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立足于区域旅游意象文化设计,通过本土地脉、文脉、人脉梳理和市场潜能分析,采用了“财智”作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意象的主题定位,并将其纳入适销对路的产品(项目)架构之中。本文认为,“意”与“象”呼应互动应成为旅游文化设计的基本技术路线。

  • 标签: “财智东钱湖” 旅游意象 定位
  • 简介:虬曲曼妙的海岸,错落起伏的峰峦,亭台楼榭,精美雕塑,荷花、绿树、碧海、金沙……6月初夏,沿着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景区,一路走来,不由得醉心于这梦幻般的景色。创新创业、文旅结合、追求卓越。1996年组建

  • 标签: 景区 娱乐中心 荷花 历史文化 旅游文化 旅游发展
  • 简介:为美化嘉峪关环境,抚去游客参观关城雄壮气势之外的荒凉之感,嘉峪关市人民政府及文化广播电视局经过科学论证,决定在嘉峪关兴建“嘉峪关长城文化旅游景区”。

  • 标签: 嘉峪关 长城文化 参观 旅游景区 游客
  • 简介:万里长城第一墩它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的第一座烽火台,耸立于嘉峪关明长城的最南端、讨赖河北岸80余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其险要胜过山海关之老龙头。新城魏晋壁画墓位于嘉峪关市区东北的新城乡和酒泉丁家闸之间,是35世纪我国魏晋时期的墓葬群。其墓室多由画像砖垒砌而成,画像砖一砖一画,形象系统地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名副其实的西部地下画廊。七一冰川仅距嘉峪关市区120多公里,是亚洲离城市最近的冰川。这座巨大的冰川横卧于巍巍祁连群峰之中,辉映在丽日蓝天之下,洁白晶莹,美不胜收。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位于距嘉峪关市区东北12公里处的民航机场内,是世界上三大理想滑翔基地之一。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完备的服务设施,深受世界各地滑翔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嘉峪关文化旅游景区周边景点

  • 标签: 周边景点 嘉峪关文化 文化旅游
  • 简介:文章简要论述了徽州文化旅游的关系和徽州文化旅游开发现状,认为发展徽州文化旅游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重点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搞好规划,避免破坏性建设和不合理开发;大力宣传徽州文化旅游,推出徽州文化旅游线路;提高导游人员素质

  • 标签: 文化旅游 徽州文化 安徽省
  • 简介:<正>七十多年前,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的信中曾经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中国旅游文化也是至深至巨的。清理这一份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今天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旅游文化建设,无疑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标签: 旅游文化 研究提纲 道教的影响 道教徒 张三丰 白玉蟾
  • 简介:后发型旅游地是在欠发达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准备不充分,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发展初期,旅游者的凝视会对旅游文化产生重要影响。旅游者凝视理论为分析后发型旅游文化认同与文化再现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泸沽湖景区旅游者问卷调查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发现旅游者凝视的主要对象为:特色民俗文化、仪式性文化、母系氏族文化、自然景观,且以人文景观为主。对居民的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访谈发现旅游者凝视对提高居民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感、强化"摩梭人"族群认同、建构旅游文化再现具有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的真实性,而政府引导性文化再现在提升泸沽湖旅游形象的同时,使得文化再现表现出秩序化、可持续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旅游者凝视 文化认同 文化再现 泸沽湖 后发型旅游地
  • 简介:区域旅游意象文化设计是个值得深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的绍兴为例,尝试运用“思想实验室”的技术路线,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旨在启动西欧北关市场而为绍兴度身打造的旅游意象定位的英语表述方式“VintageShaoxing”以汉语的“风流绍兴”对译之,并从人文地理视角进行内在底蕴和外显载体两个方面的具体分析论证。笔者希冀如此立足创新的“这一个”区域旅游意象定位之文化设计探索具有举一反三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 标签: 风流绍兴 旅游意象 定位 文化设计
  • 简介:在山西省旅游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会议上,几位领导同志都做了很好的讲话。他们的讲话从理论到实践,讲得非常深刻,非常具体,也非常内行,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完全同意。

  • 标签: 山西 讲话 行业风气 旅游产业 行风建设 领导
  • 简介:近年来,湟源县依靠丹噶尔古城、北极山、宗家沟、日月山等得天独厚的游览景区优势、特别的地理位置和悠长的历史渊源,以打造"全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的,依照"提品质、促营销、聚人气、见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湟源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加强了对旅游品牌的推介宣传活动,使文化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完善。本文依据调研情况,就当前湟源县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思路进行阐述。

  • 标签: 湟源县 旅游产业 发展思考
  • 简介:“葛藤坑”是在客家人中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从文化创意来看,这一传说虽然仅仅400来字,却可以无限阐释,有创意的广阔空间。“葛藤坑”本是民间文学中的意象,它被演绎为宁化县石壁村。2012年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前后,三明市和宁化县对葛藤坑传说进行文化创意,主要产品有影视文学剧本《客家葛藤凹》、电影《葛藤凹》、32集电视连续剧《大南迁》以及一系列以“葛藤”为元素的动画、雕塑等作品。可以将其视为一次大型的文化创意活动的个案,本文对其创意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案分析。

  • 标签: 文化创意 民间传说 个案分析 客家人 电视连续剧 民间文学
  • 简介:西街是泉州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研究通过实地的考察调研,对资料进行整理收集。研究发现西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景观等,但是在目前的建设发展q-存在道路规划不合理、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指示牌存在缺陷、商铺整齐度较低等问题。研究从基于文化创意旅游的视域,提出优化泉州西街发展的思路和优化机制,从而为西街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 标签: 西街 文化创意旅游 优化发展 文化资源
  • 简介:澳门望德堂规划研究是源自1999年为欧洲研究学会举行的“创意产业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检视澳门望德堂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及实践的十年,展示了城市规划如何与创意产业、文物保育及再利用,以及在实践中,政府、团体、专业人士及居民各方的投入和参与,对规划案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 标签: 文物保护 创意产业 澳门望德堂
  • 简介:21世纪到来,传统工业逐步走向衰退,人们开始关注工业废弃工厂改造处理的问题,针对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多废弃工厂都面临着荒废或拆除,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废弃工厂,成为目前城市发展的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随着旧弃工厂设计改造的千篇一律,工厂历史文化失去了其独有的特性,招商定位也出现了"动摇",越来越多的商业化加入到艺术区中来,导致区内艺术气息减弱。怎样提高改造艺术区的独一无二的特征和保持其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后工厂时代 产业园
  • 简介: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资源,节事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开发对解决我国经济、环境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人口-产业”的视角出发,基于节事资源的集聚效应,按照“消费人口分析-产业资源的创意开发”的逻辑,对节事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开发的路径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节事旅游人口的分析应从需求、认知、行为三方面进行;根据所属地域空间的不同,节事资源的旅游业开发的模式有属地式与飞地式两种;根据产业融合原理,节事资源旅游业开发的总策略是走产业融合之路,即发展节事旅游产业,并且要针对不同的节事资源类型提出不同的具体策略.

  • 标签: 节事资源 集聚效应 产业融合
  • 简介:本文针对中国不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与物价高涨的典型事实,将旅游收入、价格效应引入社会福利函数,构建旅游产业发展、价格效应及其社会福利影响的理论模型,对旅游产业发展及其价格效应的社会福利影响进行理论研究显示:旅游产业发展推动其经济增长,从而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带来直接的积极影响,相反,对旅游目的地的价格体系失衡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从而对其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带来间接的消极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四大世界双遗产旅游区及其张家界、三亚、阳朔、丽江旅游区的实证资料验证了这种内在影响的存在性,为中国不同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 标签: 旅游产业 价格效应 社会福利
  • 简介:<正>一、引言近年来,上海国际旅游业取得了瞩目的成绩,1997年上海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65.4万人次,国际旅游创汇13.17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点。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际旅游产业部门的迅猛发展。反映在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上,据统计,截止到1996年,上海拥有各类旅行社229家(国际旅行社38家),各类旅游涉外饭店125家(其中星级饭店116家,客房达到30388间),旅游定点餐厅69家,旅游购物定点商场39家,文化娱乐场所15017家;从1988年到1996年,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平均增长16.87%,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1328万人次。一连串的数字表明了上海国际旅游产业的长足进步,应该认识到当前,上海国际旅游产业正处于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调整时期。在这个时期,产业自身效益问题,特别是结构效益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 标签: 国际旅游业 产业结构分量 旅游产业 效益分析 竞争优势 旅游外汇收入
  • 简介:在浙江新昌,先看千年大佛,再品幽远禅茶;在福建武夷山,风景令人迷醉,名茶大红袍同样令人回味无穷……如今,国内许多产茶地都兴起了茶旅游热。但却面临着名茶虽多、叫得响的茶文化游产品十分有限、有些茶文化旅游文化素养不够、境界不高的尴尬局面。

  • 标签: 茶文化旅游 尴尬 文化素养 武夷山 旅游热 名茶
  • 简介:<正>中国旅游业的标志是甘肃武威县雷台汉墓中出土的铜奔马.这一富有魅力的标志,是中国文物考古学与中国旅游业相结合的突出表现,从某个角度讲,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引人入胜的中国旅游业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本文拟就考古文物与旅游文化的关系作一论述,目的是为了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促进两者更好的结合,以便适应我国整个旅游事业更快发展的需要.

  • 标签: 文物考古 旅游文化资源 旅游者 民族文物 民俗文物 专题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