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是一个信息密集的集成环境,实施信息管理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医疗成本,还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基于此,我们开始了对医院信息进程中PDA扫码系统的优化解决方案的研究。首先,我们分析了当前PDA扫码系统在医疗场景中的运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如系统不稳定,误扫及要素输入不便等进行了深度剖析。然后,我们设计了一套新的优化方案,其中涵盖了软件优化,硬件更新,用户操作界面的改进等方面,旨在提高PDA扫码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易用性。为验证此优化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几个医院进行了实际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PDA扫码系统的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医生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也促进了医院信息进程的提升。这项研究的成果可为其他医疗机构在PDA扫码系统中提升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信息化 PDA扫码系统 系统优化 工作效率 用户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新入职护士采用多种信息平台进行培训后获得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06 月~ 2020 年 02 月 50 名新入职护士数字奇偶法分组;干预组( 25 名):采用多种信息平台方式展开培训工作;常规组( 25 名):采用常规方式展开培训工作;就组间护士各项考核成绩展开对比。 结果: 干预组新入职护士心肺复苏操作得分( 94.12±2.26 )分、 基础护理学 得分 ( 78.18±11.95 )分以及鼻饲术操作得分( 94.62±2.61 )分均高于常规组( 83.79±2.36 )分、( 62.89±8.09 )分以及( 80.52±7.13 )分明显( P<0.05 )。 结论:多种信息平台方式有效运用,可使新入职护士心肺复苏操作、 基础护理学 以及鼻饲术操作掌握程度显著提升,能够将培训效率有效提升,最终确保培训效果获得有效增强。

  • 标签: 多种信息化平台 新入职护士 心肺复苏操作 基础护理学 鼻饲术操作
  • 简介:目的:探讨信息模拟病房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7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在岗前培训中实行护理技能和信息系统分开培训;选择我院2015年99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实验组,依托信息模拟病房开展护理技能与信息系统的融合式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新护士计算机技术压力中工作负荷增加、技术入侵生活、技术复杂难懂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托信息模拟病房开展护理技能与信息系统的融合式岗前培训,可缓解新护士计算机技术压力,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和培训满意度。

  • 标签: 信息化模拟病房 新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手术安全核查是患者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卫生部提倡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具体体现。本文综述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临床的实施现状,找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核查时机掌握不正确;《手术安全核查表》填写不及时、书写有涂改;核查人员思想重视不到位,不按工作流程操作;重要环节存在隐患;手术医生存在“只签名,不核查”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本文从这些成果上进行系统总结,简要评析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我院开展的信息三级核查,以期为手术安全管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大大提高手术核查的安全性。

  • 标签: 信息化 三级核查 三方核查 手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信息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各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选取100例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50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者组在常规护理服务中应用信息护理管理系统,对比两组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医嘱执行、取药、药物配置、书写护理单四项护理措施执行时间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服务工作中应用信息护理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

  • 标签: 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 护理服务 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教育平台在孕产妇围产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1月我院90例门诊规律孕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单双数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教育平台定期推送孕产期相关知识,开展个性指导。记录并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和各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产程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元信息教育平台,寓教于乐,提高孕妇对自然分娩的相关认知,促进了自然分娩率的提高,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巨大儿的发生率及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也有明显的改善。

  • 标签: 信息化教育 孕产妇 围产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信息-移动护理-个人数字助理(PDA)扫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我科进行住院静脉输液的患者15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79)和观察组(n=79),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静脉注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应用护理信息-移动护理-PDA扫描技术,比较两组静脉输液各个环节用时。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流程各个环节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输液 PDA 输液配制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信息系统在优化抢救工作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整理医院急诊科在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抢救工作的信息,选择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电脑筛选法的作用下,分别向试验组和实验组提供常规手写申请单、信息系统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检查等项目的周转时间。结果:实验组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检查、CT检查等检查项目周转时间均短于试验组。结论:在急诊信息系统的使用中,医生将信息提交到网络收款处,自动获取患者检查相关信息,并不需要人员重新录入内容,由此缩短中间环节时间,患者可以快速进行检查,随后取报告。

  • 标签: 急诊科 信息化系统 抢救工作 周转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信息教学模式对于护理人员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6月的护理人员50人,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信息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 标签: 护理专业教学 信息化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信息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和持续性护理手段,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护理服务,有望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复发产生积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信息延续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护理策略,改善患者的疾病管理和康复效果。

  • 标签: 信息化延续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预后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 提高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在区域集中供应运行中的管理质量。方法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采取多部门协同管理,明确职责,完善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制定外来器械岗位流程及培训,运用信息系统实行全程管理。结果 外来器械纳入区域集中管理后,确保了各医院所用外来器械的安全性,有效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提高了外来器械的返洗率,使之完全符合国家卫生部颁布的的管理要求。结论 通过对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的信息管理,达到全程监控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的质量,确保临床手术安全有效的进行,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服务医院的满意度。

  • 标签: 区域化集中供应 外来医疗器械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妇科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为提升妇科患者护理质量,于我院妇科中选取60例被确诊为妇科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两组:使用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和使用健康教育信息的观察组,分析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妇科知识掌握评分(89.52±2.26)分,较之对照组(72.11±1.21)分显著升高(P<0.05);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项评分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分析来看,观察组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女性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认识,产生临床应用前景,值得应用。

  • 标签: 妇科护理 健康教育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护理中健康教育信息对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知晓度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妇科接受治疗的4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信息,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妇科护理 健康教育信息化 知晓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对妇科护理工作中医生护士相合作的健康教育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在研究工作中主要以本院历年以来妇科所收治的332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166名。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而言,其在住院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而实验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则是采用了医生与护士相互合作的方法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工作结束之后,将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治疗工作的依从性这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经过健康教育之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对治疗工作的依从性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以此得出以下结论: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医生与护士相合作的方法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很好的满足患者的各方面需求,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这种健康教育模式应当被广泛的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妇科 健康教育 信息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模式创新与实践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300件器械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选取2021年7—12月300件器械为信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信息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 管理后,信息组器械供应质量评分、器械合格率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 结论 基于信息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模式可提高器械供应质量和器械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信息化管理 护理模式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以信息手段为基础的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实际应用。方法:以曾在2022年1月3日至2023年2月9日阶段,于本院接受信息延续护理的206例病人作为临床分析对象。在住院期间,对病人及其家人进行造口护理手册的学习,播放造口护理视频,得到规范的操作指导,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术后给予病人及其家属的精神疏导和跟踪回访。病人在离开医院时,可以在 QQ,手机,微博,以及其他诸如 email之类的信息科技中获得专家适当指引和帮助。结果:依托电话咨询(177/206)达85.92%、依托微博留言(99/206)达48.05%、依托QQ咨询(114/206)达65.33%、依托微信咨询(170/206)达82.56%。其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不良表现(139/206)达67.47%,仅仅在家通过主治医生正确指导就能有效解决问题(112/139)达80.57%。结论:当前,大部分的医院都没有专门的远程护理系统,可以利用病人或家人的智能手机为病人进行数字延续性护理,可以对病人的医疗照顾的质量进行明显提高,值得大面积临床应用。

  • 标签: 信息化手段 肠造口患者 延续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模式创新与实践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300件器械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选取2021年7—12月300件器械为信息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信息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 结果 管理后,信息组器械供应质量评分、器械合格率高于常规组,有差异(P<0.05)。 结论 基于信息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模式可提高器械供应质量和器械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信息化管理 护理模式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信息管理的多学科护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6)和观察组(n=16),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信息管理的多学科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管理的多学科护理可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缺损状况与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

  • 标签: 信息化管理 多学科护理 脑出血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评价传统护理干预和基于信息的护理干预在新生儿人工喂养中的价值。方法:共纳入15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75例,前组施以传统护理指导干预,后组施以护理信息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较之常规组,观察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较好、营养状况较优(P<0.05)。结论:基于信息的人工喂养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新生儿生长,改善其营养状况。

  • 标签: 人工喂养 护理信息化 生长发育 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