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30个城市2003—2012年面板数据,可以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生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生产服务业集聚通过推动制造业升级、促进制造业创新和支撑制造业集聚三个角度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集聚正向作用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且通过空间外溢辐射影响周边地区制造业竞争力,长期趋势稳定。FDI、城市交通水平和人力资本对制造业竞争力加强促进作用显著。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制造业竞争力 空间外溢
  • 简介:生产服务业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短板,但也是其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据已有数据,从生产服务业比重、结构、投资、就业、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等多个方面分析湖北省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发现还存在生产服务业结构发展过于依赖传统产业,服务业就业人数比重较低,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等问题。提出坚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发展方向,将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优化生产服务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等对策建议。

  • 标签: 湖北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 简介: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视角出发,探究在经济新常态下江西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其中,需求视角主要针对江西的支柱性行业:对交通运输业提出“一体化发展模式”、对仓储邮政业提出“共享云仓发展模式”、对金融业提出“服务协调的发展模式、风险监控型发展模式”等,而供给视角则着眼于江西省政府对生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提出“产业集群导向型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一系列发展模式的提出与研究,从根源上找到最直接有效的发展模式,改善江西生产服务业的结构并进一步拉动江西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 标签: 经济新常态 生产性服务业 供给和需求 发展模式
  • 简介:象我们这样一个就业压力巨大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稳定的经济基础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制造业之上。我国现阶段不能抛开工业化孤立发展服务业。要走出“中国制造”的困境,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发展生产服务业为突破口,走制造业和服务业一体化之路是现实的选择。

  • 标签: 中国制造 产业转型 工业化 生产性服务业
  • 简介:农业生产服务业,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支撑。随着农业分工分业不断深化,山东的农业生产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从总体上看,山东省农业生产服务业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还存有较大差距。本文初步分析了农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山东省推动农业生产服务业发展的设想和政策建议。

  • 标签: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农业现代化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 简介: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催生了基于增加值视角下对于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研究。本文首先利用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对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及各服务部门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测算和比较;其次,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指标和垂直专业化份额的测算,对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及专业化份额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采用多部门引力面板模型对影响中韩中间品生产服务贸易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服务贸易开放度、货物贸易出口、人均GDP等宏观因素而言,中间品生产服务贸易专业化分工程度对于两国的服务贸易影响相对较弱,通过深化生产服务贸易分工可以有效地促进两国的贸易发展并带动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提升。

  • 标签: 全球价值链 生产性服务贸易 WIOD 中韩 面板引力模型
  • 简介:本文对地区经济差距进行了分解,计算了服务业中具有高度集聚生产服务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再对我国生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空间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因此生产服务业集聚水平差异是地区差距的重要来源。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经济增长 经济差距
  • 简介: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1993~2008年数据,对我国生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较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的产业特点。技术有效不断降低,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生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 简介:在河北省有80%以上的企业存在着生产粉尘,并有60%以上的企业存在粉尘超标现象。粉尘超过国家规定10倍以上的作业场所,约占全部作业场所的20%以上。对粉尘污染的治理不少报刊从侧面刊登过讨论文章,阐述了各种问题。在此作者想通过近些年来的管理经验在此方面作以综合简述。以求同道予以指正。1粉尘污染问题仍然严重从行业上看,建材、冶金、煤炭粉尘污染程度较大;从属性上看基层个人办、乡镇办、三资办的企业粉尘污染严重。在河北省的炼金企业及个人开矿山及加工石料的企业

  • 标签: 生产性粉尘 粉尘污染 再分析 作业场所 粉尘治理 劳动卫生
  • 简介:摘要弗洛姆将人格作为伦理学研究的主题,他认为人格是制约人的潜能实现的方式,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基础。尤其是生产人格能够激发并引导人性中理性和爱的潜能的充分实现,推动个体行为向善并且成为善良的人。生产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取向,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往往是不同人格取向的综合,那么,人格塑造就是发育生产人格在整个人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弗洛姆以生产人格为核心规范建立了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对现代性问题的解答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弗洛姆 人格 生产性人格 健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97~1998年全省共发生生产农药中毒2799例,死亡23例,死亡率0.75%;夏季是生产农药中毒的高峰季节;20~50岁是农药中毒的高发年龄。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气温和年龄是影响生产农药中毒的两个重要因素,生产农药中毒人数与施药期间的平均气温、施药人员年龄成正比.随着气温、年龄增加,中毒人数增加(F=4.224P<0.05)。生产农药中毒造成的直接和同接经济损失全省平均为773.6万元.

  • 标签: 农药中毒 中毒时问 身体健康 施药人员
  • 简介:摘要:从目前来看,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服务业都存在较为分散的特点。过于依赖化肥和机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难以走上绿色现代化的道路。所以为了避免农业生产服务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带来不良影响,要引导农业产业走向绿色高产的道路。在本文中,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 标签: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绿色全要素生产 影响 发展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分工模式及演变对中国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1995—2008年中国分地区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传统国际分工和产品内国际分工两种不同模式对中国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和特点。研究发现,尽管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发展迅速,但是受限于在该分工模式中相对不利的发展位置,其对生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是要明显小于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进一步分区域的分析表明,无论哪种分工模式,其对中国不同区域生产服务业发展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东部地区最为明显。

  • 标签: 中国生产性 分工格局 发展研究
  • 简介: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构建理论、计量模型及生产服务业空间可得测度,运用2003~2011年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生产服务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作用,且其有效空间作用范围为100公里;有效距离范围内城市间生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东向西依次递增,而多样化集聚的作用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生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不同分位点的技术溢出效应亦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经济增长分位数增加,有效空间范围内生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发展趋势,而多样化集聚的作用不断增强。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空间技术溢出 外部性 经济增长
  • 简介:生产服务业是“十二五”时期沈阳市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潜力所在。它的发展壮大不仅对扩大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业层次发挥作用,还将对推进老工业基地的升级改造,实现“三大目标”的进程中发挥出特有的乘数效应。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沈阳市 潜力分析 现状 “十二五” 老工业基地
  • 简介:本文分析了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原因和工业化各阶段生产服务的类型及其活动的机理,并提出了生产服务人才培养的路径。

  • 标签: 产业发展 生产性服务 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