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胸腔镜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D1、D2和sF三组,手术结束前15min。D1组和D2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和0.15mg/kg,SF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在围拔管期,观察血压、心率、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拔管后疼痛、躁动评分、需要再次镇痛的例数、不良反应和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三组患者在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烦躁评分、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O.05);与D1组相比,sF组患者拔管后SpO2明显降低(P〈0.05).三组拔管后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舒芬太尼相比,地佐辛抑制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的不良反应效果相当。

  • 标签: 地佐辛 老年 胸腔镜 围拔管期
  • 简介:目的通过自身对照比较无肝素透析前、后和封管后30min凝血指标与非透析日基线值的差异,了解高危出血患者无肝素透析后肝素盐水封管对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2011年6~9月间无肝素透析的患者共26例,透析后使用1∶1肝素盐水(3125U/ml)按照导管标记容积封管。事先记录非透析日的血凝指标作为基线值,并于透析开始5min、透析后(封管前),封管后30min分别采血检测血凝指标。结果该组患者在上述4个时间点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别为28.75(26.60~31.63)、32.65(28.30~54.03)、28.25(26.53~32.03)、47.90(35.80~199.65),其中透析后(封管前)数据较基线值无差异,但透析开始后5min、封管后30min的数据较基线值明显延长(P=0.0003,0.0001),其中位数比较基线值分别延长达13.6%和66.7%。其他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封管后较封管前也都有明显延长(P≤0.0001)。结论常规的无肝素透析对凝血各指标影响不明显,但1∶1肝素盐水封管将造成透析开始后短时间内和透析后一定时段内APTT的明显延长,因此,目前采用的肝素盐水封管方式很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 标签: 肝素/治疗应用 肾透析 导管
  • 简介:目的探讨半月板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切除后对膝关节胫骨旋转角度的影响。方法取6具新鲜尸体共12个膝关节标本,分为对照组(完整膝关节标本)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半月板部分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前角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后切除组、外侧半月板前角切除组)和半月板全切除组(内侧半月板全切除组、外侧半月板全切除组),每组测量4个标本,标本重复使用。应用Staubli机器人模拟生理状态下膝关节站立至下蹲屈膝过程,采用日本Nenicon角度测量仪测量各组标本在膝关节屈曲0~90°过程中胫骨旋转角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完整膝关节标本)在膝关节屈曲0、10°、20°、30°、60°、90°时胫骨旋转角度平均分别为4.9°±0.8°、9.2°±0.8°、11.4°±0.8°、12.1°±0.5°、12.4°±0.5°。在膝关节屈曲0~90°过程中,半月板部分切除组与对照组、半月板部分切除组之间胫骨旋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月板全切除组与半月板部分切除组及半月板金切除组之间胫骨旋转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月板全切除组与对照组在膝关节屈曲0—30°时胫骨旋转们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膝关节屈曲30°~9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月板部分切除对伴随屈曲运动的胫骨旋转运动形式无明显影响。但膝关节屈曲0~30°过程中,半月板全切除对胫骨旋转角度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膝关节 半月板 胫骨 生物力学 旋转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连续169例60岁以上择期全身麻醉行上腹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麻醉时间、留置鼻胃管及下床活动时间等。分析这些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77例(45.6%)发生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肺炎(26.0%),其次是肺不张(23.4%)或气管支气管炎(22.1%)、支气管痉挛(19.5%)等。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留置鼻胃管、术前有呼吸道症状、麻醉时间长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前进行干预及围手术期合理的护理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手术后医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副作用 肺疾病 老年人
  • 简介:急性中毒一直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和隐匿性等特点〔1〕,深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大临床医生所重视。中国每年约有3万人发生各种原因的中毒,占人口总体死亡原因的第五位〔2〕。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急性中毒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化学品的广泛使用,

  • 标签: 急性中毒 病因 特点 策略
  • 简介:目的对2008—2011年《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载文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刊物水平、促进我国体视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统计源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该刊13-16卷共16期纸本期刊。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载文数量、基金资助、作者、机构、地域等及其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该刊共发表论文293篇,基金资助214项,篇均0.73项。其中国家级重大基金129项,占总基金资助的60.28%。第一作者260人,高产作者尚偏少。核心发文机构为高校及科研院所;发文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京(42.32%)、陕西(11.95%)、广东(9.56%)等。结论2008—2011年《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杂志载文数量及基金资助项目基本稳定,有上升趋势。载文作者机构及地域呈不均衡分布。

  • 标签: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文献计量 载文分析
  • 简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疗效好,创伤小、住院费用低,目前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但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后,若甘露醇采取常规用量使用,可能会致血肿有扩大趋势,对脑出血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E2—3,但对小剂量脱水剂疗效的研究很少。作者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对高血压脑出血86例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辅以小剂量甘露醇治疗,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小剂量甘露醇 治疗效果 脱水剂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 患者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同种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BMT)后免疫重建的影响。以(C57BL/6×BALB/c)BCF1(H-2d/b)为供鼠,BALB/c(H-2d)为受鼠,建立小鼠单倍体相合BMT模型,根据回输物不同将实验分为单纯BMT组、非同种反应性NK(non-alloNK)细胞组、alloNK细胞组。移植后2个月以胸腺组织病理、脾脏NK细胞比例、脾细胞增殖反应及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浓度等指标评价alloNK细胞对免疫重建的影响。结果显示,光学显微镜下各组小鼠胸腺组织病理学表现无明显差别;移植后2个月non-alloNK组小鼠脾脏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单纯BMT组(P〈0.05);各组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反应无明显差别;alloNK组小鼠脾细胞培养24和48h时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而各组之间白介素4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alloNK细胞用于单倍体BMT小鼠不损伤胸腺的结构,可能诱导Th2免疫反应的偏移。

  • 标签: 同种反应性NK细胞 单倍体骨髓移植 免疫重建
  • 简介:目的观察芪地合剂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防治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动态观察各组含药血清作用下各组GMcs不同时间点的增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LPS能明显刺激体外培养的GMCs增殖,而与模型组相比,芪地合剂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GMCs增殖。结论高糖+LPS可促进GMCs增殖,芪地合剂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高糖+LPS条件下GMCs增殖,从而发挥预防和治疗肾小球硬化,进而延缓DN的进展。

  • 标签: 黄芪 肾小球系膜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经HIFU联合CIK治疗后,观察外周血CD3+,CD4+,CD56+、sIL-2R、NK细胞百分率及嗜银蛋白(AgNORs)水平的变化。结果HIFU联合CIK治疗后,CD3+,CD4+,CD56+、NK细胞百分率及AgNOR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sIL-2R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HIFU联合CIK治疗可以通过有效的免疫激活作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杀伤细胞 肝门部胆管癌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足三里穴电针治疗对不全性肠梗阻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不全性肠梗阻组、足三里穴组、阴陵泉穴组,每组8只大鼠(实验大鼠死亡后取健康大鼠制作模型补齐)。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做开腹处理;不全性肠梗阻组:采用回肠末端套环法建立大鼠不完全肠梗阻模型;足三里穴组:不全性肠梗阻模型大鼠术后1个月取左后肢足三里穴,辅以悬钟穴进行电针30min,每天1次,连续7d;阴陵泉穴组:为非治疗穴对照,不全性肠梗阻模型大鼠术后1个月取左后肢内侧阴凌泉穴,辅以三阴焦穴进行电针刺激。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IL-10、NO含量。组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28±5)μg/L和(28±6)μg/L。建立模型后,不全性肠梗阻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达到(39±11)μg/L,较其余几组显著升高(F=2.344,P〈0.05);足三里穴组大鼠血清TNF—d水平为(34±11)斗g/L,较阴凌泉穴组降低了1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血清IL-10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76,P〉0.05)。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NO分别为(136±9)μmol/L和(135±7)μmol/L,不全性肠梗阻组大鼠NO较正常对照组降低达到(1234-11)μmol/L,足三里穴组NO则相对较高为(130±11)μmol/L,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86,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激发大鼠ICC释放NO,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减轻不全性肠梗阻所致炎症反应。

  • 标签: 肠梗阻 不全性 足三里穴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0 一氧化氮
  • 简介:目的:评估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推广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ay-care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DCLC)的可行性,总结其短期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共纳入167例患者,依据所在医院分别行DCLC(DCLC组)及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onventional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CLC)(CLC组)。记录手术相关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采用SF-36和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gastrointestinalqualityoflifein-dex,GIQLI)量表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记录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ASA评分、手术指征、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无二次入院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SF-36及GIQLI各维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及扣除耗材费用后的住院费用DCLC组显著优于CLC组(P〈0.05)。结论:DCLC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在生活质量方面与CL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间手术在中国推行是可行的。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日间手术 生活质量评价
  • 简介:1Pearson相关的资料要求小样本并且两个变量(X、Y)均服从双正态分布。2Spearman秩相关的资料要求①大样本或两个变量不服从双正态分布;②或两个变量均为有序分类变量;③或一个变量为有序分类变量,另一个变量为连续型变量。

  • 标签: 统计学分析方法 Pearson 正态分布 分类变量 小样本 大样本
  • 简介:血清肌酐测定是临床评价肾功能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然而在I临床上常见到很多患者仅凭此项化验指标直接评估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及据此推测疾病预后,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客观的,因为血清肌酐检测值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产生不同医疗机构及不同个体之间的检测值。患者的过度依赖和猜疑性的频繁化验以及医务人员的错误解读给患者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不仅增加经济负担,

  • 标签: 血肌酐 心理影响 症状自评量表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总结手助腹腔镜与开腹巨脾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8月至2011年10月40例巨脾患者,根据其经济状况及意愿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hand-assistedlaparo-scopicsplenectomy,HALS)及传统开腹脾切除术(opensplenectomy,OS),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皮质醇(cortisol,COR)、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结果:术后1天HALS组COR、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OS组(P〈0.05),术后3天TNF-α、CRP水平低于OS组(P〈0.05),术后5天CRP低于OS组(P〈0.01)。结论:相对开腹手术而言,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对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小,充分显示了其微创的优越性。

  • 标签: 脾大 脾切除术 手助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应激
  • 简介: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常用于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组织脱水利尿剂,本药因见效快,治疗效果好,价格便宜,在临床广泛使用,但此药也有其不足。即对局部组织及静脉血管损伤较严重[1],常导致静脉炎。炎症局部可因治疗不善而出现慢性硬结、静脉硬化、闭塞、静脉炎后综合征,甚至形成溃疡,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

  • 标签: 静脉炎后综合征 甘露醇 液体温度 留置针 输液 进针
  • 简介:背景:聚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材料作为支架,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的增殖,减少排异反应,提高骨愈合,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目的:检测不同聚左乳酸相对分子质量对于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的聚左乳酸通过冻干法与β-磷酸三钙制备成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检测样本的孔隙率和孔隙直径,将乳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的聚左乳酸构建的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并与正常培养的乳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形态学、细胞增殖以及细胞中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的对比观察.结果与结论:电镜结果显示,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0和380000聚左乳酸构建的支架材料表面形成很好的黏附.MTT检测显示各组细胞培养1~7d时细胞增殖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接近(P〉0.05).说明含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左乳酸-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材料对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与增殖无影响.

  • 标签: 聚左乳酸 复合材料 高分子聚合材料 相对分子质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载顺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及胀亡的影响。方法用机械融合法制备载顺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将肺腺癌A549细胞暴露于该粒子中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MTF法检测载顺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体外作用于人肺癌A549细胞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时相变化。结果载顺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在体外对人肺癌A549细胞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良好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肺癌细胞的生长阻滞于G2/M期,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空泡化,染色质凝集,胞浆溶解。结论载顺铂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具有体外抗肺腺癌系A549的作用,细胞增殖阻滞于G2/M期,阻断细胞周期的进展,导致癌细胞溶解坏死,诱导细胞凋亡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 标签: 纳米羟基磷灰石 顺铂 肺癌
  • 简介:背景:氯化镉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遗传方面影响的研究暂无报道。目的:观察化学毒性物质氯化镉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方法:贴壁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株,显微镜下观察空白对照组及氯化镉诱导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微核实验检测两组微核率,染色体分析检测两组染色体畸变率。结果与结论:显微镜下观察,空白对照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胞体透亮,折光性强;氯化镉诱导组细胞呈凸起回缩,细胞变小、变圆,贴壁不牢,悬浮细胞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氯化镉诱导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微核发生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显著增加(P〈0.05)。提示氯化镉可引起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氯化镉 微核率 染色体畸变率 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