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发病居高的原因。方法利用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和人口学资料,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方法对乙肝发病情况进行描述。结果乙肝发病居高的原因主要有1、以患病发病,数值升高。2、同一病例,不同年度或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重复报告现象。结论传染病疫情信息系统中的乙肝发病情况高于实际发病情况,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发病情况。

  • 标签: 文登 乙肝 发病率 患病率
  • 简介:讨论气象要素与流行乙型脑炎发病的关系。4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利用当年4月份的平均温度、上一年12月最高温度预测当年的流行乙型脑炎发病具有较高的准确

  • 标签: 乙脑发病率 气象要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流行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预防接种时会发生的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接种的5000例适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且统计受种者发生副反应的情况,并给予积极处理。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有120例受种者发生了副反应,占受种儿童总数的2.40%。结论流行乙型脑炎灭活疫苗预防接种副反应主要是过敏性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以及精神类反应,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治疗和处理。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灭活疫苗 副反应 处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常规免疫接种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获得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然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以往麻疹发病阶段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麻疹接种前,具有很高的自发性,发病高。其次,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麻疹的发病,使其成为低发状态,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呈负相关关系。即麻疹疫苗接种越高,麻疹发病则越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后,不断降低了麻疹的发病。同时,在免疫屏障的支持下,显示即便麻疹控制不足100%,也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病,最终达到彻底消灭麻疹的目的。

  • 标签: 麻疹 疫苗接种 发病率 关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群体性预防接种流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降低乙型脑炎发病和提高乙型脑炎治愈的影响。方法选取1-4岁初免的儿童进行身体状况检测和筛出485名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男女平衡。一岁儿童初免一针,二岁加强一针,进行群体性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分别检测免疫前后中和抗体阳转,并且连续两年观察人体接种反应。结果儿童接种流行乙型脑炎减毒疫苗后的中和抗体阳转(83.5%-96.54%)明显高于接种前;儿童接种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发病明显低于初次免疫接种的,12例患病中11例为以前未接种疫苗。结论流行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具有安全和高效,能够显著降低乙型脑炎的发病,提高其治愈,有效抑制乙型脑炎的流行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群体预防性接种 减毒活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流行乙型脑炎疫苗的可接受。方法选择本市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职的县级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79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接种工作人员对流行乙型脑炎疫苗的可接受。结果本次所有参与调查的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均完成调查问卷,从事乙脑疫苗接种工作的时间为1~29年,平均时间(14.39±12.17)年;18名工作人员认为乙脑发病非常危险,11名工作人员认为乙脑发病非常严重;每个月乙脑预防疫苗接种花费的时间为1~4天,平均时间(2.51±1.17)天,3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乙脑或疫苗不可与麻疹等疫苗同时使用,76名认为按照上级规定进行;家长拒绝给孩子进行乙脑免疫接种的原因有认为乙脑疫苗的效果不佳,担心小儿发生不良反应;74名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认为应加强乙脑疫苗的宣传可以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结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对疫苗临床反应的掌握程度较高,但是对乙脑及其危害的认识程度较低,应加强乙脑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接种以减少乙脑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接种工作人员 乙型脑炎疫苗 可接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情况做出了解,并对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根据全国第四次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采用的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40例人进行乙肝疫苗接种问卷调查以及HBV血清感染检测。结果140例观察人员中,乙肝疫苗接种为69.3%(97/140),接种人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各年龄组乙肝疫苗接种呈显著差异(p<0.05)。另外,接种疫苗人员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明显高于没有接种疫苗人员,另外其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也要低于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员(p均<0.05)。且各组乙肝感染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是降低和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疫苗接种 预防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未预防接种白百破的后果。方法据医院确诊为百日咳向我中心报送的病例访问调查。结果接到病例报告后,立即到医院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例百日咳病例,这三例患者都住在离阿克苏市78Km的新耕地。当地共有7户人居住,他们因未接种相关疫苗,结果在一个家庭连续3人发病,为此我们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讲述预防接种的重要。结论预防接种工作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认真做好预防接种的普及工作,同时做好对学生和家长的宣传教育。

  • 标签: 疫情 预防接种 发病 疫苗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干预措施在降低甲肝,乙肝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78例研究对象(即: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双盲信封法分为实验组(38例,流行传染病控制预防干预)和常规组(40例,不采取干预措施),对比传染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和甲肝,乙肝发病。结果:护理后,对比传染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实验组运动锻炼(23.15±1.44)分,饮食营养(23.60±1.35)分,传染病常识(23.70±1.07)分,卫生护理(23.35±1.22)分,比常规组高,实验组乙肝、甲肝发病0.00%,比常规组12.50%低,P<0.05。结论:实施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干预可降低甲肝,乙肝发病,增强民众传染病防控意识,提升其传染病知识认知水平。

  • 标签: 应用效果 发病率 流行传染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预防接种宣传效果,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质量。方法根据免疫预防接种知识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调查员一对一调查并填写问卷。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110份,回答正确较高的有乙脑、糖丸、乙肝、甲肝、流脑这几种疫苗,分别为86.4%、81.8%、81.8%、77.3%、71.8%。讨论提高家长的自觉与参与,提高儿童预防接种,从而达到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目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到2018年1月。分析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效果。结果婴幼儿在接种1、2和3年后的平均乙型肝炎抗体滴度分别为(120.01±10.27)mU/ml、(92.36±8.29)mU/ml和(49.26±7.29)mU/ml,三个时间段平均乙型肝炎抗体滴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为3.0%,但是不良反应症状在24小时内可自行消失。婴幼儿在首次接种第4、12、24周后的HBsAb转阳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婴幼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乙型肝炎的感染会显著降低,值得广泛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预防接种 乙肝疫苗 抗体滴度 不良反应发生率 HBsAd转阳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单位女性乳腺增生症患病情况提高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方法采取体格检查及乳腺B超等辅助检查,资料收集、录入和审核后应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患病。结论广州市女性乳腺增生症患病较高,应加强乳腺疾病的防治及普查工作,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检查能力。

  • 标签: 乳腺增生病 健康教育 干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