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进行分组,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应急护理干预;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时间,急诊室到球囊扩张所用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和患者对该次护理的平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优化护理流程,有效规范化护理工作,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优化护理流程 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改进前,医院共开展急诊急救314例,2015年改进后,急诊急救340例,优化内容包括制定胸痛、气促、创伤病种的必需护理内容,进行培训,成立3人护理小组,明确分工,优化护理程序,院内收治候诊区据意识状态、APACHEⅡ评分快速识别患者危重程度安排急救秩序。结果改进后,抢救成功率、生命体征测量3项及以上率、患者获得现场人员干预率、现场急救1h内诊断率高于改进前,急救过程中出现危象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提高了抢救护理的效用。

  • 标签: 急诊 抢救 急诊护理流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悸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尚未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AMI病例8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的AMI病例14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护理流程对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首次球囊扩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院内AMI复发率以及院内再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概率均显著降低。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 护理
  • 简介:罗家寨气田具有高压、高产、高含硫的特点,长时间大产量放喷排液,H_2S含量高,易形成水合物,增加了放喷排液工作的难度。在分析川东北碳酸盐岩含硫气藏放喷测试技术难点的基础上,开展地面流程优化研究,确定适合罗家寨气田放喷排液工况的地面返排流程和集液流程,以及相应的放喷排液工艺技术,为川东北地区含硫气田放喷测试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 标签: 高压 高产 硫化氢 气井 放喷排液 水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我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优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对比两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院内AMI再发生率等相关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化急诊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抢救率,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82例,给予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另外选取80例急诊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率、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分诊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病情缓解时间、急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1%,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7%,对照组为76.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急诊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护理效率,提高抢救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 护理流程 优化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12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抢救程序,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抢救效果,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以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出现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以及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明显对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抢救效果,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前的各个环节时间,及时挽救患者缺血心肌,增加抢救成功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外科接手术流程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科室进行流程优化及护士的培训,比较再造流程实施前后三个月护理交接缺陷发生率、手术交接时间、医生、护士的满意度、接手术时整个病房暂时的床护比。结果护理交接缺陷发生率降低(P<0.05)、实施前后手术交接时间无差异(P>0.05)、医生(P<0.05)、护士的满意度提高(P<0.05)、接手术时整个病房暂时的床护比由之前81下降至41。结论优化外科ICU接手术流程,可有效提高手术交接效率,保证交接质量,同时提高医生护士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流程 患者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实际工作中缩短挂号收费窗口等候时间QCC活动的应用效果并从而优化流程。方法成立QCC小组,通过PDCA循环,分析使患者等候时间长的原因,来拟定对策并付诸实施。结果将患者挂号收费等候时间由改善前的788秒(13.1分钟)到改善后的400秒(6.7分钟),缩短了388秒(6.4分钟),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缩短挂号收费窗口等候时间QCC活动优化了门诊流程、方便了患者。

  • 标签: 挂号收费 缩短 等候时间 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脑梗死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85例,女性为51例;年龄范围为46岁~83岁,平均年龄为(65.9±3.6)岁,随机分为优化组和常规组,每组68例,所有患者均经诊断为患有急性脑梗死,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常规组例数为68例,痊愈人数17人,痊愈率25.00%;好转35人,好转率为51.47%;无效16人,无效率23.53%,总有效率为76.47%。优化组例数为68例,痊愈人数19人,痊愈率27.94%;好转43人,好转率为63.24%;无效6人,无效率8.82%,总有效率为91.18%。常规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89.2±21.5)分,经过常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102.7±14.3);优化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88.9±18.2)分,经过优化护理流程后进行优质护理,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34.9±20.1)分。综上所述,优化组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结论优化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无效率低于常规组,通过优化护理流程后,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优化护理 脑梗死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对门急诊输液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进行输液治疗的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输液流程,观察组则应用优化输液流程。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输液等候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待输液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急诊输液室采取优化输液流程可有效降低患儿输液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儿输液的等候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优化输液流程 门急诊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将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与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救治效果及预后。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救治成功率分别为95.5%(42/44)、81.8%(36/44),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急诊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试验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8%(3/44)、22.7%(10/44),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升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救治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提高救治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救治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流程组和优化流程组。常规流程组采取常规护理流程优化流程组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评价(1)抢救成功率;(2)分诊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3)复发率、再PCI率。结果(1)优化流程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比常规流程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优化流程组分诊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显著比常规流程组短,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优化流程组复发率、再PCI率显著比常规流程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分诊和抢救的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抢救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在创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通过完善及修订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基础操作及护理流程培训,强化护理人员护理意识,比较基础护理流程优化前后护士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患者医院性感染率、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优化后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责任心、基础护理、服务态度、书写规范性、应急能力及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优化前(P<0.05)。优化后患者医院性感染率、护理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优化前,而患者满意率高于优化前。结论优化手术室基础护理流程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基础护理流程 优化 手术室 护理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