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诊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中几种常见病变的临床应用,初步总结后进一步分析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该技术在头颈血管变进行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的优点。方法收集2016—2017我院采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仪扫描检查的头颈血管变100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颈动脉狭窄病例70例,脑动脉畸形15例,脑动脉瘤15例。70例颈动脉狭窄病例包含重度狭窄区150处、中度狭窄区78处。重度狭窄区总共155个斑块,软斑块25个,钙化斑块101个,混斑块29个。15例脑动脉畸形病例包含7例明确供血动脉,大脑前动脉供血为3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为1例、大脑后动脉供血为2例,血栓形成2例。15例脑动脉瘤病例包含囊状动脉瘤5例,梭形动脉瘤5例,合并小动脉瘤3例,合并出血2例。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血管变中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技术可作为诊断治疗头颈血管变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安全有效。

  • 标签: 64排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脑动静脉畸形 头颈血管病变 脑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共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假性动脉瘤、脑出血、脑血管痉挛、腰背酸痛、皮下血肿、过度灌注综合征等方面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下肢血管变的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糖尿下肢血管变患者,共计50例纳入研究范畴,作为观察组。同时,抽取同期于本院实施健康检查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加研究的人员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斑块、狭窄、闭塞的病例数较多,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内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诊断糖尿下肢血管变中,可辅助医师早期诊断,为其提供科学依据并实施对症治疗,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诊断效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治疗糖尿下肢血管变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下肢血管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周静息痛发生频次变化及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后周静息痛发作频次降低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O.O1),试验组疼痛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杵针疗法结合地佐辛是一种治疗糖尿下肢血管变性疼痛的有效方法,且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杵针疗法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性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心血管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分组的方式完成本次研究,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71例患者;另外选择同一时期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未合并焦虑抑郁症状,对其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期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对心律失常、焦虑抑郁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研究对象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是否合并焦虑抑郁症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临床需要重视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工作,以便能及时发现合并症状,为提高治疗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老年心血管病 焦虑抑郁症状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檗碱对2型糖尿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模型组和檗碱组,经处理后检测血糖、INS、ET-1、NO、PGI2、TXA2及AngⅡ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檗碱处理后,檗碱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檗碱组大鼠INS、ET-1、NO、PGI2、TXA2及AngⅡ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檗碱作用于2型糖尿大鼠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及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小檗碱 降糖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缺血性脑血管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总异常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4例患者出现心脏并发症,主要有风湿性心脏、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冠心病等;观察组78例患者超声心动图异常,主要有瓣膜异常、室壁运动异常、左室肥厚、心功能减低、左房增大等;观察组中左室射血功能正常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低于左室射血功能异常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治疗的基础上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观察组神经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抗凝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黏附率和纤维蛋白原治疗后明显优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对运动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注射液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诊断结果比较,研究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能有效提高缺血性脑血管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观察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在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心脑血管科室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所有患者中选取214例患者组成研究对象群体,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普通护理组和研究护理组。其中,普通护理组按照此类疾病的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研究护理组在实施了普通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加入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模式。两组患者人数平均分配,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观察可见,实施了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的研究护理组患者,其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也更高,以上两项指标组间对比结果显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疾病的临床护理中重点应用。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脑血管人误吸的早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脑血管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通过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呼吸病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方面的病症得到较好的改善,且改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血管症患者误吸实行早期护理,临床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脑血管 误吸 早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作用脑血管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具有肩手综合征的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施以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的综合疗法,对比分析2组临床作用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64.7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51,P<0.05)。结论采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综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 标签: 中药针灸 康复训练 脑血管病 肩手综合征 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诊断老年心血管及心肌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收治的41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观察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断中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窦性心律失常的总检出率14(34.14)%、房性心律失常的总检出率3(7.3)%、室性心律失常总检出率19(46.34)%、房室传导阻滞总检出率2(4.8)%、束支传导阻滞总检出率3(7.3)%;无症状时的心电图比例显著低于有症状时的动态心电图。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血管高危人群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了无症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漏诊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诊断 老年心血管病 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90例临床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患者,实施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流程护理,实验组执行整体化护理。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患者满意占比、空腹和餐后血糖、甘油三酯、心功能、治疗依从性、并发症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在临床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相关生化指标和心功能,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 标签: 临床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 心脑血管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治疗脑血管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选取研究对象46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3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P<0.05。结论对脑血管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血管 肩手综合征 中药 针灸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心脑血管关系评价中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以4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患者为观察组,40例非心脑血管疾人员为对照组,均采用超声对其进行检查评价。结果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以及血管狭窄程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心脑血管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采用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能够为患者缺血性心脑血管的发生提供重要的的参考,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关系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用于脑血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患者115例参与研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05±2.51)分,对照组护理后为(20.18±3.64)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结论人文关怀护理用于脑血管患者护理中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脑血管病 人文关怀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脑血管后的治疗与康复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基本动作练习,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MA和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基本动作练习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脑血管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其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脑血管病后 老年 治疗 康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无陪护住院患者跌倒意外发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科室2017年8月—2017年10月间发生的18例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经过分析跌倒的成因及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率。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对患者跌倒的预防护理,能够有效防止患者跌倒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无陪护住院患者 跌倒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