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梅里尼科夫“色块先于形象”的指导思想把形式因素摆到了内容前面.反映出这一学派之注重形式趣味和很强的唯美倾向,多少修正了传统写实主义的某些原则,跟写实主义的健康阶段似乎不太联系得起来.其精神实质似乎更近于一种矫饰主义,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思想情趣相去日远。

  • 标签: “梅派” 形式感 装饰性 唯美
  • 简介:田汉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在20世纪20年代的话剧创作是中国现代话剧早期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田汉这一时期的剧作所表现出的美学特征及其成就与影响,话剧史界历来有着不同的评价。本文试图考察分析田汉在20年代初期(1920—1922)剧作《获虎之夜》,从而探究田汉20年代初期剧作所表现出的美学特征,并以此结合中国话剧史的发展,对田汉的早期创作成就及其影响做一评价。

  • 标签: 田汉 现实主义 新浪漫主义
  • 简介:高小华作为首开伤痕美术先河的代表人物,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节点上贡献出一幅名为《为什么》的作品,这幅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以“文革”红卫兵武斗现象为视觉材料实现了对“文革”的反思,为20世纪的中国人铭刻下难以淡忘的“创伤记忆”,并因此开启了新时期艺术史上辉煌的第一页。

  • 标签: 批判现实主义 创伤记忆 绘画艺术 追问 历史 “文革”
  • 简介:本文通过对威尔第中后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段的分析,梳理出威尔第在此时期音乐风格的主要脉络,揭示了威尔第作品中所体现的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以及最终形成的富有民族个性的音乐创作风格。

  • 标签: 歌剧 主旋律 现实主义 国家主义
  • 简介: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观念,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起,就牢牢地生根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之中,并伴随着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文化思潮变化而发生内涵的变化。本文从农民工绘画题材的角度谈中国当代现实主义艺术的精神品格及其强大的生命力。

  • 标签: 现实主义 农民工题材 油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3-05
  • 简介:    二、扎实的生活底蕴在作品中完美地体现    在中国画里,该画对于今天的美术创作仍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画中通过人物的坐立、正侧、动静等姿态多视角地表现出了画中人物的不同个性与特征

  • 标签: 伍启中现实主义 创作评析 岭南画家
  • 简介:2008年是中国电视剧艺术诞生50周年。虽然与电影、话剧沧桑百年相比,中国电视剧资历尚浅,但在50年的风雨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中,中国电视剧艺术前进的速度、影响的广度以及吸纳各艺术门类成果的包容度,都是当代中国大众艺术中的翘楚。

  • 标签: 中国电视剧 电视剧艺术 现实主义 观照 改革开放 艺术门类
  • 简介:中国画坛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术新潮涌动,各种流派粉墨登场,以西方现代派为参照系,同西方接轨,追求行为艺术,更有寄希望于发明新的制作技巧企图一举成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艺术创作是真诚的,有其鲜明的特点。

  • 标签: 行为艺术 现实主义 创作观 西方现代派 80年代 艺术创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     二、扎实的生活底蕴在作品中完美地体现      在中国画里,   画中通过人物的坐立、正侧、动静等姿态多视角地表现出了画中人物的不同个性与特征,该画对于今天的美术创作仍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标签: 伍启中现实主义 创作评析 岭南画家
  • 简介:邓力群同志和中宣部的新任部长王忍之同志,委托我代表他们,同时也代表我自已在这里向《凯旋在子夜》、《长江第一漂》受表彰的全体同志致以祝贺。参加这样的表彰会,这样隆重、这样热烈的表彰会,就我个人来说似乎不是很多,我的心情很激动。这两部片子我都看过并受到了很深的感动,这些同志们的事迹也知道一些。我首先要说的是,从这些作品中使我们感

  • 标签: 凯旋在子夜 社会主义文艺 邓力群 王忍之 英雄人物 人民群众
  • 简介:在“曹评”史上,对曹禺戏剧定性为现实主义戏剧,这是一个时代的共。该文6作者对此定评提出质疑。并首次指出在中国风行了近百年的“现实主义”,实际上同时指称着两个并存的名同而实不同的现实主义。作者详述了这两个具有对立原则的现实主义的历史由来,各自的实质特征,其中,重点放在对我国特有的现实主我的阐发上,指出她对中国传统“士”文化精神的一脉传承。在这一辨析的基础之上,该文作者认为,曹禺戏剧既不是中国特有的现实主义,也不是西方意义上的现实主义

  • 标签: 现实主义 现代戏剧史 曹禺戏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2-23
  • 简介:素描训练培养的是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素描基础的训练过程中都应有精确的轮廓比例,教师不可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

  • 标签: 体系建立 教学体系 浅论素描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1-21
  • 简介:素描训练培养的是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在素描基础的训练过程中都应有精确的轮廓比例,教师不可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

  • 标签: 体系建立 教学体系 现实主义教学
  • 简介: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很重要的电影现象,其中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更是该类型电影中的经典之作。而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结构形式总是建立在假定性美学原则,是好莱坞大片一贯的模式。本文将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例,与好莱坞影片从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 标签: 结构形式 自然与人工 摄像手法
  • 简介:主要论述安德烈·布勒东对于绘画中的诗歌概念的转变的重要意义,他力图恢复绘画的诗歌性,恢复绘画创作中心灵与想象的重大作用,借鉴了勒维迪、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以"自动主义"作为超现实主义诗意意象获得的方法,由诗歌高雅地将自由与想象引入绘画创作中去,推导了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 标签: 布勒东 超现实主义 诗意理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5-24
  • 简介:    二、扎实的生活底蕴在作品中完美地体现    在中国画里,该画对于今天的美术创作仍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画中通过人物的坐立、正侧、动静等姿态多视角地表现出了画中人物的不同个性与特征

  • 标签: 伍启中现实主义 创作评析 岭南画家
  • 简介:萧伯纳以他驾驭舞台的资质,把卓越的思想能力和历史理性带入原本贫瘠的戏剧领地。萧式社会问题剧,以其让戏剧人物畅所欲言的艺术健全性,在舞台上树立了戏剧辩证法的雏形。于是,追求舞台现实主义社会问题剧作为那个时代的新戏剧,由易卜生举旗萧伯纳接力,成就了人类自有戏剧以来的一次伟大的革命。《社会问题可以在戏剧中自由讨论吗?》是萧式社会问题剧引起反响后写的一篇檄文,目标就是要为新生的社会问题剧正名。本文就是要借题发挥,谈谈被我们思想的懒惰所遮蔽的这个巨大的戏剧存在。

  • 标签: 萧伯纳 社会问题 舞台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