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病人营养失衡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在本院接收的实施血液透析的病人中随机选择100例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其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二组为实验组,对其采取专业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生活水平。结果在对实验组病人采取专业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之后,发现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生活水平较对照组效果显著(P<0.05),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针对维持血液透析的病人采取专业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显著增强病人透析治疗的效果,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 标签: 护理干预模式 血液透析 生活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结构营养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监护室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60例患者展开回顾分析,根据护理方式的区别评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结构营养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对比,同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风险。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为(9.39±2.59)分,高于对照组的(11.56±3.38)分(t=2.791,P<0.05);观察组护理后人血蛋白(t=3.665)、总蛋白(t=3.235)、前蛋白(t=2.965)、血红蛋白(t=3.116)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67%、26.67%,观察组更低(χ =4.320,P<0.05)。结论 通过结构营养护理加强干预的重症监护室脑卒中患者,有助于强化机体营养摄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脑卒中 结构性营养护理 营养状况 神经功能
  • 作者: 周国磊 尤涛 杨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 730000 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兰州 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兰州 730000 先天性心脏病诊疗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兰州 730000,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西安 710032
  • 简介:摘要三维(3D)可视化是借助计算机软件将二维图像数据转化为三维立体化模型的过程,3D打印技术是在三维可视化的基础上通过3D打印机构建器官实体模型的过程。随着结构心脏病介入技术的发展,三维可视化与3D打印技术在心脏解剖结构的理解和个性化手术方案的制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讨论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回顾分析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结构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应用,探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并简要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铁稳态的维持对机体至关重要,铁过多可以导致血色素沉着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铁过少会引起小细胞低色素贫血。随着一些铁代谢相关蛋白的发现,人们对机体铁稳态的的认识不断加深。铁蛋白(ferritin,Fn)是机体铁的主要储存形式,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发挥着血液和细胞间转运铁的作用。铜蓝蛋白(eeruloplasmin,CP)、十二指肠细胞色素b(duodenalcytochromeb。Deytb)、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ephaestin,HP)、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ivalentmetaltransporterl,DMT1)等参与了铁的吸收和跨膜转运。铁调素(hepeidin)、遗传血色素病蛋白HFE(hereditaryhemoehromatosisprotein)、血幼素(hemojuvelin,HJV)、转铁蛋白受体1(transferrinreceptor1)、转铁蛋白受体2(transferrinreceptor2)、β-微球蛋白(β-microglobulin,β-M)、铁调节蛋白(ironregulatoryproteins,IRPs)等在机体铁稳态的维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急性脑缺血后机体铁稳态失衡。过多的铁介导了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并诱发各种疾病。研究急性脑缺血时铁代谢变化对认识急性脑缺血病理生理学,寻找防治脑缺血损伤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铁稳态 铁调素 脑缺血
  • 简介:摘要:针对我市2023年1月~7月,血液供需失衡,血液库存持续偏低,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定制相应的处理措施。

  • 标签: 临床输血 献血宣传 血液资源供需失衡
  • 简介:摘要:针对我市2023年1月~7月,血液供需失衡,血液库存持续偏低,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定制相应的处理措施。

  • 标签: 临床输血 献血宣传 血液资源供需失衡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CRRT治疗中常见的液体失衡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统计877例次CRRT治疗出现的液体失衡报警原因并分析。结果分析出常见液体失衡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结论液体管理是CRRT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危重症患者容量管理的重要构成。通过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以减少液体失衡的发生,保证治疗安全。

  • 标签: CRRT 液体失衡 护理
  • 作者: 雷鹏飞 花龙 钱湖 文霆 钟达 谢杰 杨序程 汪龙 胡如印 胡懿郃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骨科杂志》 2021年第14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长沙 410008 金属与陶瓷医用植入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长沙 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长沙 410008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骨科,乌鲁木齐 83000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长沙 410008,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贵阳 55000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长沙 410008 金属与陶瓷医用植入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长沙 41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多孔金属髋臼双动头重建系统(hip dual-mobility revision,HDR)治疗髋臼严重结构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接受髋关节翻修术的严重髋臼结构骨缺损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67.3±9.3)岁(范围42~80岁);体质指数(22.2±3.8) kg/m2(范围17.7~33.3 kg/m2)。髋臼骨缺损Allan-Gross分型:4型15例、5型2例;Paprosky分型:2B型2例、3A型4例、3B型11例。术前下肢长度差为(42.9±31.1) mm(范围10~160 mm),1例患者Trendelenburg征阳性。术后随访时评估Harris髋关节评分、下肢长度差、影像学上髋臼假体的位置。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3.0)个月(范围6~16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31.2±11.3)分,术后第3天为(63.5±10.0)分,术后第7天为(68.7±10.4)分,术后1个月为(70.2±10.1)分,末次随访时提高至(81.6±7.0)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2,P<0.001)。术后即刻外杯外展角为48.1°±10.6°、前倾角为10.8°±6.0°,内杯外展角为45.0°±6.2°、前倾角为10.8°±3.7°,臼杯均处于Lewinnek安全区范围内。术后下肢长度差下降至(11.1±3.8) 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7,P<0.001)。Trendelenburg征阳性患者术后即刻症状显著改善。随访期间所有髋臼组件在影像学上均稳定、无移位,未发现骨溶解或吸收,无感染、松动及神经损伤病例。结论3D打印多孔金属HDR可有效修复严重髋臼结构骨缺损,翻修重建的假体初始稳定性高,能够提升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

  • 标签: 打印,三维 髋假体 再手术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胃癌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应用结构营养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确诊胃癌并已行手术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的患者中选取64例(2020.5-2021.5),按随机数字表法各分32例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其中对比组和研究组各行临床常规营养护理、结构营养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分组护理后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体重增加量明显低于对比组,排气时间及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比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术后给予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结构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营养支持护理效果优异,预后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胃癌 鼻空肠 管肠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胃癌术后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结构营养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营养状态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前二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比较,P>0.05,而护理后两组营养状态指标均改善,而观察组营养状态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 胃癌术 鼻空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不明,炎细胞因子表达失调可能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目的:研究IBS患者血浆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IL-13的表达。方法:选取42例IBS患者和20名对照者,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IL-6、IL-18、IL-1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腹泻型IBS组血浆IL-6和IL-18水平、便秘型IBS组血浆IL-18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腹泻型和便秘型IBS组血浆IL-1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感染后IBS(pIBS)组血浆IL-6、IL-1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IBS组和非pIBS组血浆IL-1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IBS患者血浆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感染因素影响了腹泻型IBS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促炎细胞因子可作为IBS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采用自体骨结构植骨结合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修复中、重度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5年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骨科初次采用TKA治疗的15例中、重度内翻膝合并胫骨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52~75岁,平均58岁.膝关节内翻角17°~29°,平均(26.2°±2.4).术前按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临床评分(20.4±7.2)分,功能评分(21.3±8.5)分.胫骨平台内侧骨缺损按照Anderson骨科研究所骨缺损分型,Ⅱ型13例,Ⅲ型2例.均采用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自体骨结构植骨结合延长杆胫骨假体修复胫骨骨缺损.术后观察膝内翻角、骨愈合情况,植骨块是否移位,及假体松动、下沉等情况,末次随访时再次采用膝关节KSS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80min,平均(72±6.3)min;术中出血20~55mL,平均(43±8.5)mL.患者均获随访10~32个月,平均(18.7±5.4)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KSS评定膝关节功能:临床评分(92.2±5.0)分,功能评分(90.6±7.5)分,均明显高于术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临床=42.138、t功能=35.254,P值均〈0.01).术后X线片显示:膝内翻角5°~9°,平均(7.6°±1.3),结构植骨块与平台骨组织一期愈合,植骨块无移位、骨吸收,无假体松动、下沉,无关节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对初次TKA患者,术中采用自体骨结构植骨结合带延长杆的胫骨假体,修复胫骨平台中、重度骨缺损,可重建关节稳定性,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缺损 膝内翻 骨移植
  • 简介:透析失衡综合征(dialysisdisequilibriumsyndrome,DDS)是由Kennedy等在1962年首次提出的概念[1]。它是一种在透析时发生的由于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或急性低钠血症引起的神经系统以及类神经系统症状,通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2]。极高水平的血尿素氮(175mg/dl)是首次透析时发生DDS的高危因素。老年人、儿童、或有已存在的神经系统病变、严重代谢酸中毒、

  • 标签: 透析失衡综合征 急性低钠血症 DIALYSIS 透析液 代谢性酸中毒 脑水肿
  • 简介:本文从人脑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对大脑功能及病理的影响论述了老年痴呆症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同时评述了用元素平衡医学理论防治老年痴呆症的可能

  • 标签: 微量元素 老年痴呆 元素平衡医学
  • 简介:目的减少患者透析失衡的发生,并及时纠正.方法分析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原因并加以预防.结果透析失衡综合征发生明显减少.结论减少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并加以预防,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保证透析质量.

  • 标签: 透析失衡综合征 预防 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