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CABG)围期脑梗应如何给予相关护理措施及观察。方法随机抽取一例VABG手术围期脑梗患者对其追踪研究及相关文献了解其护理措施和观察导向。结果搭桥术后脑梗患者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及肢体功能锻炼患者肢体的肌力是可以由3级恢复至5-级甚至可以回归生活的。结论临床上我们应该多观察,尽早发现患者的不适症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费用。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围术期 脑梗 护理 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的临床特点和冠脉特点,探讨影响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潞河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冠状动脉慢血流89例,男性60例(67.4%),女性29例(32.6%),平均年龄(55.16±9.07)岁。选择同期行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冠状动脉正常并且血流正常87例作为对照组,男性33例(37.9%),女性54例(62.1%),平均年龄(55.95±9.43)岁。分析CSFP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对心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影响CSFP的相关因素。结果慢血流组的男性、吸烟的比率高于对照组(P〈O.05),慢血流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42.90±14.20)g/L比(135.16±11.98)g/L;(12.18±1.02)%比(11.82±0.92)%,P〈0.05].慢血流组患者GGT、血肌酐、尿酸、甘油三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0.53±45.37)U/L比(28.13±29.54)U/L;(73.34±14.54)μmol/L比(66.83±14.20)μmol/L;(338.18±83.66)μmol/L比(313.49±75.19)μmol/L;(2.90±4.48)mmol/L比(1.48±0.71)mmol/L,P〈0.05]。慢血流组HDL—C和E/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1.05±0.30)mmol/L比(1.14±0.27)mmol/L;(0.99±0.30)比(1.17±0.29),P〈O.05]。CSFP在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的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tstic回归分析预测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因素为吸烟、低HDL—C、红细胞分布宽度。结论CSFP主要见于男性患者,吸烟、低HDL—C、红细胞分布宽度为其独立预测因素。CSFP主要影响心脏舒张功能。

  • 标签: 冠状动脉慢血流 危险因素 吸烟 红细胞分布宽度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当中使用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冠心病患者共86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2例对照组和44例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过程中,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保证手术治疗的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 冠心病 老年患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发生的相关因素和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入住我院行PCI治疗的患者242例,PCI术后,冠脉造影显示前向血流≤TIMI2级为无复流,TIMI3级为正常血流。242例患者中共统计出无复流患者34例,利用Excel随机函数表,从血流正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对照组。结果无复流组急性心肌梗死和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肌酸激酶峰值、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白细胞总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增大(P<0.05)。术后3个月再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病率及死亡率无复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复流受AMI、既往糖尿病、肌酸激酶峰值、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白细胞总数等因素的影响。无复流患者的心肌损害严重,左室收缩功能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近期预后差。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无复流 相关因素 左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下消化道金属支架置入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配合医生对13例胃十二指肠肿瘤病人行内镜下消化道金属支架置入。结果本组共13例病人,11例病人术后24h内腹痛、腹胀明显缓解。结论内镜下消化道金属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梗阻,为晚期肿瘤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为临床手术切除创造条件。充分的术前准备,默契的中配合及细心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 简介:目的随访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透析依赖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围期和近中期生存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透析依赖的ESRD患者行CABG围期和1、3、5年的生存率.生存率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示,生存率影响因素使用LogRank(Mantel-Cox)分析.结果围期死亡3例,死亡率11.5%.出院患者23例,随访时间(2.9±2.4)年.1年生存率90.0%,3年生存率没有该时间点的用2年近似76.9%,5年生存率54.7%.高血压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风险因素(LogRankx2=5.870,P=0.015).结论ESRD患者行CABG围期死亡率高,术后近中期生存率不太满意,高血压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透析依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患者行以社区预防的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在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当中择取100名,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对参照组仅行以常规性防治措施,对实验组则行以社区防治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并做以总结。结果经过有效防治,实验组当中出现1例恶化、49例好转(概率98%);参照组当中出现14例恶化、36例好转(概率72%)。两组好转的患者均没有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结论适当的社区防治措施能够很好地控制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其寿命,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基层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社区预防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日间手术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围期护理模式。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10月收治的524例日间手术的的冠状动脉造影围期护理模式进行分析。结果5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日间手术,其中436例当日下午如期完成手术,88例患者因血管病变复杂收入冠心病病房进行下一步治疗,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98.6%。结论只有通过制定合理的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工作流程,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才能有效保证护理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日间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CYP2C19基因型分组方式,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短期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的评价。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6月至2014年11月我院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至少置入一枚支架的患者,术后行CYP2C19基因检测,根据CPY2C19基因检测结果分为不同的代谢型组(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分别接受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氯比格雷150mg/d或者阿司匹林100m/+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主要观察主要心脏事件(心脏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以及预期外的支架植入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和不良事件(包括轻微出血、过敏、呼吸困难)。比较根据基因型分组后患者,上述事件的发生率是否存在组间差异。结果204例接受了冠脉支架植入患者中,主要心脏事件在慢代谢组患者中依次高于中间代谢型(HR=1.026P=0.01)和快代谢型患者(HR=1.036P=0.02),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组间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指导下的ADP受体拮抗剂的选择对术后心脏缺血性事件的预测有意义,在CYP2C19位点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波立维150mg以及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短期内安全有效。

  • 标签: CYP2C19基因 冠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客观评价内镜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GFANGDATABASE),纳入内镜支架置入与胃空肠吻合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方法学质量,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GRADEprofiler3.6软件对测量指标的证据强度及推荐级别分级。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7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与胃空肠吻合相比,内镜支架置入缩短术后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初期费用低,次要并发症发生率低RR=0.30,95%CI(0.12,0.73),两者在技术成功率RR=0.88,95%CI(0.74,1.0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RR=4.02,95%CI(0.72,22.45)及术后死亡率RR=0.72,95%CI(0.14,3.6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有限的证据表明内镜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安全有效,可作为替代治疗,但纳入研究的样本量小,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明。

  • 标签: 胃出口梗阻 支架 胃旁路术 胃空肠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下胆总管支架置入临床应用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泰安市中心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行56例ERCP胆总管支架置入术前、术后护理及中配合。结果56例ERCP胆总管支架全部置入成功,中操作顺利,无不良反应。结论术前访视全面细致的准备,有效解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和思想顾虑;中医护默契配合,巧妙地运用导丝技术确保支架顺利置入;术后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胆总管支架 手术配合 护理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223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心电图QTd及QTcd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与轻度狭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O.05);正常组与中重度狭窄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单支病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多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比较、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显著增大(P<O.05)。结论QTd增大提示冠脉狭窄更严重、病变范围更广泛,冠状动脉病变严重者行支架植入术后QTd明显减短。QTd能成为临床上预测冠脉病变及支架植入疗效的一项无创性指标。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QT离散度
  • 简介:摘要探讨舒适护理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所做冠状动脉造影病人200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舒适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舒适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同期进行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同期进行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瓣膜手术的19例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病患中有9例为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功能不全,10例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结果19例病患均手术顺利经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心脏功能较之前有明显改善,效果良好。结论在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制定良好的手术方案下,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进行冠状动脉搭桥和心脏瓣膜手术有着较好的临床作用,能够帮助病患减轻痛苦显著改善心脏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率和病患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疾病 临床效果 心脏瓣膜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心率及不同重建时相对64层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9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A检查资料。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分组,对心动周期的R-R相位30%-90%间期,每间隔5%重建后进行血管分析及评分,获得回顾性心电门控最佳重建时相,并评价不同心率时的图像质量。结果:冠状动脉图像质量随心率增加而降低,两者呈负相关。心率〈70次/min时,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间窗为R-R间期的70%-75%;心率70-79次/min时,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R-R间期的60%-70%;心率〉80次/min时,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R-R间期的40%-50%。左前降支在70%和75%R-R重建时相显示最佳,左回旋支在70%R-R时相显示最佳,而右冠状动脉在50%R-R时相显示最佳。结论:选择最佳重建时相、合理控制心率能够减轻运动伪影,明显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其中准确选择回顾性心电门控最佳重建时相是保证图像质量、准确诊断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造影 心率 R-R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