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足踝部创面患者给予中药外敷技术结合皮瓣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例足踝部创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给予皮瓣移植,研究组给予皮瓣移植+中药外敷。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皮瓣存活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足踝部难愈性创面 皮瓣移植 中药外敷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应用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结合微粒皮移植治疗创面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进一步促进创面愈合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2015年 9月至 2017年 9月期间收治的 12例经临床治疗 1个月后创面不愈合的患者,使用 PRP联合微粒皮移植治疗。在患者正常的皮肤组织上,按供受比 1:4~ 1:8设计供区取刃厚皮,并将其制备成微粒皮,同时采用 PRP制备用套装制成 PRP凝胶,经彻底清创后先将微粒皮均匀移植至创面,再用 PRP凝胶均匀全部覆盖,以聚氨酯泡沫敷料包扎固定。术后第 6天首次换药,每隔 3天换药观察 1次,连续观察 2周,随访 1~ 2月,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的 12例患者均在 20天内达到满意愈合,随访无复发,供皮区 7天内愈合。结论: PRP联合微粒皮移植治疗创面有良好的疗效,其进一步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减少供区损伤,值得探讨研究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 ] 富血小板血浆 微粒皮移植 难愈性创面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可灌洗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创面.应用改良可灌洗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观察负压引流持续时间、更换次数、愈合方式以及应用游离皮片移植及皮瓣转移的愈合情况。结果单例患者敷料套件更换次数最少2次,最多6次,首次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不同程度增生10例;继续应用改良技术固定游离皮片移植愈合10例,皮瓣转移修复1例,11例创面全部愈合。结论改良可灌洗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创面条件,确保皮片及皮移植瓣成功率,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灌洗 持续负压引流技术 难愈性创面
  • 简介:目的:探讨腹股沟复性疝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12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复性腹股沟疝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疝环大小、疝囊内容物与手术时机的关系。结果35例患者中,10例行急诊手术,其中股疝8例,腹股沟疝2例,术中发现疝囊内容物为大网膜,疝环直径均<1.0cm。25例行择期手术,术中证实疝囊内容物均为大网膜,大网膜与疝囊有粘连,疝环直径1.5-3.0cm。术后均无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3年,均无复发。结论腹股沟复性疝疝囊内容物大网膜多见,病情严重程度与疝环大小密切相关,疝环大小在手术时机上起决定性作用。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难复性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银离子敷料覆盖联合负压吸引在慢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慢性创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银离子敷料覆盖治疗,观察组行银离子敷料覆盖联合负压吸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瘢痕增生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离子敷料覆盖联合负压吸引在慢性创面修复中有显著价值,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使创面尽早愈合,且瘢痕情况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银离子敷料覆盖 负压吸引 慢性难愈性创面 修复 瘢痕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伤口是临床伤口护理过程中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并提供湿润以及保温,相比于普通的敷料来说,新型敷料能够有效减少更换次数,且保证时间较长,在伤口愈合上的作用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作者随机选择 35 例患者实施分析,通过底新型敷料在愈合伤口护理中的相关作用实施分析和论述。

  • 标签: 新型敷料 难愈合伤口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复性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重建板治疗儿童复性股骨干骨折76例。结果本组76例,均解剖复位,随访5~26月,骨折均于2~5月内全部愈合,下肢功能恢复良好。无术后感染,未发生钢板、螺钉断裂、松动、脱出情况,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无跛行发生,疗效良好。结论重建钢板治疗股骨干复性骨折合理有效,简单、实用、方便,一般在基层都能开展,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重建钢板 难复性 儿童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58-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的化学结构及有效成分决定了药的有效,除此之外,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速率对药物利用率也起到重要影响1。部分溶性药物由于加入的赋型剂或颗粒大小不同,在口服相同剂量情况下,治疗效果差异却很大。为增加生物利用度,确保其生物有效,如何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固体制剂溶出速率成为重要研究方向。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其溶出速率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本研究对多种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固体制剂溶出速率的方法进行综合阐述。

  • 标签: 难溶性药物 口服固体制剂 溶出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应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取石效果、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结石残留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和并发症情况,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肝外胆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7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常规组38例实行腹腔镜下胆道镜取石术,治疗组38例实行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治疗成本、住院时间、再手术率、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减少手术对机体损伤,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钬激光 难取性肝外胆管结石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