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肝血管瘤介入术后常见并发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总结50例肝血管瘤患者经肝动脉行血管瘤栓塞治疗后观察其并发。结果栓塞后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40例,肝区胀痛35例,发热30例,肝功能异常4例。经过对症治疗1~7天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并发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疗效满意。

  • 标签: 肝血管瘤 介入治疗 栓塞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脊柱外科围术期常见并发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于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脊柱外科手术患者112例,分为干预组(循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的并发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36%,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手术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脊柱外科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法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0年4月到2013年12月100例前列腺增生行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加强对治疗组术后并发的原因分析,及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对策。结果治疗组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并发治愈率提高12%,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做好老年化这术后并发的分析及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促进手术成功和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前列腺电切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诊疗并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冠脉介入治疗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并发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发生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抑郁及焦虑情绪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共发生6例,并发发生率为12.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共发生15例,并发发生率30.0%。观察组并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术后并发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尿道下裂术后并发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道下裂患者112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56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尿道下裂术后的并发发生率为10.71%,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为26.79%,实验组患者尿道下裂术后并发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的发生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尿道下裂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组旨在观察在ACS治疗过程中,3联抗血小板疗效与出血风险评估;方法262个ACS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联抗血小板组)和对照组(2联抗血小板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发病到医院就诊时间无明显差异,观察24小时和一周病人出血情况,出血程度判断标准分为严重出血,中度出血和轻微出血,终点事件为死亡;结果24小时和一周两组间终点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严重出血和中度出血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联抗血小板治疗ACS是安全可靠的,对于高龄(超过70岁),女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替罗非斑应适当减量。

  • 标签: ACS 3联抗血小板 替罗非斑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TST(选择性吻合器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术前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和健康教育,观察术后尿潴留、肛门出血、坠胀、疼痛等并发,指导术后患者练习提肛运动,保持大便通畅。结果病人术后6—10h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2—6d,患者预后良好,对治疗、护理均满意。结论做好TST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能减少并发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TST 混合痔 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科行食道癌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肺部并发发生的原因,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结果85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9例,均经积极治疗痊愈。结论通过分析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实施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的发生,减轻通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食道癌切除 肺部并发症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术后出现的主要并发及其原因。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男16例,女27例,右侧19例,左侧24例;年龄68~91岁;平均75.6岁;受伤原因平地跌伤37例、低能量车祸6例;按照AO分型,A112例,A226例,A35例。入院后3~9d手术,平均5d。术后随访行X线检查及Harris评分评估其疗效,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结果手术时间25~95min,平均45min,出血量50~250ml,平均80ml。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16.4个月。复位质量好34例,可6例,差3例。颈干角为124°~140°,平均133.2°。术中并发发生4例,术后并发发生7例。颈干角末次随访X线片示内翻畸形2例,其中1例有螺旋刀片切割,颈干角从135°下降至128°,另1例术后复位颈干角丢失,由138°下降至128°。髋部外侧和大腿中部疼痛的病例Harris评分均为差;尖顶距≥25mm的5例中差2例;髋内翻的2例中差1例。结论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仔细分析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以及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学特点,减少术中术后并发,以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对123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结果置管后局部穿刺点渗血4例,导管脱出3例,局部感染3例,导管堵塞14例。结论正确维护、使用置管,可减少并发,减少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患者给予预防及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仅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护理的满意度及肺部并发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共有14例并发肺部并发,发生率为35.90%,观察组仅有3例并发肺部并发,发生率为7.69%。观察组肺部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治疗期间对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进行预防及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肺部并发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肺部并发症 风湿免疫疾病 预防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回结肠造瘘术并发原因临床分析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回结肠造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种并发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78例回结肠造瘘术后发生并发35例(44.8%),其中造瘘口坏死10例、造瘘口回缩6例、造瘘口旁脓肿5例、狭窄5例、接触性过敏性皮炎4例、造瘘口周围疝2例、造瘘口脱垂1例、内疝1例、出血1例。治疗方法保守造治疗23例、二次手术1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并发由术中和术后处理不当引起。

  • 标签: 回结肠 造瘘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比较了2010年1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肿瘤科选择PICC置管的157位患者和2007年1月-2009年12月选择PICC置管的160位患者,认为运用循证护理作为预防处理PICC置管常见并发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很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也让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循证护理 PICC置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研究就实施腹腔镜下腹部手术后发生腹壁戳孔并发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实施腹腔镜下腹部手术的36例患者作为对象研究,观察患者发生戳孔并发情况,并采取合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结果手术后就5例患者发生腹壁戳孔并发,其中戳孔感染2例、戳孔疝1例、戳孔出血及血肿1例、皮下气肿1例。所有并发患者者经处理已经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全新微创技术,因其特有的优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其手术后的并发发生率较低,但仍不排除并发发生的可能。且随着腹腔镜下手术的推广,戳孔并发的预防也不容忽视。

  • 标签: 腹腔镜 腹部手术 戳孔并发症
  • 简介:摘要探究产时体位护理对分娩结局及分娩并发的影响。对我院近段时间收治的350位分娩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把所有待产妇平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人数为175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产妇在产前和产时的状况进行评估有针对性的体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通过不同层次的护理干预对分娩后结局和分娩后并发的影响。具体对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对比胎儿电子监护、缩宫素使用和人工破膜结果。由两组产妇对比数据结果显示护理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组在阴道手术产、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全部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数据显示发现护理组产妇通过体位护理可以大大提高自然分娩,从而提高分娩率,降低产妇阴道手术产和剖宫产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体位护理对产妇分娩有很好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分娩剖宫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并发。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6月60例瘢痕子宫再分娩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另外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60例作为参照对象,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指征及剖宫产后并发,结果瘢痕子宫组产妇胎儿窘迫、胎盘前置发生率高于非瘢痕子宫组,P<0.05;瘢痕子宫组盆腔粘连、产后发热、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组,P<0.05。结论严格掌握瘢痕子宫再分娩剖宫产适应证,最大程度降低瘢痕子宫再剖宫产率,进而减少并发,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瘢痕子宫 剖宫产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2000年-2012年17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分别在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咬合关系及开口度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78例中175例一期愈合,3例延期愈合。X线片示骨折线对位良好,咬合关系及开口度均恢复良好。结论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好,方法可靠,操作简单,并发少。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坚强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处理方法,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LC治疗的6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整理术后发生并发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总结有效的并发预防及处理措施。结果6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19例,并发发生率为2.92%,并发发生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胆瘘(0.77%)、结石残留(0.62%)、腹腔内出血(0.46%)、切口感染(0.46%)、下肢静脉炎(0.31%)、胆管损伤(0.31%);经并发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老年人患者、急性期胆囊结石患者以及伴有腺肌增生和积液患者的并发发生率较高。结论LC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小、简便等诸多优点,但稍有不慎术后也极易发生诸多并发,术者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术中应严格规范手术操作,并注意具有高危手术因素的患者,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的发生。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临床处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的处理,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有122例患者在我院接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围术期相关资料。结果122例介入治疗中,有12例出现并发,发生率为9.8%。随访4-24(14.6±4.7)个月,无一例死亡,其中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出现封堵器脱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封堵成功的患者均未因严重并发而需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并发发生率不低,但只要规范操作,并发将可能尽量减少,并保证介入技术的安全性。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