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RECK蛋白、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肝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转移抑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第二代通用型二步法监测系统(PV-6000)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肝母细胞瘤组织和15例正常肝脏组织及10例肝脏良性肿瘤组织中RECK、MT1-MMP的表达情况.结果肝母细胞瘤组织RECK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28.6%),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0.05);MT1-MMP肝母细胞瘤组织中高表达(54.3%),并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远处转移的发生而增高(P<0.05);二者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RECK和MT1-MMP在肝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ECK和MT1-MMP在肝母细胞瘤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肿瘤转移/免疫学
  • 简介:【摘要】随着免疫抑制剂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的广泛应用,在使用中引起的内分泌疾病逐渐在临床治疗中被发现。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是一种免疫受体,作为抗肿瘤药物治疗恶性肿瘤,但以爆发性1型糖尿病(FT1DM)为罕见且危重的不良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就1例PD-1抑制剂治疗所引起的爆发性1型糖尿病罕见病例为例,对此类疾病从发病机制、致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等方面进行文献归纳与总结,引起临床医生对此类疾病的重视,并能积极的制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糖尿病 爆发性1型糖尿病 程序性细胞死亡-1 PD-1抑制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PPO-1对多种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Y法检测PPO-1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光学显微镜观察PPO-1作用后肿瘤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PO-1对K562细胞染色体DNA断裂的影响;RT—PCR法检测不同浓度PPO-1(1.0,2.0,4.0μmol/L)对K562细胞caspase-3、topoⅡα/、topoⅡβ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检测发现PPO-1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较好的活性,IC50为1.41—5.96μmol/L,Giemsa染色发现其出现了典型的凋亡现象,提取总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显著“DNA梯子”,RT—PCR结果显示PPO-1可上调caspase-3及topoⅡdmRNA的表达。【结论】与阳性对照药依托泊苷相比,PPO-1在体外能够抑制多种人源性肿瘤细胞,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1)caspase途径:上调caspase-3基因表达;(2)上调topoⅡα基因表达,抑制topoⅡα催化活性有关。

  • 标签: 鬼臼毒素衍生物 细胞凋亡 拓扑异构酶Ⅱ 抗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胃癌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初步探讨其甲基化状态与胃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63例(胃癌组),另选取同期行胃黏膜病理切片检查的胃黏膜息肉患者67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胃黏膜组织中SOCS-1基因甲基化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病理组织SOC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分析胃癌组织SOCS-1甲基化与Hp感染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升高(74.60% vs 11.94%,χ2=52.234,P<0.001),SOCS-1启动子区CpG岛异常甲基化发生率升高(80.95% vs 5.97%,χ2=74.491,P<0.001)。Hp感染阳性胃癌患者的SOCS-1甲基化比例显著增高(95.74% vs 4.26%,χ2=26.261,P<0.001),Hp感染阳性是SOCS-1甲基化的危险因素(OR=1.576,95% CI:1.126~2.205,P=0.035)。SOCS-1甲基化与胃癌分化程度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1.530、9.380、11.581,均P<0.01)。与Hp感染阴性组相比,Hp感染阳性组SOCS-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Hp感染可能与SOCS-1 DNA启动子区甲基化密切相关,并通过影响SOCS-1甲基化促进胃癌发生、发展。

  • 标签: 胃肿瘤 螺杆菌,幽门 DNA甲基化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就诊的79例结直肠癌患者,依据根治术后是否复发或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结束后3周时血清TGF-β1、HIF-1α、VEGF、CEA、CA199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五项指标的预测价值,并比较各时间点之间两组患者血清TGF-β1、HIF-1α、VEGF、CEA和CA199水平的变化。结果化疗结束后3周时,复发转移组血清TGF-β1、HIF-1α、VEGF、CEA和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单项指标预测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由大到小排序为:CEA>HIF-1α>CA199>VEGF>TGF-β1,五项联合检测预测术后复发转移的AUC、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均高于单项检测,灵敏度亦较高。与化疗结束后3周时比较,复发转移组患者复发转移时血清TGF-β1、HIF-1α、VEGF、CEA和CA199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未复发转移组患者各时间点之间五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GF-β1、HIF-1α、VEGF、CEA和CA199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复发或转移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五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复发转移 转化生长因子β1 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癌胚抗原 CA-19-9抗原
  • 简介:SOMO-1作为一个修饰因子,主要作用是翻译后的调控,对基因表达及基因组的稳定性具有意义.SOMO-1通路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并参与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调节.本文综述了SUMO-1修饰在各方面的作用.

  • 标签: SOMO-1 应激反应 信号通路
  • 简介:患者,男,44岁,住院号242392.患者2001年9月中旬觉右眼视力开始下降,迅速加重,伴有眼痛、头痛,遂来我院,门诊查见右眼上方视网膜脱离,做B超(2001-12516):"右眼鼻上方眼底前探及8.3×13.48mm的高回声,内部挖空及脉络膜凹陷,鼻下、颞上、鼻上方视网膜脱离光带2~5mm.

  • 标签: 右眼脉络膜转移癌 眼肿瘤 病例报告 诊断 眼底荧光造影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子宫腺肉瘤心脏转移病例。患者女,43岁。“感冒”后出现胸闷症状,抗感染治疗无效,心脏彩超示右心室占位性病变,临床考虑黏液瘤可能性大,行右心室肿物摘除术。镜下观察见肿瘤由良性的腺体及类似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短梭形及卵圆形细胞构成,间质细胞轻度异型,细胞生长活跃、分布不均,局部围绕腺体聚集,呈“袖套”样结构,核分裂象约12个/10 HPF。免疫组织化学示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弥漫阳性,CD10间质阳性,结蛋白近腺体间质表达缺失、远离腺体的间质表达阳性,Ki-67阳性指数热点区约30%。结合患者既往“子宫腺肉瘤”病史,诊断为低级别子宫腺肉瘤心脏转移。子宫腺肉瘤临床多表现为惰性,很少发生远处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护理。提出进行心理疏导,满足需要,基础护理、对症护理等方面的护理,使其不适症状减轻,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护理
  • 简介:20余年前,患者吴某因右锁骨上有一个包块而到医院就诊。医院通过穿刺做病理切片初步诊断为转移癌,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吴某被转诊到湖北省肿瘤医院,通过拍胸片,消化道的拉网式检查等未发现原发病灶,省肿瘤医院对吴师傅的右锁骨上包块进行了1周的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没有多大效果,只好对锁骨上肿瘤做了切除手术,病理检查诊断为转移性肉瘤。

  • 标签: 转移癌 验方治疗 湖北省肿瘤医院 肺癌 医院就诊 病理切片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男,31岁,因左侧腰背部疼痛5个月,发现肝占位、头皮包块3周于2003年10月7日入院.10年前发现"乙型肝炎",未行治疗.患者5个月前出现活动后左侧腰背部疼痛,按"腰肌劳损"治疗无效,疼痛进行性加重,并向臀部放射.3周前行上腹部CT及胸椎MRI检查,发现肝硬化、脾大;肝右叶占位,直径4cm;第12胸椎及其附件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块.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头皮转移癌 化疗 放疗
  • 简介:目的:通过一例原发性肺癌皮肤转移的临床总结及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原发性肺癌皮肤转移的临床意义、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收冶的一例原发性肺癌皮肤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结果:2016年1月,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皮肤转移与其他远处转移一样,是肺癌患者进入晚期的表现,预后不良。

  • 标签: 原发性肺癌 皮肤转移 带状疱疹样皮损
  • 简介:1病案摘要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60岁。左侧乳房上部红斑,丘疹,无痛结节伴瘙痒1个月,2年前行结肠癌切除术。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肿瘤细胞广泛浸润,肿瘤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胞浆淡染,可见较多的典型"印戒"细胞,许多肿瘤细胞呈腺管样排列。诊断:皮肤转移性腺癌。

  • 标签: 皮肤 结肠 转移癌
  • 简介:摘要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CR-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许多肿瘤中可见CR-1异常表达,它在肿瘤的发生、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肿瘤血管生成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Nodal信号通路、非Nodal信号通路、Wnt/β-catenin及Notch信号通路等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有关。目前,CR-1被认为是新的肿瘤标志物,可能成为不同类型肿瘤干预性治疗的新靶点,也有可能成为肿瘤患者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重要的靶点,可为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通过对CR-1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CR-1肿瘤中的作用机制、CR-1与各种肿瘤的关系以及CR-1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4个方面的介绍,旨在对CR-1与不同部位肿瘤的关系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肿瘤 畸胎瘤衍生生长因子-1 信号转导
  • 简介:摘要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PD-1与其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PD-1抑制剂已被广泛批准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有大量文献报道了信迪利单抗有令人满意的抗肿瘤作用,同时也报道出一些相关不良反应。由PD-1抑制剂引起的急性自身免疫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在儿童中非常罕见。现报道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1月收治的1例应用PD-1抗体后出现高血糖症儿童。

  • 标签: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糖尿病 儿童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作为目前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新型化疗药物、靶向治疗等的应用,大大延长了晚期肺癌的总生存期,但是由于肺癌高度的转移性,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随着对肿瘤免疫微环境认识的不断加深,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celldeath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NSCLC患者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就此对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 标签: 肺癌 免疫治疗 PD-1 PD-L1
  • 简介:近年来陆续发现了许多新的趋化因子和受体,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通过不同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其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