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流行腮腺炎合并颌下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流行腮腺炎合并颌下腺炎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采取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退热(2.8±0.6)天,呕吐消失为(2.9±0.7)天,腹痛消失为(3.1±0.9)天,消肿为(3.9±1.2)天;对照组退热(4.7±1.0)天,呕吐消失为(5.2±1.2)天,腹痛消失为(6.8±1.0)天,消肿为(6.8±1.7)天,观察组患儿的退热、呕吐消失、腹痛消失、消肿时间比对照组短,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的疗效情况显效30(60%)例,有效18(36%)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的疗效情况显效14(28%)例,有效22(44%)例,无效14(28%)例,总有效率为72%(36/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轻度腹泻发生1(2%)例,未发生胃部不适、眩晕、便秘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轻度腹泻发生2(4%)例,胃部不适发生2(4%)例,眩晕发生1(2%)例,便秘发生2(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7/5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具有明显差异。讨论喜炎平治疗流行腮腺炎合并颌下腺炎的疗效显著,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并发症比较少,安全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喜炎平 流行性腮腺炎 颌下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 讨 喜炎平治疗流行腮腺炎合并颌下腺炎的效果。 方法: 选择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 100 例 流行腮腺炎合并颌下腺炎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患者 。观察组采取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 结果: 观察组 : 退热( 2.8±0.6 )天, 呕吐消失为( 2.9±0.7 )天, 腹痛消失为( 3.1±0.9 )天,消肿为( 3.9±1.2 )天;对照 组:退热( 4.7±1.0 )天, 呕吐消失为( 5.2±1.2 )天, 腹痛消失为( 6.8±1.0 )天,消肿为( 6.8±1.7 )天,观察组患儿的退热、 呕吐消失、 腹痛消失、消肿时间比对照组短,具有明显差异。 观察组的疗效情况:显效 30 ( 60% )例,有效 18 ( 36% )例,无效 2 ( 4% )例,总有效率为 96% ( 48/50 );对照组的疗效情况:显效 14 ( 28% )例,有效 22 ( 44% )例,无效 14 ( 28% )例,总有效率为 72% ( 36/50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 观察组轻度腹泻发生 1 ( 2% )例,未发生胃部不适、眩晕、便秘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 2% ;对照组轻度腹泻发生 2 ( 4% )例,胃部不适发生 2 ( 4% )例,眩晕 发生 1 ( 2% )例,便秘发生 2 ( 4%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14% ( 7/50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具有明显差异。 讨论: 喜炎平治疗流行腮腺炎合并颌下腺炎的疗效显著,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并发症比较少,安全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喜炎平 流行性腮腺炎 颌下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一起流行腮腺炎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爆发的原因和规律,总结疫情控制的有效经验。方法采取个案和回顾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病例,并对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和爆发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疫情爆发的原因和控制的对策。结果该起疫情的爆发病例主要集中在一个村,并以该村的小学生占绝大多数,6~11月份,呈多次连续爆发的形式,此间共有97例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的习俗,没有采取任何隔离的措施,患者与易感者近距离接触所致。通过采取宣传教育、隔离患者、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控制措施后,疫情很快得以控制。结论根据流行腮腺炎流行特点,当地忽视了隔离措施是不可取的,而采取宣传教育、隔离患者、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最有效办法。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爆发 调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流行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与可行,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7年8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n=84),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患儿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42例患儿加行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安全、病症缓解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表现。结论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在改善流行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症方面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 安全性 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了解晋江市2014-2018年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对晋江市2014-2018年进行流行乙肝资料尽显描述分析,结果晋江市2014-2018年共报告乙肝共9546例,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早春发病率是全年高峰,报告病例3421例,占35.8%。男性有7893例,占82.7%,女性1653例,占17.3%,男女性别比4.781。20岁以下的人群发病例188例,20-30岁发病例有2341例,30-40岁发病例有2204例,40岁以上报告病例5017例,以上年龄段分别占比1.97%,24.5%,23.1%和53%。结论,乙肝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以20岁以上的青壮年发病为主。20岁以上的青壮年是乙肝的重点防控人群,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青壮年乙肝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并在社区医院中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提高免疫水平。

  • 标签: 流行性乙肝 发病率 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了解晋江市 2014-2018年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对晋江市 2014-2018年进行流行乙肝资料尽显描述分析,结果晋江市 2014-2018年共报告乙肝共 9546例,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早春发病率是全年高峰,报告病例 3421例,占 35.8%。男性有 7893例,占 82.7%,女性 1653例,占 17.3%,男女性别比 4.78:1。 20岁以下的人群发病例 188例, 20-30岁发病例有 2341例, 30-40岁发病例有 2204例, 40岁以上报告病例 5017例,以上年龄段分别占比 1.97%, 24.5%, 23.1%和 53%。结论,乙肝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以 20岁以上的青壮年发病为主。 20岁以上的青壮年是乙肝的重点防控人群,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青壮年乙肝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率,并在社区医院中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提高免疫水平。

  • 标签: 流行性乙肝 发病率 预防接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流行腮腺炎合并脑膜炎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小儿流行腮腺炎合并脑膜炎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盲选法对选取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5例,且前者采取单纯的干扰素治疗,后者采取更昔洛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流行腮腺炎合并脑膜炎患者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高,可在临床加以实践和推广。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脑膜炎 更昔洛韦 效果
  • 简介:出血减少后再次行鼻内镜下微波凝治疗,4例予Merocel膨胀海绵填塞、抗炎止血治疗,本科自2004年12月至2007年4月应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出血患者58例

  • 标签: 内镜微波 凝治疗 微波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维西县第三中学流行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制定流行腮腺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维西县第三中学流行腮腺炎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7年10月17日-12月6日维西县第三中学一起流行腮腺炎暴发,全校发病132例(均为临床诊断病例),罹患率为6.25%(132/2111),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控制,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无流行腮腺炎免疫史是此次维西县第三中学流行腮腺炎爆发的原因。

  • 标签: 学校 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疫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流行感冒(流感)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3月就诊的300例流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与对照组(12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疗程均为5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17%,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P<0.01)。且观察组退热、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流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显著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磷酸奥司他韦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万应膏外敷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内服辅助治疗小儿流行腮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流行腮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万应膏外敷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治疗7d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血清、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过程中共脱失病例17例,其中治疗组5例,对照组12例,最终有效病例治疗组77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腮腺肿胀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治疗后2组血淀粉酶下降显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治疗后2组尿淀粉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应膏外敷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内服辅助治疗小儿流行腮腺炎疗效显著,可快速有效减轻疼痛、缩短病程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小儿 万应膏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儿童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诊断为儿童流感的152名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治疗组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治疗,对照组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体温下降至正常水平,体温下降至正常(22.8±8.6)h,症状缓解率和症状缓解时间(32.9±4.8)h都比对照组要好。结论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和奥司他韦颗粒在治疗儿童流感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帕拉米韦治疗需要正常的体温和症状的缓解。时间短,治疗高,应该加大力度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乙型小儿流行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 108例乙型小儿流行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磷酸奥司他韦治疗乙型小儿流行感冒的效果显著,安全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型小儿流行性感冒 磷酸奥司他韦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凝治疗难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1例难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微波凝止血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1例鼻出血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并配合中、下鼻甲骨折移位下明确找到出血部位,其中下鼻道穹隆部25例,中鼻道后上方17例,嗅裂鼻中隔部10例,蝶筛隐窝下方5例,鼻咽吴氏静脉丛4例,均行微波凝治疗后出血停止,随访6个月均未再出血。结论鼻内镜下微波凝治疗难治出血迅速有效,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 标签: 鼻内镜 微波 难治性鼻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流行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流行腮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结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出现率、腮腺消肿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6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为12.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2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腮腺消肿和退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流行腮腺炎患者选取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腮腺消肿时间和退热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率。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 利巴韦林 流行性腮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