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骨骨折个体化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的锁骨骨折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治疗更具有针对性,提高疗效,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羊膜移植术护理方法。方法针对该手术的护理重点.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215例318只眼胬肉组织切除完整,植片全部成活。大多数患者掌握正确滴眼药方法。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感染。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结膜 羊膜移植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中关于体检结论中的5种描述为基层职业病体检机构对个体体检结论的描述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认为体检发现轻度异常,未达职业禁忌症的标准,给出个体结论为“目前未发现职业禁忌症”较为妥当。这样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复查,减少了企业、受检者、体检机构的矛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优化个体护理对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78例我院RICU重症肺炎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优化个体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7天,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RICU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优化个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APACHEⅡ评分,改善患者病情发展状况。

  • 标签: 优化个体护理 RICU重症肺炎 APACHEⅡ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个体护理在急诊儿科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共选取120例急诊儿科输液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患儿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另外60例患儿采用个体护理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输液室停留时间、输液过程中的不适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等指标来评估个体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个体护理组患儿输液室停留时间显著缩短,输液过程中的不适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家长满意度较高。结论:个体护理在急诊儿科输液室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输液体验,减少不适反应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护理 急诊儿科 输液室
  • 简介:一旦确诊,癌症便不再只是自己一个人忍着、扛着就能了结的,所涉及的范围一下子扩展,组合成新的疾病共同体,足可以重新搭一个舞台,演一出戏了。

  • 标签: 癌症 医疗卫生事业 医院 患者
  • 简介:为了惩治非法行医行为,1997年修订的刑法增设了非法行医罪.即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行为。但新《刑法》实施以后,在非法行医罪的主体认定方面,学术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存有争议.影响非法行医案件的定性处理,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 标签: 非法行医罪 主体认定 非法行医案 情节严重 惩治 司法实践
  • 简介:抑郁症是以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为基本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障碍。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随着对抑郁症认识的提高,住院抑郁症病人的比例近年来大幅度提高,抑郁症病人住院期间的各种意外亦时有发生。住院抑郁症病人的治疗药物自然是最为重要的,但在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对帮助病人顺利完成各种治疗、减轻抑郁情绪、消除消极意念和行为、增强生活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防止疾病复发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心理护理存在着专业化不强、缺乏针对性、策略欠恰当等问题。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个体 情绪低落 思维迟缓 治疗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个体化用药:理想与现实大家都知道,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但是,药厂开发药物,医生开处方,对这个事实基本上是视而不见。他们制药、开药都是针对多数病人的“平均水平”。

  • 标签: 个体化医疗 生命密码 个体化用药 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世界范围内,肺癌是引起癌症相关性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85%。近几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NSCLC的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研究热点一直集中在EGFR、K-ras、EML4-ALK和VEGF等靶点上,并涌现出许多针对这些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面对日益增多的靶向治疗药物,关键在于根据每位患者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特点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NSCLC治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本文将从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的治疗,EML4-ALK融合基因的相关抑制剂以及MET为靶点的治疗等方面就目前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个体化靶向治疗 EGFR EML4-ALK ME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泄殖腔畸形术前个体化评估流程及其对手术方式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11月接诊的31例泄殖腔畸形患儿的临床数据,阐释在姑息及根治术前进行的首次及二次评估中,通过B型超声、共同通道造影、磁共振及内窥镜检查等手段对泌尿、生殖系统伴发畸形、直肠盲端位置及共同通道长度等重要信息分析的临床意义,及其对泄殖腔畸形分型以及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本组全部为女童,首次就诊年龄(280.25±731.01)d,年龄范围0~9岁,中位数为25 d;随访终末患儿年龄(51.91±44.13)个月,范围在11~192个月,中位数41个月。结果本组确定共同通道小于1 cm的Ⅰ型畸形患儿10例,大于1 cm小于3 cm的低位畸形患儿14例,大于3 cm的高位畸形患儿7例。Ⅰ型畸形患儿中,3例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pos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PSARP),7例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阴道后壁下移。低位畸形14例患儿全部采取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尿生殖窦整体下移术。高位畸形1例仅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未处理尿生殖窦;其余6例采取腹骶联合直肠阴道替代+肛门成形术。随访9个月至7年,平均38.46个月;31例患儿结肠造口均在术后3~6个月内关闭。1例患儿出现肛门狭窄,再次行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治疗;2例患儿因肛门黏膜脱垂或肛周瘢痕形成再次手术;1例患儿因尿失禁行膀胱颈结扎及尿流改道。结论在个体化的首次、二次评估策略指导下,以共同通道造影、CT、MR及内窥镜检查等为主的评估,可明确疾病分型及并发畸形,有效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

  • 标签: 个体化医学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泄殖腔畸形
  • 简介: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医德医风问题从来都是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制约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院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创建平安医院、建设患者安全目标示范单位、迎接二级医院复核评审为契机,

  • 标签: 推进 医德医风 医院管理 医疗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根据分型、分类、年龄、性别和全身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分别采用平片(Lichtenstein)、疝环充填式(Rutkow)和M-K(ModifiedKugel)以及超普补片(UHS)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对术后并发症、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结果30例手术均顺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主要包括术后疼痛、异物感和阴囊血肿。无术后复发。UHS法舒适度最佳(P<0.05),Lichtenstein法次之,Rutkow法相仿。结论采用个体化的方案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能达到术后复发率低和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后不适感少、恢复快的现代疝治疗要求。

  • 标签: 个体化治疗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住院患者因疾病本身原因常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这其中又以手术病人的营养问题最为突出。据调查1约50%的外科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低蛋白血症、淋巴细胞减少和转铁蛋白浓度下降等。为了更好地改善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状况,作者对围手术期患者制定个体化食谱,进行营养干预探索,总结体会。

  • 标签: 手术 营养不良 个体化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