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临床麻醉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国内外已经逐渐成熟,已渐在日常的临床操作中常规使用。我们将超声引导应用到临床麻醉的带教过程中,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临床麻醉学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6月23日至2017年4月20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88例前臂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单双号编号法对88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进行麻醉,对照组44例患者应用传统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研究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局麻药中毒发生率及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18%,相比对照组(70.45%)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02±1.11)分,相比对照组(6.78±1.65)分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局麻药中毒发生率为4.55%,相比对照组(20.45%)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麻醉过程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具有较显著的效果,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 标签: 超声 椎旁神经阻滞 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实时引导与传统盲探法用于腰段硬膜外麻醉肥胖患者的方式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腰段硬膜外麻醉肥胖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传统定位盲探穿刺,观察组超声实时引导穿刺,对比2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穿刺深度。结果观察组平均穿刺用时(3.0±0.2)min、短于对照组,穿刺(1.1±0.2)次、少于对照组,术后腰痛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穿刺操作非常满意32例、满意8例,总满意度100%,非常满意度与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实时引导技术能很好地提升穿刺效果和患者体验,还能避免术后腰痛、保护周围组织,值得应用于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

  • 标签: 超声实时引导 肥胖 腰段硬膜外麻醉 价值
  • 简介:目的: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接受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两组。解剖定位组采取解剖定位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组则进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组患者麻醉效果高于解剖定位组,P〈0.05;超声引导组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优于解剖定位组,P〈0.05;超声引导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解剖定位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中2020年6月间在我院行半髋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各32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椎管麻醉前少量麻醉药物静脉推注后实施椎管内麻醉,后者则接受椎管麻醉前20分钟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后行椎管麻醉,并对比这两组不同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的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结果实验组麻醉中以及术后6小时的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均较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 标签: 超声 髂筋膜阻滞麻醉 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随机选取于2021年1月~2022年3月,共包括本院收治的需要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8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分为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实验组和接受传统穿刺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对比组,每组各有患者44例。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在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和麻醉药物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上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剖宫产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人工作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效果,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用时和穿刺次数都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术后并发症对比中,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最后,在麻醉手术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椎管内麻醉效果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穿刺成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管内麻醉 剖宫产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超声造影技术属于新型技术,其具有准确性、灵活性等优势,最早应用于肝脏检查,为了凸显其临床价值,发挥其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超声造影技术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保障。

  • 标签: 超声造影技术 临床应用进展 肝脏 肾脏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0名观察组患者在超声仪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穿刺定位。结果观察组的麻醉完成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应用超声仪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32例,表面麻醉下手术137眼,球后麻醉下手术95眼,对两组麻醉效果、并发症、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表面麻醉下和球后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表面麻醉可以减少球后麻醉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且手术时间比球后麻醉短。结论: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表面麻醉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3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麻醉,另63例为研究组应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知晓率、术中体动发生率及麻醉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麻醉用药剂量、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留观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临床上应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麻醉深度 监测技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开胸手术麻醉中选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方式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需要进行开胸手术的74名患者,通过双盲选法选出37名患者为对照组,37名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常规全麻方式,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麻醉方式后其芬太尼的用量和术后手动使用镇痛泵追加药物的次数以及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手动使用镇痛泵追加药物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为76%(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麻醉中选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气管插管进行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镇痛药用量,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 标签: 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开胸手术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肢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例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超声引导,研究组患者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仪定位引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仪 定位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68例开胸手术治疗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分别给予常规全麻和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心率指标、平均动脉压指标、VAS评分、镇痛泵使用次数和芬太尼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开胸手术治疗患者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显著提升麻醉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声引导 椎旁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救治于我院的 84例上肢闭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麻醉的对照组( n=42),与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的观察组( n=4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产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 95.2%,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 88.1%,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观察与统计,观察组患者误刺血管 1例、气胸 2例,观察组患者误刺血管 2例、气胸 4例,两组患者都出现误刺血管与气胸的不良反应,但两组之间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 χ2=1.0227)。结论:超声引导完全上肢神经阻滞臂丛神经入路麻醉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患者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 ;完全上肢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入路麻醉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complete upper extremity nerve block on brachial plexus approach anesthesia. Methods: 84 patients with closed fracture of upper extremity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42)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 42) with complete upper extremity nerve block.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nesthes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8.1%) (P < 0.05); After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s, there were 1 case of false puncture of blood vessel and 2 cases of pneumothora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 cases of false puncture of blood vessel and 4 cases of pneumothora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oth groups had adverse reactions of false puncture of blood vessel and pneumothorax,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χ 2 = 1.0227).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ltrasound-guided complete upper extremity nerve block via brachial plexus approach anesthesia is good, it can improve the anesthesia effect of patients,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会厌、声带、环状软骨及环甲膜以及食道等为上呼吸道超声解剖影像特点进行介绍。超声麻醉气道插管中的应用、超声麻醉喉罩中的应用、超声在气管切开中的应用和超声麻醉气道拔管中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列举了超声技术麻醉气道管理中的研究进展,为超声技术临床医学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技术 麻醉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超声检查技术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胃部疾病胃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胃超声检查,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及临床分析,做出明确诊断,其中18例胃溃疡,16例胃腺瘤,10例胃粘膜脱垂,6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胃下垂,4例急性胃扩张,1例胃癌,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胃超声检查有助于胃部疾病及早明确诊断,为胃部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漏诊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胃超声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实时引导在肥胖患者腰段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行腰段硬膜外麻醉的肥胖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进针、阻力消失法等方法确定硬膜外间隙穿刺,观察组患者使用超声实时引导的方法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腰痛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次数为(1.16±0.38*)次,少于对照组患者的(3.13±1.12)次,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为(2.85±0.47)min,少于对照组患者的(7.36±1.22)min,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腰痛的几率为8.7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09%(P<0.05)。结论在肥胖患者行腰段硬膜外麻醉的过程中,通过超声实时引导的方式确定硬膜外间隙穿刺麻醉,能够减少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减少患者术后发生腰痛的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实时引导 肥胖患者 腰段硬膜外麻醉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