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书共14章,内含433张图片。主要简述颅底外科的发展概况,介绍经鼻入路的解剖、历史沿革以及颅底外科基本技术,详述作者近20年在内经鼻颅前窝底、鞍区、斜坡、岩尖、海绵窦、颞下窝、颈静脉孔区和颅颈交界区数千例手术的经验,内容涵盖几乎所有颅底区域。

  • 标签: 颅底外科学 内镜 发行 出版 外科基本技术 经鼻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经肛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近期效果,并探讨经肛和经腹腹腔两者同步使用是否优于序贯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腹腔辅助经肛直肠癌根治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将经肛和经腹腹腔序贯进行(序贯组,前9例)和同步进行(同步组,后10例)进行比较。结果19例平均手术时间(3.85±0.98)h,中位术中出血量为80(50,120)ml,平均检出21.89±9.21个淋巴结,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09±0.94)d,肛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7.95±3.49)d;16例系膜大体标本完整3例接近完整;有2例中转为腹腔辅助直肠癌根治术,2例吻合口漏,1例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局部切除,无输尿管损伤、骶前大出血、腹腔感染、手术死亡。同步组与序贯组比较,平均手术时间[(3.39±0.96)hvs.(4.36±0.75)h]、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10±0.99)dvs.(3.78±1.56)d]减少明显(P〈0.05)。结论腹腔辅助经肛直肠癌根治术较为安全可行,基本上不影响肿瘤根治性,经肛和经腹腹腔两者同步使用较序贯使用手术时间更短恢复更快。

  • 标签: 直肠肿瘤 经肛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评价胶囊对不同消化道症状并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期间进行胶囊检查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患者完成胶囊检查116例,共行116次检查,阳性检出率53.5%(62/116)。共发现小肠病变49例,小肠病变阳性率为42.2%(49/116),其中82例腹痛患者发现小肠病变33例(40.2%),12例腹泻患者发现小肠病变4例(33.3%),1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现小肠病变12例(70.6%)。其中炎性病变、隆起性病变最为常见。9例患者胶囊通过迟缓,1例患者胶囊完全停滞于胃,未至小肠,直至电池耗竭;3例胶囊通过小肠迟缓;胶囊在小肠运行平均时间为369min。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结论胶囊对不同消化道症状并疑似小肠疾病的就诊患者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简单、安全,并发症及风险小,依从性好。检查前充分肠道准备可提高检查质量。

  • 标签: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和粘膜下剥离术对于诊治胃肠脂肪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普通胃镜和结肠发现的表面光滑的非息肉隆起性病变127例,经超声检查初步诊断为脂肪瘤且直径小于3厘米者行ESD剥离瘤体完整送病理检查。结果127例普通白光发现的胃、结肠非息肉隆起性病变中107例行超声检查,初步诊断为脂肪瘤的15例,均获得病理确诊,诊断率100%,其中12例小于直径小于3厘米,经ESD完整剥离,3例体积较大基底部宽直径大于3厘米,其中2例经划开粘膜层取得黄色质软病理组织确诊,1例行外科腹腔手术部分结肠肠段切除取得病理确诊,2个月后复查,经ESD治疗的12个病例脂肪瘤完全消失,创面愈合佳,疗效显著,ESD治疗的病例治愈率100%。结论超声诊断胃肠道脂肪瘤具有无创、准确的优点,ESD治疗胃肠道小于3厘米以下的脂肪瘤安全、有效。

  • 标签: 超声内镜 结肠脂肪瘤 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手术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符合鼻窦炎诊断标准的69例患者,采取鼻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69例患者中治愈47例,占68.1%,好转12例,占17.4%,无效10例,占14.5%;Ⅰ型患者治愈率为78.6%,Ⅱ型患者治愈率为76.7%,Ⅲ型患者治愈率为18.9%。Ⅰ型治愈率与Ⅲ型治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治愈率与Ⅲ型治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治愈率与Ⅱ型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手术是治疗鼻窦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其疗效与临床分型分期有密切关系。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在诊断食管平滑肌瘤及粘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下粘膜剥离术治疗15例食管平滑肌瘤病人,术前均行钡餐、CT、超声胃镜检查,对比其检查结果,根据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的病灶直径为0.2~2.3cm,均经ESD一次性完整切除。术中少量出血均经电凝及热活检钳止血,所有ESD剥离病变包膜完整,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随访6月无复发。结论食管平滑肌瘤下切除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平滑肌瘤 食管 胃镜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下切除肠息肉的护理方法,减轻病人痛苦和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485例患者行肠息肉治疗的护理。结果息肉切除成功率为100%。结论护士要正确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肠息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护理配合在内下黏膜剥离术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下消化道粘膜剥离术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精心护理下,本组病例均成功行内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娴熟默契的医护配合、术后全面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下黏膜剥离术(ESD)是近年来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微创新手术,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在我国的发展仅5年。

  • 标签: 内镜 黏膜剥离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内指引下将食管支架植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需进行食管支架植入术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21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植入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则行常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好转率,从而分析在内指引下将食管支架植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结果实验组患者经针对性护理后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及吞咽困难症状并提高患者的好转率,对食管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食管支架植入术 护理体会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粘膜剥离术治疗直肠腺瘤的护理对策。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对53例直肠腺瘤患者行内下粘膜剥离术治疗,配合精心护理。结果手术切除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练掌握ESD方法,配合精心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ESD 直肠腺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后鼻孔息肉临床类型以及鼻下手术治疗方法效果的探析。方法通过筛选某时期内34例后鼻孔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于这些病例患者的发病方式、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分析,使用鼻下手术方法对于这些病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根据对于34例病例患者后鼻孔息肉病症情况的分析,其中17例患者是由于鼻窦囊肿或者息肉引发,17例患者是由于上颌窦病症引起,1例患者由于后筛窦病症引起,对于所有病例患者使用鼻下手术切除治疗后,均无复发情况。结论鼻下手术切除治疗后鼻孔息肉,具有准确、微创以及彻底等优势,并且对于防止复发效果也比较好。

  • 标签: 鼻内镜下治疗 后鼻孔息肉 临床特征 手术效果 复发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2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10位患有鼻息肉的患者,并根据临床分型进行分组,有37位患者为Ⅰ型组、有49位患者为Ⅱ型组,有24位患者为Ⅲ型组。都采取鼻手术治疗鼻息肉,在手术以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其疗效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手术,Ⅰ型组的患者要比Ⅱ型组和Ⅲ型组的治疗效率高,P<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些年来,鼻手术治疗鼻息肉技术得到了完善,在对患者的鼻腔结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能避免手术以后发生并发症,能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 标签: 鼻内镜 手术治疗 鼻息肉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下鼻骨复位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对206例闭合性鼻骨骨折患者行鼻下检查及鼻骨复位,206例患者均可观察到鼻骨骨折部位及31例伴有鼻中隔骨折,局部麻醉下复位183例,全身麻醉下复位23例。结果206例患者均一次治愈,随访5个月无复发。结论鼻下鼻骨复位术具有安全,有效,方法简便,复位准确,鼻腔损伤小的特点,有临床应用价值。鼻技术是治疗鼻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鼻内镜 鼻骨骨折 鼻骨复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孔道下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的疗效。方法运用双孔道胃镜治疗的原理和有关治疗方法,对临床17例胃固有肌层肿瘤病例进行治疗,并进行治疗后评价。结果16例治疗效果良好,1例由于初期开展经验不足改为开腹手术。结论对于采用双孔道治疗胃固有肌层肿瘤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双孔道电子胃镜 胃固有肌层肿瘤 气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下鼻中隔矫正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鼻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鼻中隔偏曲包括高位、中位、低位偏曲,后部偏曲,鼻中隔不规则偏曲,S型偏曲,C型偏曲,鼻中隔一侧巨大嵴突,鼻中隔前部脱位。结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塞、头痛及鼻出血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无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及鼻梁塌陷等并发症。结论鼻下行鼻中隔矫正术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准确,手术安全,微创疗效好。

  • 标签: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鼻中隔矫正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有效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治疗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患者40例,平均年龄在34岁,其中医源性20例,外伤性15例,原发性或原因不明者5例,利用安徽宣城先达公司鼻以及配套设备治疗鼻中隔穿孔。结果手术成功38例,失败2例(因局部感染),成功率95.0%,术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均愈合,未见穿孔复发,且头痛、鼻出血、鼻腔干燥的症状逐渐消失。结论鼻治疗鼻中隔穿孔具有很好的疗效,是目前进行鼻中隔修补术的最佳选择之一。

  • 标签: 鼻内镜 鼻中隔 穿孔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探讨鼻手术治疗鼻腔及鼻窦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及按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分析2001年8月至2010年8月经鼻手术治疗的病理和临床诊断为鼻腔及鼻窦翻性乳头状瘤并完成术后随访2年以上病例28例,术前做鼻检查及鼻窦CT扫描,下行鼻腔及鼻窦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按照Krouse分类法分为4级Ⅰ级9例,Ⅱ级16例,Ⅲ级3例,Ⅳ级0例。结果术后随访1~2年,28例患者术后复发2例。结论鼻手术是治疗KrouseⅠ~Ⅱ级鼻腔及鼻窦翻性乳头状瘤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此方法的优点为视野清楚、创伤少、出血量少、复发率低;对于肿瘤Ⅲ级以上涉及上颌窦、额窦等病变广泛的患者,采用联合进路可以避免手术盲区,减少肿瘤残留,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鼻肿瘤 乳头状瘤 内翻性 内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