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和传统教育研究的差别,主要在于人类学家基于文化立场更有兴趣探索教育的社会性关系,教育人类学是对人在文化背景下处于教育场域中的发展问题的特别关注与研究。不同于技术思维取向下的传统学校教育研究现实,教育人类学更体现了关系思维取向下的学校教育研究特点。

  • 标签: 教育人类学 教育研究 社会文化 技术思维 关系思维
  • 简介:蜜蜂不仅是花朵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朋友,为人类提供了营养又美味的蜂蜜。那么,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喝蜂蜜的呢?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喝蜂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老祖先刚知道怎么种植农作物,就开始使用蜂类产品了。那么,科学家又是如何知道这些

  • 标签: 蜂类 图像资料
  • 简介:人权是现代政治生活、国家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权(humanrights),顾名思义,即人的权利,讲的是人类从必然走向自由过程中的问题。要正确把握人权的概念,关键在于如何界定权利。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法律上的权利是对事实上的权利的确认,而事实上的权利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着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又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决定了价值观念的不同,

  • 标签: 现代政治生活 物质生活条件 国家生活 人权问题 行为方式 历史性飞跃
  • 作者: 戚嘉和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名医》 2016年第3期
  • 机构:人类如何凭借人体生理、病理、功能转化的科学依据为契机,通过药物、食物、微量元素并举的疗法,对人体生理、病理、五脏、六腑、经络、血流(脉搏)、病因、病机、病位、病源、先天、后天等,以正确的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科学检验,为人类创造“未病”,这是一个为医一直渴求的梦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越来越多,酸雨也就成了全球性的问题。酸雨是一种溶入酸性物质的雨,而这些酸性物质则源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当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是酸雨。现代工业生产、频繁的交通运输以及居民使用的生活炉灶,不断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各种尘埃等,其中二氧化硫是最常见、含量最高的污染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在空气中氧化剂的作用下融解于雨水中,当雨水、雪、露等大气降水的pH值小于5.6时,即形成酸雨。酸雨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它可直接造成人类皮肤疾病的发生,刺激角膜引发眼部疾患,还可刺激呼吸道诱发呼吸道疾病。更关建的是它还能长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食物链,增加人体对重金属等毒素物质的摄入,成为人类长远的健康影响因素。

  • 标签: 酸雨 健康
  • 简介:2016年3月25日下午,继机器人AlphaGo挑战围棋世界冠军、韩国棋手李世石4:1获胜之后,阿里云也在人工智能领域向人类发起挑战。近日,阿里云在2016年年会上公开展示实时语音识别技术,并现场挑战第50届国际速联大会暨国际速录大赛亚军得主姜毅。据现场最终评测,机器人在准确率上以0.67%的微弱优势战胜姜毅。

  • 标签: 机器人 人类 速记 语音识别技术 世界冠军 韩国棋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傣族舞蹈作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它直观而又含蓄地再现了本民族的物质生产生活、民族性格、风俗节庆、传统习惯、宗教信仰、思想情感、价值追求等,以"形而下"的舞蹈形态表征"形而上"的、神圣的精神世界。分析研究傣族舞蹈不单是为了解傣族文化的渊源与特质,更是提升文化自觉、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方式。

  • 标签: 艺术人类学 民族民间舞 傣族舞蹈
  • 简介:康德的批判哲学蕴含了一种先验人类学意向,其要义是追求自然与自由在主体中的统一。但是,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由于他对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从而导致了自然和自由的割裂。尽管在前两大批判中,康德已经试图对二者关系进行调和,但康德认为,直到《判断力批判》,他才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康德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却倒向了道德神学的怀抱。因而,他的批判哲学并未真正解决自然与自由之间的矛盾,也未真正结出成熟的先验人类学果实。

  • 标签: 批判哲学 先验人类学 自然 自由 “第三者”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前不久,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首次批准了“在人类胚胎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验。研究人员将能深入了解健康的人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体外人工授精培养的胚胎的发育质量,为不孕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全民造车这个笑话还在继续发酵,就如同脓包总要等熟了才能挑破,中国汽车界的“大跃进”也要等笑话闹得再大一点才适合和大家分享.所以,今天我要说的是发生在特斯拉上的一起悲剧.9月14号,中央电视台《法治在线》栏目曝光了一起发生在河北省的交通事故:一辆特斯拉轿车以自动驾驶模式行驶在邯郸的某条高速公路最左侧超车道上,前车向右变道躲避行驶的较慢车辆,而特斯拉继续保持直行,并未减速也未避让,以致高速撞上了前方的车辆,最终特斯拉上23岁的驾驶员惨死.

  • 标签: 罪过 特斯拉 中央电视台 行驶 笑话 交通事故
  • 简介:摘要工会工作要想得到永久性的发展必须要以社会工作为基础,要把社会性的工作合理的融入到企业工会工作当中,因为这种社会性工作的融入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家庭矛盾、劳资纠纷,还可以促进企业和谐建设的进程,虽然我国的企业社会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正在一步步的摸索当中,但只要各大企业工会共同努力,完善各项社会政策,提高各种服务质量,就可以让企业工会工作在社会工作的大潮下得到系统性、稳定性的发展。

  • 标签: 工会 系统发展 社会工作 意义 方向
  • 简介:康吉莱姆把"生物规范性"看作有机体在病态状态下创造新的功能性规范的能力。从康吉莱姆的这一定义出发,可进一步分析皮亚杰如何从儿童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道德规则意识的起源,以及儿童道德规则意识在不同年龄段的演化。通过分析托马塞洛如何从人类认知的文化起源视角,比较文化因素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儿童个体发育中的不同作用,则可发现"语言的建构作用"对于人类规范性意识发展的基础作用。把康吉莱姆和皮亚杰的理论联系起来,并以儿童创造和改变规范的心理学研究为例,是揭示规范性概念的理论内涵的一种路径。

  • 标签: 规范性 规则 道德意识
  • 简介:1.人类的生育周期自然界很多事物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简称“周期节律’;月缺月圆,寒暑交替,候鸟的南飞北回,走兽的动情周期。即使是人类的“表亲”——猴类,成年雌性也会出现周期性外阴红肿,以吸引雄猴与之交配,繁衍后代。

  • 标签: 人类 生育 安全期 周期性变化 避孕 周期节律
  • 简介:9月28日,据媒体消息,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公布了自己的雄心壮志:2022年开始将人类送上火星。2060年在火星居住人数将达到百万。从2002年SpaceX成立之初,马斯克就一心想把人类送上火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次私人企业的大胆举措。

  • 标签: 特斯拉 火星 人类 墨西哥城 私人企业 CEO
  • 简介:摘要以新平戛洒花腰傣L村落为个案,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解读酗酒现象是生计方式发生改变的一种后果。社会变迁,生产方式的转换使得酗酒在当地成为一种文化建构下的适应策略,对酗酒的特征与文化意义给予中正评价与分析。

  • 标签: 花腰傣 酗酒现象 社会变迁 文化调适
  • 简介:美国宪法内涵了基本权利体系演化的巨大潜力,通过以权利为中心的宪法技术发展,实现了普通法原则与革命原则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美国达到了国家能力建设的历史高度。新自由主义和身份/承认政治的特殊联姻,对战后美国的“新政”宪法秩序形成了巨大冲击。当代美国宪法不仅面临来自内部矛盾的撕裂,其传统依托的“威斯特伐利亚”宪法框架也在全球化潮流中遭遇冲击。全球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结构变迁,预示着美国宪法模式全球化的内在危机。在私法化、全球化与治理化趋势的多重挑战下,美国宪法已经陷入去政治化和泛政治化的双重困境之中。美国宪法的当代困境具有普遍代表性,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18世纪的宪法革命遗产,从中寻找新的历史进步动力。

  • 标签: 社会系统论 宪法私法化 去政治化 新自由主义 美国宪法
  • 简介:摘要设计产物不仅要在功能、技术等方面寻求进步,也力求像中国古代工艺品能够给人的心灵带来滋养。希望未来的设计依然是集技术与艺术为一身,物质与精神共存。

  • 标签: 技术 文化 设计 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