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阐述排气管路的一维稳态传递。在层流和紊流两种流动状态下,对废气和内管壁的对流换、以及外管壁与环境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进行研究,从而获得一维稳态传递的控制方程。最后讨论各种参数对排气温度和管壁温度的影响,例如,管路直径、长度,管壁周围环境温度等,从而掌握其影响规律。

  • 标签: 排气管路 稳定状态 一维计算
  • 简介:在Muda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着火油罐稳定燃烧时的热辐射模型,并计算了油罐周围辐射热流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得出了其相应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为验证其准确性,与汽油和柴油罐的火灾实验结果对比,吻合程度良好.对于油罐消防安全的工程设计以及火灾中灭火战术的制定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油罐火灾 辐射热 大气穿透率 火焰辐射
  • 简介:根据废驱动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特点以及对汽车制冷系统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直接风冷的,以汽车发动机废热和动力联合驱动的新型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在设计工况(空气温度35℃,冷凝温度55℃,制冷剂蒸发温度3℃,制冷负荷30kw)下,对采用r124-dmac工质的混合制冷循环进行热力计算,其综合性能系数(copint)为14.85.通过热力循环分析发现发生器负荷率和环境温度变化对混合制冷循环工作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汽车 废热 吸收-压缩 混合制冷
  • 简介:通过对高合金铝活塞顶面的硬氧层进行研究,发现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硬氧层不具有提高活塞寿命的作用,反而有害。所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建议在活塞设计时,对高合金铝活塞不要采用顶面硬氧处理。对于以后如何提高高合金铝活塞顶面硬氧的水平,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活塞 硬氧处理
  • 简介:针对着火过程建模及临界参数的求解等问题,采用幂级数方法对Semenov模型中的着火温度、着火延迟时间等临界特性参量进行求解。以庚烷为试验对象,对环境作用下庚烷的着火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运用Semenov模型求解该类型系统的着火延迟等火灾临界参数是可行的。

  • 标签: 正庚烷 热着火 着火温度 延迟时间
  • 简介:在涡轮增压器试台架上进行涡轮和压气机效率特性测量时,由于高温涡轮与相对温度较低的压气机之间有明显温差,造成热量从涡轮传向压气机,会使测量得到的涡轮和压气机的效率分别高于和低于实际值。本文对增压器的传递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一种有效计算方法对涡轮和压气机的效率特性进行了传递校准。校准后的涡轮和压气机效率特性与增压器冷试台架上测得的数据符合较好,最大误差低于4.7%。

  • 标签: 增压器 热传递 效率 校准
  • 简介:为了了解开口圆形浅池内低Rr流体的毛细对流基本规律,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三维直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侧壁温度不均匀性较小时,流动为稳定的三维流动。当温度不均匀性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流动将转化为振荡的三维流动,为此,确定了流动转化的临界条件,分析了三维振荡毛细对流的基本特性。发现在自由表面Marangoni效应作用下,冷壁附近温度和速度波动的滞后是引起三维振荡流动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热毛细对流 数值模拟 临界条件 振荡
  • 简介:对方形管进口区蒸汽单侧冷却凝结进行可视化观测及参数测量,发现随蒸汽雷诺数(Re为1669~5553)的提高,凝结液成膜方式、发展演化和稳定性均与低雷诺数下由液滴、液桥合并形成的稳定液膜有较大差异.液膜不同流动形态,如周期性断裂、局部失稳、小溪流,对换的影响十分显著,进口区域存在的高换特性正是由于液膜流动方式的不稳定性所致.高蒸汽雷诺数(Re为5553)时,蒸汽流动的脉动性、界面切应力及Marangoni效应是导致液膜断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方形管 凝结换热 进口 MARANGONI效应 冷却 单面
  • 简介:对纵向涡强化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Rayleigh数范围内,直角三角翼纵向涡发生器的攻角、翼高、翼宽等几何参数是影响强化换的主要因素.存在最佳攻角;宽高比一定时,翼高和翼宽的变化会影响换的效果.发现在直角三角翼阵列中前排直角三角翼产生的纵向涡可以强化后排直角三角翼纵向涡的换.将直角三角翼与矩形低肋换热表面的性能作了对比性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直角三角翼强化换的效果优于矩形低肋.

  • 标签: 纵向涡 自然对流 强化换热 对流换热
  • 简介:建立了考虑外部有限速率传热过程和热源间漏的不可逆半导体固态离子制冷器模型,基于非平衡热力学和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导出了离子制冷器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表达式;对比分析了不可逆离子制冷器与可逆离子制冷器的发射电流密度特性、电极温度特性以及制冷系数特性;研究了不可逆系统的制冷率与制冷系数最优性能,得到了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最优运行区间;通过数值计算,详细讨论了外部传热以及内部导热、热源间漏损失、热源温度、外加电压、半导体材料势垒等设计参数对离子装置性能的影响。在总传热面积一定的条件下,进一步优化了高、低温侧换热器的面积分配以获得最佳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特性。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内部和外部的不可逆性,离子装置的发射电流密度及制冷系数都会明显降低;不可逆半导体固态离子制冷器的制冷率与制冷系数特性呈扭叶;合理地选外加电压、势垒等参数,可以使制冷器设计于最大制冷率或最大制冷系数的状态。

  • 标签: 不可逆热离子制冷器 制冷率 制冷系数 有限时间热力学 性能优化
  • 简介:喷雾冷却是一种高热流密度的冷却方式,按传热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相区和两相区。针对单相区,建立三维传热模型,利用CFD仿真技术对喷雾冷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研究了喷雾的高度、流量密度等参数对喷雾冷却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传热稳定时,传热面温度由圆心沿径向逐渐增高,并且随喷雾流量密度的增大,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变差;保持喷雾作用面积不变,增大喷雾流量或减小喷雾高度,喷雾的传热能力显著增强;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可为喷雾冷却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 标签: 喷雾冷却 单相区 离散相模型 欧拉液膜
  • 简介:以某机车用6缸直列柴油机凸轮轴箱为研究对象,建立凸轮轴箱和机体的装配接触模型,利用AnsysWorkbench平台建立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凸轮轴箱的实际受力情况对其施加约束和载荷,进行稳态分析和-机耦合分析,得到其在缸头约束、螺栓预紧力、负荷综合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云图,找出最大应力和变形所在位置。结果表明:凸轮轴箱各部位的应力满足材料的强度要求,最大变形出现在凸轮轴箱顶端,最大应力出现在凸轮轴箱右侧弧形板与侧板的端角处,凸轮轴箱设计安全。

  • 标签: 柴油机 凸轮轴箱 稳态热分析 热-机耦合分析
  • 简介:基于生物质解加氢制汽柴油系统的AspenPlus模拟,分析了全系统碳氢氧元素的平衡转化过程,并基于[火用]理论对全系统及各单元进行了用能分析,研究了参数变化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条件下汽柴油产率为0.122kg/kg生物质(干基);生物质碳的24.74%转化到汽柴油;转化到汽柴油的氢占实际总氢消耗的19.79%;加氢过程生物油氧38.2%以CO2脱除,其余以H2O脱除。全系统总[火用]效率(η+)和产品[火用]效率(η-)分别为59.9%和32.8%;全系统[火用]损以内部不可逆[火用]损为主,比例达约30%,解单元是全系统[火用]损最大的部位。解适宜温度为450~550℃;重整适宜温度为750-800℃,且压力不宜过大;系统自供氢条件下,η+和η-所能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63.1%和42.6%。

  • 标签: 生物质 汽柴油 热解 加氢 分析
  • 简介:对粒子散射相函数的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并以黑体平行大平壁均匀粒子介质层的辐射换问题为研究对象,在辐射平衡条件下,对比研究了采用Mie散射理论和线性散射相函数近似处理粒子散射相函数时介质内的辐射热流及温度分布情况。辐射传递方程采用离散坐标法求解,并在求解过程中对散射相函数进行了重新归一化处理。研究表明,Mie散射相函数计算过程复杂费时,均匀粒子的Mie散射相函数随散射角强烈波动,这使辐射传递方程的求解更加困难;线性散射相函数近似简单易行,当所选线性系数基本符合Mie散射相函数前向或后向散射特征时,采用线性相函数近似可以大大简化计算,并可正确估算粒子介质内的辐射热流与温度分布情况,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散射相函数的方法。

  • 标签: 粒子辐射换热 散射相函数 Mie散射相函数 线性散射相函数近似
  • 简介:对具有内热源方腔的稳态层流耦合自然对流换进行了三维的数值模拟,采用的模拟代码基于连续介质计算力学的开源库OpenFoam,解决了自然对流换与固体传热的耦合问题。对外壁面为常温、方腔内充满含体积热源流体的自然对流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场、速度场与非耦合的工况有很大差异。Ra的变化从10^5到10^9。

  • 标签: 自然对流 耦合传热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