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上心脑血管疾病多为急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需要在入院后及时进行救治。此时患者由于应激、病情、环境等各种因素可出现多种问题,整体性的护理是保障患者及时诊治的关键。本文从心脑血管疾病的管道护理、情志护理方面展开说明,以指导临床护理。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管道护理 情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合并脑血管急性发作心电图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确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心血管合并脑血管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利用心电图进行检查,于3周内通过心电图进行复查,对心电图改变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本组70例心血管合并脑血管急性发作患者中心电图异常的为55例,占78.57%。结论心电图显示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血管合并脑血管急性发作患者病情改变的影响,一旦患者心电图出现异常情况,则需要警惕患者病情是否加重或者好转。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急性发作 心电图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经验总结,促进护理操作技术流程的规范性,使肢体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方法通过对19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运动障碍康复护理进行回顾、调查后,再对这些康复护理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90例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关节畸形、肌肉萎缩、肢体废用综合征等情况发生的几率有所降低,生活自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好转。结论在早期对脑血管疾病病人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心理和肢体上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或者减轻患者的肢体运动障碍,对患者来说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运动功能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脑血管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脑血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经治疗好转后出院,共98例,随机分为两组,随机编号,单数组为对照组49例,双数组为实验组49例。对照组给予石杉碱甲治疗200ug/d,实验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5mg/d,在患者出院前及4个月后发放SF-36量表、MoCA评分量表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周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改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结论多奈哌齐明显改善脑血管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奈哌齐 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验对判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择取12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对其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其中如果患者≥3个指标,比其正常值升高或者降低30%,则归为观察组;反之,则为对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监测结果和预后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和D-dimer数据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判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凝血功能检验 心脑血管疾病 预后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择取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急性重症脑血管治疗的病患48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病患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病患24名,对本组病患施行常规的治疗方案;实验组病患24名,对本组病患施行醒脑静注射液结合常规的治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对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为95.83%,常规组病患对治疗的整体有效率为83.33%。同时,实验组病患在治疗时没有发现其他并发症,常规组病患在治疗后出现了1名病患陷入昏迷,两名病患出现恶心的情况。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的治疗方案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更好,除此之外,病患在用药后没有发生其他的并发症,而且能够减轻病患的疼痛,同时最大程度上帮助病患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 醒脑静注射液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检测对糖尿血管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有无糖尿血管变分为无糖尿血管变组43例和糖尿血管变组6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比色法测定三组全血HbA1c水平。结果无糖尿血管变组和糖尿血管变组患者外周血HbA1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无糖尿血管变组外周血HbA1c水平低于糖尿血管变组(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中HbA1c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血管变。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共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假性动脉瘤、脑出血、脑血管痉挛、腰背酸痛、皮下血肿、过度灌注综合征等方面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心血管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分组的方式完成本次研究,观察组的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71例患者;另外选择同一时期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80例,未合并焦虑抑郁症状,对其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观察期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对心律失常、焦虑抑郁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研究对象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是否合并焦虑抑郁症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临床需要重视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工作,以便能及时发现合并症状,为提高治疗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老年心血管病 焦虑抑郁症状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檗碱对2型糖尿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模型组和檗碱组,经处理后检测血糖、INS、ET-1、NO、PGI2、TXA2及AngⅡ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檗碱处理后,檗碱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檗碱组大鼠INS、ET-1、NO、PGI2、TXA2及AngⅡ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檗碱作用于2型糖尿大鼠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及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小檗碱 降糖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心脑血管关系评价中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以4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患者为观察组,40例非心脑血管疾人员为对照组,均采用超声对其进行检查评价。结果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以及血管狭窄程度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心脑血管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采用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能够为患者缺血性心脑血管的发生提供重要的的参考,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超声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关系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用于脑血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患者115例参与研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05±2.51)分,对照组护理后为(20.18±3.64)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结论人文关怀护理用于脑血管患者护理中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脑血管病 人文关怀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诊断,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诊断结果分析,诊断标准包括CBF、CBV、MTT,以DSA作为金诊断标准,对诊断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高,诊断优势显著。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给予64层螺旋CT头颈CTA联合脑CTP诊断,其效果明显,说明诊断价值突出,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 64层螺旋CT 头颈CTA 脑CT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7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以及护理后的健康行为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健康行为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心血管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心血管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164人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82人。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落实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时,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发挥出比常规护理更佳的护理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不良情况发生率明显降低,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 心血管病 早期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患者介入治疗中精细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心血管患者90例,随参照其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精细化护理的干预措施,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记录正确率、技术操作规范、安全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精细化护理模式加入到心血管患者的治疗中,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程度,降低了风险事件,进而提升患者血压的控制率以及其依从性。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心血管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处置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并揭示其与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变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展开回顾性分析,遵照患者是否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将其划分为研究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参照组(未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每组分别包含51例患者,针对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指标项目展开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转肽酶、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血清胰岛素等生理指标的含量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测算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临床中,相较2型糖尿未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往往更容易并发多种具体表现类型的临床疾病,且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变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应当引起广泛关注。

  • 标签: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自拟扶正醒脑通络汤在对脑血管病患的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门诊部收治的脑血管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40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自拟扶正醒脑通络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病患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治疗的效果(P<0.05),而两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并没有太大的区别(P>0.05)。结论自拟扶正醒脑通络汤对脑血管病患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扶正醒脑通络汤 脑血管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护理,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对患者适当适当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防止心血管不适症状和糖尿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结果患者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复发,使疗程缩短,疗效较好。结论通过对糖尿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使病情得到控制,减少心血管和糖尿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说明了康复治疗、护理方式和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 标签: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 康复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ABC三组,比较三组患者血管异常率、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A、B组患者的血管异常率、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概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要明显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患者。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颅外段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