放疗科收治的共77例SCLC患者,男66例,女11例,中位发病年龄60岁,其中局限期(LS)患者42例,广泛期(ES)患者35例。对患者治疗前的血浆ctDNA进行二代测序(NGS)。分析比较LS和ES患者突变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差异。根据检测到的体细胞突变,计算血浆肿瘤突变负荷(bTMB)。使用R软件计算bTMB的最优阈值并将患者分为高bTMB组和低bTMB组,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高bTMB组和低bTMB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77例患者中,76例患者血浆中检测到基因突变,ctDNA检测阳性率为98%。在76例患者人群中,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分别为TP53(89%)、RB1(70%)、LRP1B(34%)、CREBBP(21%)、MLL3(21%) MLL2(16%)、NOTCH1(13%)、ROS1(13%)、BRCA2(12%)和PTPRD(12%)。LS患者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TP53(90%)、RB1(68%)、LRP1B(24%)、MLL2(22%)和BRCA2(17%);ES患者最常见的突变基因为:TP53(89%)、RB1(71%)、LRP1B(46%)、CREBBP(31%)和MLL3(29%)。NOTCH1和CREBBP基因的突变率在ES患者中(31.4%和22.9%)显著高于LS患者(11.9%和4.8%)(均P<0.05)。信号通路分析显示,ES患者携带更多NOTCH通路基因变异。在LS患者中,高bTMB组(≥ 6.96个突变/Mb)的患者较低bTMB组(<6.96个突变/Mb)的患者PFS更长(P=0.033);而在ES患者中未显示出这种差异。结论血浆ctDNA测序检测出与既往文献报道类似的SCLC基因突变谱,ctDNA可以作为研究SCLC基因组学的工具;ES-SCLC和LS-SCLC的基因突变频谱存在差异;bTMB在接受放化疗治疗的LS-SCLC中具有潜在的预后预测价值。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ctDNA 血浆肿瘤突变负荷 放化疗 预后
  • 作者: 周凌 朱超男 陈佳 黄爽 陶嫦娟 沈伟 陈明 余忠华 陈媛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湛江 524000,杭州依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医疗研究院 330106,上海市医疗图像与医学知识图谱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 200050,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 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 精准放疗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杭州 31002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湛江 5240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患者血液学检查结合临床因素与放射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5-2018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放疗的206例鼻咽癌患者,分析一般临床资料、血液学检查与甲减相关,建立血液学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N分期、甲状腺体积、平均剂量、V20Gy、V25Gy、V30Gy、V35Gy、V40Gy、V45Gy、纤维蛋白原含量、胆碱酯酶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甲减发生率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体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胆碱酯酶是甲减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联合性别、N分期、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剂量参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胆碱酯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指标可预测甲减发生率(AUC=0.777)。

  • 标签: 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血液学检查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介入手术患者术前熵指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方法采用前瞻研究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介入手术患者71例,在术前测定所有患者的反应熵(response entropy, RE)和状态熵(state entropy, SE)。术前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病情较轻组(M组,47例,NIHSS≤15分)和病情较重组(S组,24例,15分<NIHSS≤4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熵指数,RE、SE与NIHSS评分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71例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M组患者术前RE和SE大于S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SE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OC曲线显示RE评估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58,当最佳截断值为67.5时,约登指数最大(0.666);SE判断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AUC为0.843,最佳截断值为59时,约登指数最大(0.666)。结论术前熵指数与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可作为急性脑卒中介入手术患者病情评估的较敏感指标之一。

  • 标签: 脑卒中 熵指数 诊断
  • 作者: 杭青青 应航洁 金佳男 方敏 包勇 陈明 彭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22,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I期临床试验病房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杭州 31002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 51006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克唑替尼对小鼠急性放射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将72只小鼠分成4组:健康对照组(NC组)12只、单纯给药组(CRZ组)12只、单纯照射组(RT组)24只、克唑替尼+照射组(RT+CRZ组)24只。采用全肺单次12 Gy X射线照射。分别于照射后1、2、4、8周处死获取肺组织标本及肺泡灌洗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有核细胞的总数,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BCA)蛋白检测法检测蛋白质浓度,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q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水平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髓过氧化物酶(MPO)和ICAM-1的定位和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Smad3、p-Smad3及ICAM-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各个时间点上,RT+CRZ组肺组织炎症、渗出表现显著加重,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及蛋白浓度均较其他3组增多,与RT组相比,第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31、-2.814,P<0.05)。照射后第1、4、8周,与RT组相比,RT+CRZ组肺组织中的TGF-β1表达增高明显(t=-2.687、-7.032、-5.221,P<0.05),照射后第2、4周,RT+CRZ组ICAM-1表达增高明显(t=-4.819、-6.057, P<0.05),至第4周达峰,第8周时表达下降,同时,MPO的表达变化与ICAM-1、TGF-β1变化趋势一致。第4周时,4组小鼠Smad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CRZ组小鼠肺组织内的TGF-β1、p-Smad3、ICAM-1蛋白含量及p-Smad3/Smad3均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74、10.03、35.29、22.94,P<0.05)。结论克唑替尼联合照射会加重急性放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TGF-β1信号通路增加ICAM-1表达有关。

  • 标签: 放射性肺损伤 克唑替尼 小鼠 靶向药物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影响放化疗后达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预防脑照射(PCI)后脑转移(BM)风险、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2—2017年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治疗疗效达CR/PR且经PCI治疗的550例局限期SCLC患者的基本资料,回顾分析PCI后BM风险因素及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PCI后总体BM率为15.6%(86/550),Ⅰ、Ⅱ、Ⅲ期的分别为9%(4/43)、13%(7/52)、16.5%(75/455)。总体中位总生存(OS)期为27.9个月,5年OS率为31.0%;BM与未BM患者中位OS期分别为24.9个月与30.2个月,5年OS率分别为8.9%与36.1%(P<0.001)。BM是影响OS的因素(P<0.001);临床分期仍然是OS、无BM生存的影响因素(P<0.001、=0.027)。初治肿瘤最大直径≥5 cm者发生BM风险更高(P=0.034),但不影响OS (P=0.182)。年龄≥60岁与<60岁者中位OS期分别为24.6个月与34.9个月(P=0.001),2次/d与1次/d照射方式者中位OS期分别为29.8个月与24.5个月(P=0.013),年龄、性别、放疗分割、放化疗疗效(CR/PR)与BM发生率无关(均P>0.05)。结论初治肿瘤最大直径≥5 cm是放化疗后CR/PR的SCLC患者PCI后发生BM的高危因素,年龄<60岁者OS更好。

  • 标签: 癌,小细胞肺/放化疗法 预防性脑照射 脑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5—8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由同一术者完成的9例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56~78岁,平均65.6岁。复发性膀胱肿瘤7例,初发2例;6例既往曾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有膀胱部分切除术史。手术方法:均采用经脐单一切口4.5~5.5 cm,建立单孔机器人操作通道,安装达芬奇Si机器人手术系统1号、2号臂,采用镜头30°向上,在镜下依次行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体外完成尿流改道。其中1例女性患者同时行子宫及阴道前壁切除。结果9例手术均经脐单通道顺利完成,均未增加辅助孔,无中转普通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尿流改道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回肠代膀胱5例,原位新膀胱2例。手术时间280~600 min,平均437.8 min;术中出血量100~450 ml,平均227.8 ml;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肠道恢复时间2~4 d,平均3.1 d;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16 d,平均8.3 d;术后住院时间6~13 d,平均7.7 d。1例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予留置胃管、禁食等对症治疗后治愈,余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分期:T2aN0M0期6例,T2bN0M0期1例,T3aN3M0期1例,TisN0M0期1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总数12~46枚,平均23.7枚。随访9~12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愈合良好,无肾积水和输尿管狭窄,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有经验的术者,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手术切口小、恢复快,短期肿瘤控制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可行。

  • 标签: 膀胱肿瘤 机器人单孔手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在小学时期,如果学生还没有建立形成的基本学习观念和良好习惯,正是培育学生形成优秀学习素质的重要基础阶段。而在小学时期的所有课程中,语文这一课程无可争议地是教学核心中的重点。而学习语言这一课程,不但关乎着学生最基本的语言文化素质的形成,而且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对于学生创新观念与创新能力也日益重视。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提高对学生创新观念的培养,已成为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十分关键的目标所在。

  • 标签: 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 创造性思维 训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进行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比较60 Gy的放疗剂量是否优于国际标准的50 Gy。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将来自22家医院的331例经病理证实的无法手术的ⅡA~ⅣA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0 Gy和50 Gy两组接受放疗。最后纳入可分析病例305例,其中60 Gy组152例,50 Gy组153例。中位年龄63岁,男242例(79.3%),女63例(20.7%)。原发灶中位长度5.6 cm。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所有患者放疗2 Gy/次,每周5次。同步化疗5周,每周1次:多西紫杉醇(25 mg/m2)+顺铂(25 mg/m2);巩固化疗2周期,3周重复:多西紫杉醇(70 mg/m2),d1+顺铂(25 mg/m2),d1~3。首要研究终点为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期(LRPFS)。两组分类变量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中位随访27.3个月,60 Gy组疾病进展率为37.5%(57/152),50 Gy组为43.8%(67/1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1,P=0.263)。60 Gy组和50 Gy组1、2、3年LRPFS分别为75.4%、56.8%、52.1%和74.2%、58.4%、50.1%(HR:0.95,95%CI:0.69~1.31,P=0.761)。两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1%、64.8%、54.1%和85.4%、62.9%、54.0%(HR:0.98,95%CI:0.71~1.38,P=0.927)。两组1、2、3年无进展生存分别为70.8%、54.2%、48.5%和65.5%、51.9%、45.1%(HR:0.93,95%CI:0.68~1.26,P=0.621)。60 Gy组3级以上肺炎发生率为7.2%,50 Gy组为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6,P=0.021),其他毒副作用两组相似。结论同步放化疗模式治疗食管癌,50 Gy与60 Gy的疗效无差异,推荐50 Gy为常用放疗剂量。

  • 标签: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 预后
  • 作者: 李佩静 金厅 陈媛媛 陈明 田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治疗科,苏州大学放射肿瘤治疗学研究所,苏州市肿瘤放射治疗学重点实验室 215004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22,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2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治疗科,苏州大学放射肿瘤治疗学研究所,苏州市肿瘤放射治疗学重点实验室 215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调强放疗(IMRT)联合化疗在治疗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2016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根治治疗的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3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IMRT,分为单纯放疗组(RT组)和放化疗组(CRT组),后者又分为同步放化疗组(CCRT组)、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IC+CCRT组)和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组(CCRT+AC组)。采用Kaplan-Meier法评价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LRFFS)、远处无转移生存率(DMFS)、无进展生存率(PFS)、肿瘤特异生存率(CSS)和总生存率(OS)。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303例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1个月(49~138个月)。CRT组∶RT组的5年OS、CSS、PFS、LRFFS、DMFS均相近(93.7%∶93.9%、93.7%∶93.9%、89.0%∶87.7%、93.8%∶92.8%、93.8%∶91.2%,均P>0.05)。T1N1期和T2N1期亚组分析也显示CRT组与RT组的治疗结果均相近(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年龄是OS、PFS、CSS和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随年龄增长与上述结局呈负相关。CCRT组、IC+CCRT组、CCRT+AC组与RT组的治疗结局均未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且上述3种联合治疗方式之间的疗效也相近(均P>0.05)。结论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接受单纯IMRT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预后与联合化疗相当。但未来是否可在T1-2N1M0期人群中取消化疗仍需要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化学疗法 诱导化疗 同步放化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吡非尼酮(PFD)对放射肺纤维化(RILF)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动物放射研究平台对C57BL/6小鼠进行单次50 Gy X线的全胸照射,用药组小鼠于照射前2 h灌胃给予300 mg/kg PFD,此后每天灌胃一次直至150 d处死小鼠并提取肺组织,肺组织采用HE和Masson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巨噬细胞经PFD处理后,用白介素-4和白介素-13刺激,使其向M2型极化,采用qPCR、WB以及免疫荧光染色进行相关检测。结果PFD能显著抑制由X线诱导的肺内炎细胞浸润以及肺组织纤维化形成,降低M2型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的表达。细胞实验也证实,PFD能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表现为精氨酸酶-1和几丁质酶3样蛋白3表达的降低,这个过程主要与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的下调有关。结论PFD通过下调IRF4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对RILF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标签: 吡非尼酮 放射性肺纤维化 巨噬细胞 干扰素调节因子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入路保留部分Retizus间隙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前列腺切除术(PRS-RARP)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23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PRS-RARP组55例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前列腺切除术(RARP)组68例。PRS-RARP组和RARP组的年龄分别为(67.1±6.5)岁和(68.9±6.4)岁,体质指数分别为(24.9±5.2)kg/m2和(23.4±3.6)kg/m2,前列腺体积分别为(48.7±10.4)ml和(46.5±12.2)ml,术前PSA分别为(28.2±5.4)ng/ml和(26.6±4.1)n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S-RARP组和RARP组Gleason评分≤6分、7分、≥8分分别为17例和22例、31例和38例、7例和8例;临床分期≤cT2a期、cT2b期、≥cT2c期分别为14例和18例、18例和22例、23例和28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S-RARP组手术改进包括:完整保留膀胱腹膜反折、脐正中韧带及脐内侧韧带,保留1侧盆筋膜,背深静脉复合体(DVC)免缝扎,恢复盆腔腹膜的完整。比较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肠梗阻和腹股沟疝发生率、尿控恢复情况、切缘阳性率及术后PSA水平等。结果本组12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PRS-RARP组无中转RARP者。PRS-RARP组和RAR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6.9±13.1)min和(140.6±9.2)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1.5±26.7)ml和(130.9±31.3)ml,切缘阳性率分别为9.1%(5例)和10.3%(7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S-RARP组术后无肠梗阻和腹股沟疝发生,RARP组肠梗阻和腹股沟疝发生率分别为4.4%(3/68)和5.9%(4/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S-RARP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尿控恢复率分别为90.9%(50/55)和96.4%(53/55),显著高于RARP组的73.5%(50/68)和82.4%(56/68)(P<0.05)。123例随访10~22个月,PSA均<0.2 ng/ml。结论PRS-RARP安全、有效,可恢复腹膜完整,有效预防手术相关的肠梗阻和腹股沟疝的发生,并促进尿控恢复。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保留Retizus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