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袁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4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 盱眙 211700
  • 简介:目的:探究骨科术后患者交接中,改良SBAR交接单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患者中抽取40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0例应用传统口头交接班、研究组20例应用改良SBAR交接单,对比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缺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缺陷发生率统计,研究组5%<对照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SBAR交接单用于骨科术后患者交接中,效果突出,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改良SBAR交接单;骨科术;护理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前的交接流程。方法分析总结本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手术患者交接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两次提出对策。结果经流程再造,各交接环节隐患减少,职责明确,避免了纠纷的发生。结论加强手术室与病房的沟通,合理规范交接流程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也是提升手术室管理品质,提高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手术 交接 流程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原因及管理措施。方法分析总结本院288例术后患者转运途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和交接流程。结果患者术后的转运时间虽然很短,但仍然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和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认真遵守交接流程是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交接流程的安全、规范是医院护理安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标签: 术后 安全转运 交接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56-02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交接模式在心内科ccu患者转出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订心内科监护室(CCU)患者转出交接表格,运用SBAR沟通交接模式。选择2015年1~7月心内科ccu接受救治的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的5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同期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医护沟通方式对患者进行交接;观察组则采取SBAR沟通交接模式。结果在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观察组的交接患者耗时为(5±0.15)分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47)分钟(P<0.05);观察组交接问题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9%(P<0.05);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96%较对照组86%明显提高。

  • 标签: SBAR模式心内科监护室(CCU)交接
  • 简介:老校长举起手中的小铁棒,敲响了挂在老槐树上的二尺长的钢管:当——当当……当——当当……上课了,孩子们像兔子一般蹦进了教室。教室里一共才九个孩子,九个孩子却分成三个年级:三个是一年级新生,四个是二年级的学生,还有两个是三年级的学生,这是农村特有的复式教学班。

  • 标签: 交接 孩子 一年级 二年级 教室 学生
  • 简介:(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安徽蚌埠233000)摘要目的保证转科患者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方法自2009年10月起,制定患者转科流程及“患者转入/转出交接表”,规范此项工作。结果患者转科交接后,两科室之间责任明确;有条不紊的工作状况,对患者及其家属有一定的心理安抚作用,增加安全感、信任感,医患关系和谐。结论规范交接后,保证了患者交接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患者转科 流程 交接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PASS医护联合交接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入院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A组为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142次危重患者入院交接,采用口头交接结合原交接记录单的形式;B组为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的169次危重患者入院交接,采用I-PASS医护联合交接模式。比较A、B两组的病情交接缺陷发生率、交班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结果急诊危重患者入院交接缺陷发生率B组较A组低,交班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得分、接班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调查得分B组较A组提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入院交接中使用I-PASS医护联合交接模式可降低交接缺陷的发生,提升交接班护士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危重患者交接质量。

  • 标签: 危重患者 I-PASS病情汇报模式 入院交接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危重患者护理交接单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危重患者护理交接单,应用到护理交接班中,对比应用前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度。结果应用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护理交接单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使用,规范了交接班程序,明确了交接内容,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度,有利于培养护士临床思维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危重患者护理交接单 护理交接班 病情知晓度
  • 简介: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急诊工作的特点是病情紧急、不可预见性大、病谱广、医疗纠纷多。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确保护理安全已成为现代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危重患者的管理是医疗护理活动中重要一项,而急危重患者的转运、检查环节是质量控制、减少纠纷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从2008-01使用自行设计的急诊患者院内交接单.经过3a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转诊和会诊/组织和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手术患者交接中的应用。方法强化细节管理理念,重新修订切实可行的“手术安全核对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规范交接流程,将患者评估的高危因素在手术间的白板上重点提示。结果交接过程中手术科病房护士及手术室护士对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掌握情况达100%,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经过及时补救后,手术均顺利进行。结论应用细节化管理理念,不断完善交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管理,是确保了手术顺利进的关键。

  • 标签: 细节管理 手术病人 核对 安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SBAR交接班模式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手术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组急诊抢救室严重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4例和观察组1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交班表进行交接,而观察组采用改良SBAR交班模式表进行交接,卡方分析和t检验统计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合作情况、转运交接缺陷事件的发生率(交接缺陷事件包括遗漏病情、转运记录不完整、床旁交接不全面、药品和物品遗漏) 、患者平均转运交接时间及院内手术时间的差异。结果 采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评价交接双方的护理人员合作情况。对照组护理人员交接合作平均得分(60.50±1.80)分,观察组护理人员交接合作平均得分(78.20±2.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SBAR交接班 急诊 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QCC)活动对手术患者交接中护理工作质量和交接效果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8例手术交接患者,根据品管圈(QCC)活动开展的前后进行分组,实验对照组(54例,品管圈(QCC)活动开展后)和常规对照组(54例,品管圈(QCC)活动开展前)。比较两组相应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交接效果。结果:品管圈(QCC)活动开展后,实验对照组的患者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交接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交接患者,采取品管圈(QCC)活动后,更为有效的促进实际治疗以及护理效果,并促进医患关系良好发展,值得参考。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交接 护理工作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文字资料规范危重症病人的交接在提高患者转科流程中护理质量中的重要性方法根据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自行设计患者交接记录单,内容设计为表格式,护士在重症病人的转科过程中填写并签名,并保存交接资料。结果通过该表格的临床应用,转科交接流程更规范,交接内容更明确,护士责任心得到提高,科室之间责任划分更清晰,减少了科室之间的纠纷,病人信息传递更准确,使重症病人转科交接质量不断提高结论通过重症患者交接记录单的使用能显著提高重症病人转科交接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危重症病人 交接记录单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并探讨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患者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标准作业程序应用于手术患者交接中,比较实施前后交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交接时间和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后,交接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7%降低至0.65%,交接时间由5-10min降至1-2min,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由90.4%提高至9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患者标准作业程序规范了手术患者交接各个环节的内容和步骤,提高了安全性,缩短了手交接时间,实现了交接的过程质控。

  • 标签: 手术患者 标准作业程序 患者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QCC方法,提高患者交接记录单完整率。方法由8名护士组成七彩圈,对2014年9月七彩圈活动前40份患者交接记录单不完整的原因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规范患者交接流程,实施4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QCC活动后,患者交接记录单完整率由改善前的64.2%提升至97%,目标达成率106%。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患者交接记录单完整率,不仅增强了各级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意识,还保证了医疗安全。

  • 标签: QCC 交接记录单 完整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背景-评估-建议(SBAR)交接班模式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8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盛泽分院呼吸内科治疗的呼吸重症患者106例。采用SBAR模式对该科室护理工作交接班进行改进,比较2019年2月1~28日(改进前)、2019年8月4~31日(改进后)护理工作的护理工作质量(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健康教育)、交接班质量及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结果改进前后,护理人员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项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情观察、风险预防以及总分评价结果中,以上三项改进后得分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护理人员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ASR)评分中的各领域得分除促进患者参与外,其余领域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诊断结果、病情进展、异常化验结果、治疗方案、护理重点评分均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护理人员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为21.8%,交接班内容知晓率为80.1%;改进后,护理人员床边交接班缺陷率为8.03%,交接班内容知晓率为95.9%,交接班缺陷率显著下降,交接班内容知晓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交接班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对患者本身的了解程度,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

  • 标签: SBAR 交接班 呼吸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