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呋麻滴鼻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HPLC法对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呋麻滴鼻液中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的含量进行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mol•L-1醋酸铵(用冰醋酸调节pH3.0)-乙腈(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HPLC法检测出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盐酸麻黄碱在156.25~1250.00µ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0%(n=5),RSD为0.9%。呋喃西林在3.12~25.00µ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5%(n=5),RSD为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并且专属性强。

  • 标签: 呋麻滴鼻液 盐酸麻黄碱 呋喃新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利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疑难症的优势及中药制剂活胃胶囊的工艺及治疗标准

  • 标签: 活胃胶囊 制剂工艺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泌淋通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黄连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薄层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绿原酸在0.33625~2.017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1.42%(n=5)。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泌淋通颗粒 绿原酸 质量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中药材棕褐沙林蚁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薄层色谱法对棕褐沙林蚁中氨基酸定性研究,展开剂为正丁醇-甲醇-冰醋酸-水(4111),展距15cm;以50%乙醇为溶剂,采用热浸法测定棕褐沙林蚁中的浸出物含量。结果薄层鉴别中样品所含氨基酸能有效分离,分离度良好,且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以50%为浸出溶剂,热浸法测定,棕褐沙林蚁蚁药材中的浸出物含量为33.0%。结论薄层鉴别和浸出物含量测定可以作为棕褐沙林蚁的质量控制指标。

  • 标签: 棕褐沙林蚁薄层色谱鉴别浸出物含量
  • 简介: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体系,传承千年至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具有实际效用的中药配比标准,但是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进步,西医在我国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中药复方剂质量的标准研究一直困扰我国中医药工作者,同时也严重限制了我国中医药迈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因此,笔者通过参考众多的相关文献资料之后,从我国传统中药依靠指纹图谱与生物活性测定两方面出发,阐述了笔者对中药复方剂质量的标准研究意见。

  • 标签: 指纹图谱 生物测定 质量控制 中药复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胆排石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及薄层色谱法完成利胆排石片定量检测与定性检测。结果大黄、延胡索及甘草等成分含量可通过定性检测确定,方中黄芩测定以黄芩苷含量≥10.0mg/g为准。结论规范使用高效液相法及薄层色谱法可便捷、准确、稳定检测出利胆排石片中各种成分含量,此两种方法可作为利胆排石片质量控制的主要方式。

  • 标签: 利胆排石片 质量标准 高效液相法 薄层色谱法
  • 简介:摘要指出了添加饮片细粉的颗粒剂溶化性检查存在缺陷,对检查方法进行了修订完善,避免了人为因素,使检验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 标签: 颗粒剂 饮片细粉 标准缺陷 修订完善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化瘀通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化瘀通脉颗粒中的丹参、白芍、当归、川芎进行了定性鉴别;用HPLC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芍药苷在16.62~265.92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1946X+339.22,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为0.98(n=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化瘀通脉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化瘀通脉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3期
  • 机构: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宣布,公众期待已久的第三阶段“有意义的使用电子病历要求指南”已经公布。国家卫生协调办公室也同时发布了2015年电子病历认证标准。根据这份标准,2017年以前医院可以选择是否遵循此标准,但2018年起,这份标准将在所有医院强制执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新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方法以川芎嗪、β-丙氨酸、阿魏酸及其类似物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了2个川芎嗪芳酸醚β-丙氨酸类衍生物。结果合成了2个川芎嗪芳酸醚类β-丙氨酸衍生物。结论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MS得到确证。药理结果初步显示化合物1a、1b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6.4%、27.4%。

  • 标签: 川芎嗪 &beta -丙氨酸 阿魏酸 抗血小板聚集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实施以来,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对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剖宫产病历的临床资料及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两年在产程管理上,采用新产程处理理念后,剖宫产病历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新旧产程的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对比分析4年来剖宫率的变化。结果旧产程实施中平均剖宫产率38.5%,新产程实施后平均剖宫产率30.5%,剖宫产率明显下降。结论新产程实施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可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 标签: 产程 剖宫产 标准 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芪防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芪防颗粒中的药材防风、苦参、黄柏的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成分的含量。结果利用薄层色谱鉴别可检测出药材防风、苦参、黄柏的成分。同时测定制剂中黄芩苷成分在0.55~4.4u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2.9%,RSD=1.9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复方芪防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复方芪防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薄层扫描法 黄芩苷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六味丁香散质量标准控制方法。方法(1)以木香、诃子、白花龙胆、甘草为对照药材进行薄层鉴别试验。(2)以处方中各个药材为对照,对样品进行显微鉴别,准确描述其显微特征。(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成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丁香酚进样量在466.48~4664.8µ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3.6%(n=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评价。

  • 标签: TLC 丁香酚 六味丁香散 HPLC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医用动力工具清洗流程与应用。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1—12月使用的所有医学动力工具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工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洗涤,观察组工具采用本研究中的标准流程进行洗涤。观察比较两组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工具的合格数为462,合格率为98.2%,对照组工具的合格数为470,合格率为89.1%。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标准化的医用动力工具操作流程,明显提高了医用动力工具的处置合格率。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的双赢,值得在医院进行推广。

  • 标签: 医用动力工具 清洗流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JCI标准为指南,为高端需求客户提供产后延续护理的方法,提升服务质量。方法组建访视团队,优化访视流程,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所有产后客户逐一登记,实施“在院见面制”,制作访视地图,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特殊情况追访和/或个性化的家庭访视,直至产后42天来院复查前,记录访视情况,调查其护嘱依从率和满意度。结果产褥期客户的主要问题前三位依次体现在母乳喂养、恶露及婴儿皮肤护理方面,通过专职护士及医护合作,问题解决率100%,客户及其家庭成员护嘱依从率98.6%,满意度100%。结论以JCI为标准,对产后客户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更好地解决她们在修养期间存在的问题,是对现行社区产后访视工作的补充和提升。

  • 标签: 产后延续护理 电话随访 家庭访视 JCI标准
  • 简介:摘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较高,据报道儿科门诊中的80%为呼吸道感染,其中30%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本病引起临床工作的重视,本文主要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特点探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板蓝根口服液,并进行定量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板蓝根口服液,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腺苷在4.14~33.12mg/ml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为0.46%。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方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准确,可以作为板蓝根口服液中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板蓝根口服液 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