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诊断脑血管疾病中应用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超声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对比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正确率。结果:检查后,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正确率更高(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中,相对于单纯使用多普勒超声或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的诊断正确率更高,为医师治疗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依据。

  • 标签: 脑血管 超声 颈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内动脉狭窄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存在内动脉狭窄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46例,对其多普勒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老年缺血性卒中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内动脉呈异常流速,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前动脉(ACA)的峰值流速(Vp)及均值流速(Vm)呈减低趋势,而收缩—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呈增加趋势。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能够发现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内动脉狭窄及其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而且具有无创伤性、操作简便、检查迅速、可重复性好、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老年缺血性卒中 颅内动脉狭窄 颅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DFI(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TCD(多普勒超声)诊断VBI(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住院治疗的100例VBI患者作为实验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分别进行CDFI、TCD检查,比较CDFI、TCD检查结果,将全脑血管造影作为金标准,比较CDFI、TCD、CDFI+TCD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实验组PI、RI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VA内径、Vm、VFO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PI-CA、VA、BA均高于参照组,P<0.05。CDFI+TCD诊断灵敏度(97.41%)、特异度(97.63%)均高于CDFI(82.44%、86.46%),P<0.05。CDFI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TCD(65.39%、71.27%),P<0.05。结论:CDFI+TCD可为临床提供VBI血管、血流动力学信息,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编码超声(TCCS)及超声造影(CE-TCCS)诊断内静脉窦血栓(CVST)及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经DSA和/或MR静脉血管成像(MRV)确诊为内横窦和/或直窦血栓的22例患者为CVST组,行TCCS及CE-TCCS;以同期因其他疾病就诊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行TCCS;对比观察2组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及静脉窦的显示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CVST组中,TCCS诊断直窦血栓13例,左侧横窦血栓20例,右侧横窦血栓17例,与DSA和/或MRV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E-TCCS判定直窦血栓5例,左侧横窦血栓14例,右侧横窦血栓9例,与DSA和/或MRV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VST组较对照组大脑大静脉、双侧基底静脉显示率及峰值血流速度均增高(P均<0.05)。结论CE-TCCS诊断CVST与DSA和/或MRV相似。TCCS可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的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静脉流速升高可提示CVST形成可能。

  • 标签: 静脉窦 血栓形成 造影剂 超声检查
  • 作者: 张晓岩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7卷
  • 机构:松原吉林油田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多普勒发泡试验、超声心动图右心造影以及颈胸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2021年1~6月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20例,其中A组采用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以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B、C、D三组分别采取经多普勒发泡试验、颈胸超声心动图右心造影以及颈胸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三组检查结果准确率、特异度和敏感度。结果:B组检查准确率和敏感度均高于C、D两组,C、D两组诊断特异度均为100%,B、D两组检查结果对比C组检查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疾病诊断过程中,采用多普勒发泡试验法进行诊断效果显著,检查准确率和敏感度均较高,但是不具备显著特异性,使用颈胸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也较为理想,同时特异性显著,因此建议临床中使用颈胸联合造影方式进行诊断。

  • 标签: 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 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 颈胸联合超声造影 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
  • 简介:摘要目的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偏头痛的临床检测价值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与正常50例进行对比,比较两组使用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异常率,P<0.05;不同年龄段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内前动脉、椎动脉数据与对照组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偏头痛患者血流运行信号清晰,易于观察到动脉血管的变化,且该诊断方式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偏头痛 脑血流速度
  • 简介:目的:探讨多普勒在锁骨下动脉盗血合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WLX4型多普勒检测仪,分别对6例脑动脉硬化患者的在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未端,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进行了检测。结果:5例左椎动脉狭窄,1例右椎动脉狭窄,2例左颈内动脉末端,左大脑前动脉狭窄,1例右颈内动脉未端,右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右锁骨下动脉狭窄,结论:多普勒是观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的敏感指标。

  • 标签: 经颅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超声波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7例健康体检成人作为对照组。2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对其脑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比较。结果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超声多普勒血流异常检出率61.76%;观察组双侧椎动脉Vs、左大脑前动脉Vs及Vd、右大脑前动脉Vs、左侧大脑后动脉Vs及Vd、右大脑后动脉Vs检测值与左侧小脑后下动脉Vs检测值较对照组低(P<0.05),左侧小脑后下动脉Vs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可使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且以脑局部血流灌注量减少最为明显,故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动脉血流动力学 血流灌注量
  • 简介: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50-01摘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抑郁症发病率正逐渐上升轻者备受折磨,重者导致轻生,这已成为医学界攻关的一个严峻课题。对抑郁症进行脑电图(EEG)和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分析鲜有报道,我们应用上述方法检查了78名抑郁症患者,得出结论EEG、TCD检测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用药选择有较大的参考作用,对抑郁证的诊断分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 标签: 抑郁症 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TCD)在脑梗死早期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早期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每位患者入院后都采用多普勒超声进行了检查,分析了每一位患者的诊断结果,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了三个月的随访,统计其预后效果。结果经过对64位患者进行诊断,发现了50例异常患者,占比为78.1%,其余14例诊断结果为正常,占比21.9%;14例诊断为正常的患者其预后效果优良的比例高达92.9%,明显高于异常患者的66.0%,以上经验证,P<0.05。结论对脑梗死早期患者采取经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患者取得优良的预后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梗死早期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多普勒诊断脑动脉硬化症的可行性;方法:分析330例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症病人的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257例(占77.8%)病人符合脑动脉硬化血流改变,31例(12.1%)血流速度增快,150(58.4%)血流速度降低,12例(4.7%)有脑动脉狭窄表现。结论:多普勒是一种安全、易行、无创的脑动脉硬化症辅助诊断手段。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脑动脉硬化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脑血流改变。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探查研究组(60例)抑郁症患者内血管收缩期和舒张期的血流速度,与对照组(50例)健康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前动脉流速比对照组减低、大脑中动脉流速比对照组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多普勒超声作为一项无创便捷的脑血管检测手段,便于临床及时了解抑郁症患者脑血流改变情况,为临床制定合适的抑郁症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抑郁症 脑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6 年 2 月 -2018 年 1 月期间接受诊治的 68 例 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 68 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采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评估 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 结果 帕金森并组黑质灰度值高于对照组( P <0.05 );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帕金森病组的黑质灰度值呈增高趋势( P <0.05 )。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帕金森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

  • 标签: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帕金森病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度怀疑为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147例,对患者进行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同时进行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以CT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以CTA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分析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对左侧椎动脉诊断灵敏度86.42%、特异度89.39%、阳性预测值90.91%、阴性预测值84.29%;对右侧椎动脉诊断灵敏度80.26%、特异度90.14%、阳性预测值89.71%、阴性预测值81.01%;对基底动脉诊断灵敏度81.69%、特异度93.42%、阳性预测值92.06%、阴性预测值84.52%。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与CTA对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程度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360、-0.851、-0.828,均P>0.05)。结论TCD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有效筛查手段,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检测以及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超声检查,多普勒,经颅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基底动脉 椎动脉 颈动脉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联合应用于诊断此类病患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其超声检查结果,计算超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结果:68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率为72.06%,内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检查阳性率为69.12%,数据对比P>0.05;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超声联合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敏感性为97.87%、特异性为85.71%、符合率为94.12%。结论:联用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联合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诊断中应用颈部血管超声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疑似脑梗死患者例,全部实施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以血管造影(简称DSA)为金标准,比较TCD与颈部血管超声的阳性检出率、漏诊率、误诊率、诊断准确性。结果:检查结果显示,DSA检出阳性71例,阴性14例;阳性率比较,DSA阳性率为83.53 %(71 / 85),A组为82.35(70 / 85),B组为74.12(63 / 85),A组阳性率[82.35 %(70 / 85)]高于B组[74.12 %(63 / 85)],A组阳性率与金标准[83.53 %(71 / 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漏诊率比较,A组漏诊率[4.65 %(2 / 43)]低于B组[32.56 %(14 / 43)],A组误诊率[2.38 %(1 / 42)]低于B组[14.29 %(6 / 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精度比较,A组灵敏度[97.18(69 / 71)]高于B组[80.28(57 / 71)],A组特异度[92.86 %(13 / 14)]高于B组[57.14 %(8 / 14)],A组准确度[96.47 %(82 / 85)]高于B组[76.47 %(65 / 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诊断中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是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性较高,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辅助脑梗死诊断效果较好。

  • 标签: 脑梗死 颈部血管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