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髓系白血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骨髓微环境间充质干细胞发生了改变,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参与细胞间粘附等方式减弱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诱导的白血细胞凋亡,从而引起耐药。本文就慢性髓系白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变化及其在慢性髓系白血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的作用和机制作一综述,所讨论的具体问题包括骨髓微环境中MSC的作用,CML-MSC的特征和MSC引起CML耐药的有关机制等。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慢性髓系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耐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在白血前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白血前期患者65例,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例,PNH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9例,可疑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临床确诊MDS28例,可疑MDS8例,行骨髓细胞核型分析和基因诊断。结果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未见染色体核型异常;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未见染色体异常。结论在白血前期鉴别诊断中,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检测分析意义重大,能发现MDS和可疑的MDS。

  • 标签: 白血病前期 鉴别诊断 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BMT)联合外周血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在白血治疗中所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9例于我院行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患者,29例进行BMT治疗(对照组),另30例行BMT+PBSCT联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造血重建效果、移植物抗宿主(GVHD)的发病情况,以及1年后患者生存情况。结果造血重建速度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于(11.6±5.7)d、(19.7±5.9)d后,满足中性粒细胞≥×/L,(13.7±3.5)d、(21.4±4.2)d后,满足血小板≥×/L,组间差异显著(P<0.05);GVHD发病率、1年后复发率、生存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BMT+PBSCT联合治疗白血,造血重建效果更为显著,GVHD发病率相对降低,1后生存率明显提高,复发白血几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 骨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AML)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01月至2016年02月里收治的AML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在常规化疗药物的基础之上联合DC-CIK治疗,而对照组仅使用常规化疗药物。经过治疗之后,比较缓解率、缓解时间,非血液学反应。结果通过两组之间的对比发现,早期总有效率在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研究组的缓解时间、非血液学反应均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联合常规化疗治疗AML有着显著的疗效,具有提高患者缓解时间、减轻非血液学反应等明显优势。

  • 标签: AML DC-CIK 总有效率 缓解时间 非血液学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白血的化疗期间为患者行综合护理所能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5月到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血液科就诊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30例,联合进行药疗与化疗,针对化疗期间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30例患者中有14例实现了完全缓解,13例实现了部分缓解,仅有3例未得到缓解,护理总有效率高达90%(27/30)。结论在白血患者化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各种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化疗 护理干预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缓解程度
  • 简介:自噬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溶酶体降解途径,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的发生、发展、治疗、耐药、复发等过程密切相关。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中,自噬是充当化疗耐药机制还是起着肿瘤抑制功能的作用,主要取决于细胞自噬所处的环境。明确不同治疗条件下自噬对ALL的不同作用,了解各种自噬信号通路,靶向联合自噬诱导剂或自噬抑制剂,将对ALL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有利于难治性复发患者的治疗。本文就自噬对ALL中的发生发展、耐药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为ALL治疗开发靶向自噬的新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标签: 自噬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性白血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具体护理干预措施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由此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干预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项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白血化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产生并发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并发症
  • 简介:白血是有白血病毒引起的致使规模化养鸡生产中常发并危害特别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在成年鸡中产生淋巴样肿瘤和生产性能下降为主要特征。本文从该病的流行学特点、临床症状、防控等方面探讨性的提出了规模化鸡场禽白血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科学防控禽白血提供参考。

  • 标签: 禽白血病 防控
  • 简介:急性白血骨髓移植术后患乳腺癌临床少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3年11月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一、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发现右乳肿块3周于本院整形外科门诊行“右乳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乳腺癌。遂人本院乳腺外科治疗。

  • 标签: 乳腺肿瘤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肿瘤 多原发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使用甲氨蝶呤产生的不良反应特点,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出现并发症感染、骨髓抑制、肝脏损害、心脏损害、肾脏损害、神经性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时,容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不良反应早期症状,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甲氨蝶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血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科室治疗的41例白血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对白血患者PICC导管的全面护理,置管的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也对PICC置管和维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积极参与维护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重视前期培训工作、强调置管技术与无菌观念、注重维护中正确的开封管及贴膜使用技术、采取适合的预防处理措施、加强置管后健康教育及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对保证导管长期有效留置和预防并发症发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PICC置管 白血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