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并不只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精英文化传统相结合.而且还包括与中国民间文传统相结合。在这方面.毛泽东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毛泽东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中国的山沟里可以出马克思主义.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间文传统相结合的内容。只是这些内容,因其没有那么

  • 标签: 毛泽东选集 民间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政党 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民粹主义
  • 简介:2002年9月上旬,笔者应邀参加了由四川省文化厅科教处组织、副厅长张在德同志带队并联合省人大、省科技顾问团等的"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调研活动".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位于四川省中西部的岷江发源于岷江南麓,全长793公里,其流域包括阿坝、成都、乐山、宜宾等地,在宜宾汇入长江.岷江流域人文资源丰厚,它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古蜀文明.对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加深我们对长江流域在中华文明史上重要地位的认识,也可为当今四川提出的"建设西部文化强省"提供参考.

  • 标签: 岷江上游 民族民间文化 文化研究 人文资源 羌藏文化
  • 简介:对民族传统音乐传承问题的研究,是中国音乐学界的热门话题。学界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生存状态堪忧,其传承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它在学校教育中尚未占应有的位置。但是,20世纪50年代至今,尤其是80年代以来,对民族传统音乐传承问题的讨论还存在一些缺

  • 标签: 泉州南音 民族传统音乐 音乐学 中国传统音乐 体系建设 艺术学院
  • 简介:裕固族民间文中的多重宗教因素及其辨析钟进文裕固族民间文,不仅丰富多彩,而且给人一种兼容并蓄、包罗万象之感。这种特殊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不仅仅是承袭其先祖文化的结果,也是裕固族在形成过程中复杂的历史经历导致的。裕固族先祖——回给人,在没有建立汗国...

  • 标签: 裕固族 民间文化 宗教因素 喇嘛教 萨满教 摩尼教
  • 简介:在我省实施民族民间文保护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我省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民间文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很多民族民间文在全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如民间鼓舞兰州太平鼓、天水的扇鼓舞、武威的攻鼓子。民间戏曲环县道情皮影,在2003年文化部召开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试点工作会议”上,被列为全国第一批试点项目之一。民族音乐拉卜楞藏传佛乐、临夏的砖雕艺术、甘谷的脊兽、天水的雕漆、兰州和临夏的刻葫芦、保安腰刀、舟曲藏族木楼、各民族服饰、陇东婚丧习俗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特别是陇东的民间剪纸、刺绣和香包。镇原县剪纸老艺人祁秀梅,曾被中央美术学院请去专门讲授剪纸艺术。我们实施民族民间文保护工程,就是要把甘肃几千年来散落在民间的精神遗产,变成有形的文化财富,为建设特色文化大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甘肃 民间文化 民族文化 特色文化 政府支持
  • 简介:当今世界,保护民族民间文,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如何更好地保护民族民间文,特别是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本国丰富的民族民间文资源,保持本民族和本国家的个性,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 标签: 立法构想 民族民间文化 世界各国 国家 法制建设 保护
  • 简介:<正>鲁迅与浙东民性的深刻联系,决定了他必然受到浙东民间文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建立在一种颇富浪漫色彩的感性体悟之上的。一浙东是古越族的栖息之地,亦是越文化的滥觞之地。吴越文化与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同属于与北方中原文化相对峙的南方文化系统。南北文化的不同,缘于南北自然生态环境的迥异,如姜亮夫先生所说:“南土

  • 标签: 民间文化 感性体悟 鲁迅 浙东 吴越文化 荆楚文化
  • 简介:该文认为,《越南传说故事与民俗风情》一书学术研究模式,收集到的故事的量,以及对民间故事的异文的处理等方面有长处。同时也指出了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京族的来源及一些术语的翻译等

  • 标签: 《越南传说故事与民俗风情》 评价
  • 简介:2006年6月8日上午,由冯骥才民间文基金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得到天津杨柳青镇协助,新浪网、今晚传媒集团等多家媒体支持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暨中国民间文守望者人物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隆重举行。

  • 标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民间文化 颁奖仪式 第七届 人民大会堂 杨柳青镇
  • 简介:丰富多采的藏文化同样孕育了绚丽多姿的藏族民间文艺。红原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高原,地处滇、川、甘、青、藏民族走廊中部的重要位置,由于建县较晚,建县前部落分属四土、松潘、阿坝等地,加之近代以来由甘孜、青海、甘肃迁入部落较多,因此,民间文艺具有多样化、多民族特色交互的特点。建县以来,县群众文化馆工作人员及其他有志之士均视其为民族文化瑰宝,予以收集整理,但未形成系统深入的研究。致使民间文艺中部分宝藏随传播者的消亡而丢失,殊为可惜。八十年代中期,四川省发布收集整理民间文艺的文件,县群众文化馆全体工作人员及民间文艺爱好者肩负重任,经数年努力,终于1986—1987年相继完成四川省民间音乐集成红原卷、四川省民间文学歌谣集成红原卷、四川省民间故事集成红原卷、四川省谚语集成红原卷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红原县民间文艺中的重要部分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一、民歌建国后,境内常有音乐学院教师,音乐创作研究部门创研人员,民族文化研究者前来采风,收集民间歌曲及音乐。县群众文化馆也就此配合开展工作。1986年,四川省民间音乐集成、歌谣集成红原卷资料油印出刊。同期,县文化馆配置专职工作人员,从事此项工...

  • 标签: 民间文艺综述 红原民间文艺
  • 简介:中国现代史上的民间文学运动是一九一八年由北京大学的一群天才学者们发动的。他们包括刘复(1891——1934)、周作人(1885——1967)和顾颉刚(1893——1980)等。他们首先成立了一个歌谣征集处,并在北京大学的《日刊》上陆续发表收集到的民歌;至一九二二年十二月,《日刊》更名为《歌谣》周刊,开始在知识分子们中间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一九二三年五月,他

  • 标签: 文学运动 作家文学 中国现代史 顾颉刚 中国文学 九一八
  • 简介:6月7日下午六点,来自中国民间文工作第一线的各地领军人物不顾旅途的疲劳,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白庚胜,秘书长向云驹的带领下,在《民间文》杂志社聚集一堂,参加了《民间文》杂志复刊暨改版座谈会。

  • 标签: 杂志社 座谈会 改版 复刊 侧记 中国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