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QCC活动在缩短门诊中药房高峰时段患者取药时间中的效果。方法 按照QCC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对比活动前后患者平均取药时间,计算改善幅度。结果 高峰时段患者平均取药时间由活动前的17.57min缩短至7.56min,目标达成率92%,进步率56.97%。结论 QCC活动有效降低了患者高峰时段患者取药时间,提高了其满意度,提升了医院药学服务品质。

  • 标签: QCC 门诊中药房 高峰期 候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优化健康体检服务流程来提高健康体检的质量、效率和效益。方法体检中心自行设计健康体检套餐和服务流程,并优化工作程序管理方法。结果通过优化体检流程,体检时间缩短、体检质量提高、体检者满意度达到99%,工作人员幸福感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优化体检流程活动中,开展QC小组活动有助于提高科室工作人员幸福感,缩短体检时间及体检质量,并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管理办法。

  • 标签: QC小组 体检管理 优化体检流程
  • 简介:"2012紫禁城国际药师论坛"即将于2012年5月11日-14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论坛由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日本病院药剂师协会、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及《药品评价》杂志社共同发起,坚持以"携手实践"为核心主题,围绕"安,

  • 标签: 国际会议中心 药师协会 论坛 注册 网络 医学科技交流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念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改变,对获取健康知识、防病和保健的意识也不断地加强。健康教育离不开向广大受众者宣传科普知识,健康教育摄像工作,尤其是大型健康教育摄像活动,是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话动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

  • 标签: 健康教育 摄像 宣传活动 生活质量 健康知识 科普知识
  • 简介: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上海市首批实施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的高校之一,实验教学技术人员在参与这个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实验教学技术人员参与该类活动的特点与优势,提出创新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创新 实验技术人员 综合性实验
  • 简介: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药物调配核对差错的效果。方法:利用品管圈活动,采用品管圈活动十大步骤,选定主题,分析影响静脉药物配制中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结果:通过实施对策,药物配制过程中的差错件数由平均每周35件降低至改善后平均每周14件;目标达标率超过目标值30%。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药物配制的差错率,可有效地提升了工作质量和团队凝聚力,保证了,临床安全用药。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药物 配制差错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活动性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间至我县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从该院同期以咳嗽咳痰、咳血、发热、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主诉而就诊的疑似肺结核病(且经检查排除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利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归纳出预防控制措施。结果男性、年老、经济水平差、吸烟史、结核接触史等5个因素是活动性肺结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年老、经济状况欠佳、吸烟史、结核接触史都可能与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生密切相关,故而,临床上应重视上述因素的预警作用,把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重点防控人群,从健康教育、改善不良行为习惯入手,做好对活动性肺结核的防控工作。

  • 标签: 活动性肺结核 影响因素 预防控制措施 危险因素分析
  • 简介:国家卫生部日前印发的《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厅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万案》要求,深化管理年活动,探索建立医院管理评阶制度,将医院管理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常态謄誊理轨道。以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药费用,提高服务效率,为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

  • 标签: 医院管理年活动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中国 控制医药费用 病人为中心 国家卫生部
  • 简介:本文对60例CAH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使用健肝合剂(由重楼、白花蛇舌草、黄芪、丹皮、赤芍等11味中草药组成)进行临床疗效追踪观察。治疗组以服用健肝合剂为主。对照组静脉滴注葡萄糖、维生素C、肌苷及口服肝必复、灭澳灵、肝泰乐。3个月为一疗程。经1~2个疗程后两组对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与体征、降低ALT、HBVM检测指标的转换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HBsAg与HBeAg转阴率分别为16.67%、和43.33%。对照组分别为3.00%和20.00%。治疗组经1年及3年后两次随访,疗效基本巩固。

  • 标签: 慢性活动性肝炎 追踪观察 乙型 治疗组 检测指标 维生素C
  • 简介:目的评价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对膀胱过度活动症220例进行托特罗定缓释片剂型组(观察组,110例)和托特罗定原剂型组(对照组,110例)对比研究。托特罗定缓释片,每片4mg,每日1次,口服;托特罗定片,每片2mg,每日2次,口服。各连服6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h平均排尿次数由(12.21±3.10)次降至(8.50±2.31)次,24h平均每次排尿量由(119.80±30.54)ml增至(215.50±68.52)ml、24h平均尿失禁次数由(2.88±2.5)次减至(0.07±0.38)次。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0%,中毒发生率为18.5%;对照组分别为40.8%和20.0%,总发生率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托特罗定缓释片与托特罗定片,其疗效与不良反应基本相同。但托特罗定缓释片,用药次数少,服用方便,为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药物的最佳选择。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托特罗定缓释片 托特罗定片 毒蕈碱受体
  • 简介:目的:了解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满意度,探讨门诊药房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开展前)、2014年3月(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开展后)在医院门诊药房窗口取药的患者各300例,填写《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取药流程、等候时间、用药指导、服务态度和取药环境的满意度。结果: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开展前、后患者人口学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前、后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75±0.67)、(4.05±0.35)分,活动开展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后,患者对用药指导、服务态度和取药环境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开展前(P〈0.05)。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开展前、后,患者总体满意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0%相比97.79%,P〉0.05),但患者对取药环境满意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67%相比97.58%,P〈0.05)。结论:门诊药房实施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患者满意度 质量改进 门诊药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路脑外伤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路脑外伤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颅脑外伤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针对1例连枷胸合并右下肺活动性出血患者的护理。本文通过对患者出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围术期的气道护理、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的护理3个方面总结了该患者的护理经验。最终患者入院第26天,康复出院。

  • 标签: 连枷胸 肺部感染 肺不张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改进临床药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间开展的药学服务资料为实施前组,另抽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间实施QCC干预管理的药学服务资料为实施后组,比较两组不同管理方法药学服务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后组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后药学服务开展的项目、数量、质量均显著高于实施前组。结论: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药学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改善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 标签: []  品管圈   临床药学   药学服务质量
  • 简介:目的降低门诊药品周转天数,减少药品积压,提高医院资金利用率,提高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方法引入品管圈理念,采用评价表、流程图、雷达图、检查表等方法,引导员工积极参与药事管理过程,促进沟通,增强工作责任心。结果拟定了4个对策:一是设定每一种药品的库存上下线,二是完善领药制度,领用药品超过库存上线时,需要科主任同意;三是确定可拆零药品品种,减少药品领用过多;四是修订备用药品管理制度。有形成果方面,门诊药品周转天数由改善前的11.6d降低到6.3d,目标达标率为115.22%;无形成果方面,全体员工积极性与责任性明显增强。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药房取得良好效果,药学人员熟练掌握品管圈应用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药事管理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药房 周转天数 降低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比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手术室开展以合理管理药品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与未开展活动同期资料,分析不足,制订目标及策略,最终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手术室药品管理水平。结果品管圈活动结束后,药品使用满意度为93.02%,高于品管圈活动前的73.91%(P<0.05);对比有形成果,手术拿药差错率、手术后药品缺损率、医护人员对抢救药品拿药时间、备用药品登记与实际药品存放不符合率、药品过期发生率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对比无形成果,医护人员自我成长、活动参与度、个人能力、团队精神、QCC手法运用、沟通技巧与表达能力,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可改善药品的规范使用及保存,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意识及自我认可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药品管理 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