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世纪"底层文学"思潮延续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底层关注精神。随着"底层文学批评化"意识的出现,多有论者从20世纪中国文学资源中寻找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思想和理论资源,或发掘左翼文学传统与当下文学的深层联系,或借重"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资源重构底层观念和批评新体系,或以"五四"文学标准评论新世纪"底层文学",或用"纯文学"观念对"底层文学"合法性进行质疑。但是,由于对不同历史语境辨析不够,缺乏对20世纪中国文学资源的整体性观照,甚至部分评论缺乏对现有学术研究成果的深度借鉴,以致当下"底层文学批评潮流稍显乏力。

  • 标签: 新世纪 底层文学 批评 文学资源
  • 简介: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针对道德沦丧和世风日下的社会语境,借鉴吸收伦理学思想,融合以往的文学研究方法而形成的文学批评方法。自2004年聂珍钊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来,国内的外国文批评现在已是方兴未艾。本文主要从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建构与发展、学界对这一理论的实践与应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特点与方法,以及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总体情况做出评述。

  • 标签: 文学伦理学批评 理论建构与发展 存在问题
  • 简介:自从《文学评论》《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先后发表关于《中国现代文论选》的评论,《文汇报》《文学报》发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评论,尤其是当著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李何林教授以《一本填补学术领域空白的开创性著作》为题,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2辑发表评论以来,各兄弟院校的同行们以及不少读者陆续给我寄来了百余封热情洋溢的信件。有表示祝

  • 标签: 文学批评史 中国现代文论选 《文艺报》 《文学评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报》
  • 简介:如何阐释中国,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焦虑,即使对于中国中国人来说,这也并不是一个能够轻易说清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感受息息相关。如果从长时段来看,我们可以将当下中国视为从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中的一个阶段,这一转型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仍然没有完成;同时这一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全球体系不断扩张、

  • 标签: 中国文学 阐释 “转型” 现代中国 传统中国 鸦片战争
  • 简介:中国文学中的语图关系研究,必然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鉴往而知今,知今而明远,未来中国文学中的语图研究趋势,目前已经初现端倪。这种趋势首先体现在:一是图像选择的视野将更为广阔,二是文学文本研究范围的视野将更为开阔。此外,“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观念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不容忽视。最后,确立文学著作的语图配合学术规范,关注读图时代的语图关系,也是未来语图研究领域必然出现的新趋势。

  • 标签: 文本视野 文学地图 学术规范
  • 简介:中国文学中的语图关系研究,必然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鉴往而知今,知今而明远,未来中国文学中的语图研究趋势,目前来看已经初现端倪。这种趋势首先体现在:一是图像选择的视野将更为广阔,二是文学文本研究范围的视野将更为开阔。此外,“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观念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不容忽视。最后,确立文学著作的语图配合学术规范,关注读图时代的语图关系,也是未来语图研究领域必然出现的新趋势。

  • 标签: 拓宽文本视野 重绘文学地图 确立学术规范
  • 简介:钱基博是近代着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著述兼及四部,旁涉百家。近三十年来,随着钱基博著述的整理出版,钱基博生平、学术的研究也日渐增多,尤其是对《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最为突出。本文略仿钱氏"解题"体,试图较为清晰地论述钱基博在《现代中国文学》中展现的对"现代"、"文学"、"文学"的阐释,及随着时代的推移,学人对钱基博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反思。

  • 标签: 钱基博 现代中国文学史 现代 文学
  • 简介:摘要:中国文学作品承载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间文化交流的影响,

  • 标签: 中国文学 译介 传播
  • 简介:中国文学》课程当代部分,除开始的概述外,只选择了六位作家的六篇作品。由于篇幅较少,这里我们拟逐一进行辅导,以帮助同学们加深理解。在此之前,有几点简短的提示:1.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和分期问题。这是同学们学习当代文学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虽然台湾文学是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中国当代文学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66;1966—1976;1976—1991。

  • 标签: 中国文学 台湾文学 郭小川 老舍先生 学习指导 高晓声
  • 简介:丁卯五月,吴文治先生过寒斋,以所撰《中国文学大事年表》一巨帙见示,属为之序。余读而善之,因援笔题其端曰:昔桓君山言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并效周谱。虽今表有旁行而无斜上,已失基旧,而来历固班班可考。其为体也,钩玄提要,以简驭繁,犬牙可接,雁行有序,故自马、班以降,后有作者每则效焉。功用既宏,科条益密。逮及清

  • 标签: 中国文学 大事年表 年表序
  • 简介:一、现代文学概述1、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上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小说《狂人日记》,宣告了一个崭新文学世纪的开始。自此,中国文学发展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 标签: 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 《狂人日记》 艾青 林家铺子 《小二黑结婚》
  • 简介:中国文学中的"神秘"谱系相当浩瀚,其中古典"神秘"小说学系统有些薄弱,古典"神秘"诗学系统却相当发达,现当代"神秘"小说学系统曾一度遭到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扼杀,现当代"神秘"诗学系统却内在地继承了古典"神秘"的精神而表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在中国文学"神秘"谱系中,时常伴有"神圣"因子的渗透与萌芽。

  • 标签: 中国小说学 中国诗学 谱系 神秘 神圣
  • 简介:本文主要通过对月亮神话、月亮诗文的考察,试图归纳出中国文学从不同角度对月亮神话、月形、月光、月色分别把握和整体把握而使月亮意象的内涵变得异常丰富。 

  • 标签: 月亮 意象 形状 颜色 光亮 把握
  • 简介:中国文学来源于生活而低于生活十七八岁的时候我在以群先生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蔡仪先生的《文学概论》(这是当时市面上仅能看到的两本文学理论专著)里不只一次地看到这么一句话:"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数十年以来这句话一直是中国文学的座佑铭和指路明灯,中国文学在生活这盏明灯的照耀下历尽了从"伤痕文学"到"新生代"直至"七十年代"的各个文学时段,无论风云变幻,作为一项文学标准的这句话始终如一地重复着,作用并限制着中国文学的向前发展.

  • 标签: 中国文学 文学劫数 生活中国
  • 简介:今天,当我们重新冷静地审视80年代文学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许多当年名满天下的作品当时却并非被当作“文学作品”看待。

  • 标签: 当代中国文学 80年代文学 文学作品
  • 简介:知识与人格南帆在《天涯》1998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人格问题并非知识阶层的独有问题。他认为,人文知识分子的意义在于,通过专业学科的研究为特定的民族积累思想与理论资源。他们的学识通常仅仅为同行所知晓,他们的贡献只能显现于狭窄的学科框架之内,与种种既有的...

  • 标签: 中国文学 文学史 批评信 短篇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杂志
  • 简介:文学批评信息时代:阅读与仿制张炜在《读书》1994年第7期撰文说,现代小说艺术逐渐失去了一种永恒的力量,主要原因就是舍弃了悟想,不自觉地走入了繁琐的阅读和仿制。这是一个时代的命运,难以逃脱.他认为,对抗现代阅读的损害,只有“土地”.我们在放下书籍、特...

  • 标签: 批评信 文学批评 新历史主义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 现代主义 文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