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工作实际研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控制感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采取控制感染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感染情况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了二次感染,发生率为3.33%(1/30),而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了二次感染,发生率为16.6%(1/6),观察组患者二次感染几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且P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住院护理 感染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和感染控制的状况,研究医院感染控制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以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各科室消毒灭菌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其中包含了空气消毒资料、表面消毒资料以及效果消毒剂资料等等,对消毒灭菌效果和感染控制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以此为基础研究感染控制措施。结果:各个科室 6087份消毒灭菌资料中,合格样本为 5492份,合格率为 90.22%。而在本次消毒灭菌监测采集样本中, 2018年样本为 3043份,合格样品 2597份,采集样本合格率为 85.34%; 2019年样本 3044份,合格样本 2970份,采集样本合格率为 97.57%,充分证明了消毒灭菌监测合格率整体呈现为上升趋势,统计学有差异( P< 0.05)。空气资料、物体表面资料、一次性医疗用品资料、紫外线消毒辐射监测数据资料以及医院污水资料,其中空气资料样本合格率 90.21%( 2812/3118),物体表面资料样本合格率 87.23%( 2196/2518),一次性医疗用品样本资料合格率 95.24%( 194/204),紫外线消毒辐射监测数据资料合格率 89.21%( 137/154),污水资料合格率 91.12%( 84/93)。结论通过对于各个科室的消毒质量的强化监测管理工作,选择边监测边整改的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的提升,值得推广 。

  • 标签: 医院 消毒灭菌 感染控制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医院感染管理对护理质量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本院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5例。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方式对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情况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感染管理 强化 医院感染 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650例,对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本次研究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我院65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46%)。在42例出现医院感染的消化内科患者中,≥60岁的患者人数占比为(73.81%),且住院时间超过30d。患者的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所占比例为(42.86%)。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占比较多,其次分别为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所占比例为(40.47%)、(23.81%)、(14.28%)、(14.28%)和(7.14%)。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菌,所占比例为(70.77%)。结论: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是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而病原菌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对易感人群的关注力度,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使患者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促进消化内科患者的早日出院。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院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HPV感染和阴道混合性感染间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取在我院就诊同时行HPV分型检测、阴道微生态检测的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HPV感染者130例,未感染HPV者370例;HPV感染者阴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HPV者(p

  • 标签: 生殖道 HPV感染 阴道混合性感染
  • 简介:摘要:创伤患者是急诊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而急诊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广受肯定,其不仅有助于提升救治的效果,且是提高救治时效性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方式。国内外关于优质急诊急救护理用于急诊护理的效果研究虽不少见,但是其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针对性研究仍相对不足。鉴于此,因此,本研究就优质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 标签: 优质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绿色护理通道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36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分组,研究组行绿色护理通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急诊室停留时间、辅助检查耗时、急救所需时间以及入院至手术间隔耗时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护理干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暴力事件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在进行急诊科实施前瞻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暴力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 严重创伤性休克 绿色护理通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5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一组为观察组以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平均抢救时间、采血至用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严重多发伤患者 急救 急救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半肝切除术治疗严重肝外伤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挑选医院内进行腹腔镜半肝切除术治疗的50例严重肝外伤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恢复、排气时间、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后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半肝切除术治疗严重肝外伤患者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腹腔镜半肝切除术 肝外伤 围手术期护理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感染性呼吸科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我院肺炎患者700例,其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380例、320例。通过收集患者的痰液标准,并依据病原学培养进行结果统计。结果:在700例患者中,其中流感嗜血杆菌所占株数为73,所占比例为66.25%。真菌所占株数为23,所占比例为19.16%。对于肺炎链球菌中,其中粘菌素、美罗培南对药物敏感度最高,除此之外的顺序为哌拉西林、亚胺培南以及阿米卡星,对于其他相关药物来说,低于50%。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率中,多粘菌素为100%,对于其余相关药物敏感度为70%左右,流感嗜血杆菌作为常见的病原菌,其中氨苄西林作为第一耐药菌株,氨苄西林作为第一耐药菌株,整体耐药率在30.00%,复方磺胺、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的耐药株数分别为137例、45例、106例、14例、1例。结论:临床上通过进行药敏试验指导抗菌药物进行合理应用,避免耐药性的增加,以此来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感染科 病原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或手术前患者感染性指标检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在本院接受输血或手术治疗的患者22484例。所有患者均抽取血液样本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检测情况、抗-HIV1+2阳性合并其它感染的情况、抗-TP或(和)抗-HCV、HBsAg重复感染的情况。结果:在所有22484例患者当中,检测的四项指标当中至少有一项指标阳性的患者总共有5039例(22.41%);检测结果提示,HBsAg阳性者4647例(20.67%)、抗-HIV1+2阳性者20例(0.09%)、抗-TP阳性者370例(1.65%)、抗-HCV阳性者74例(0.33%)。在所有20例抗-HIV1+2阳性者当中,共有11例抗-HIV1+2阳性合并其它感染的患者。其中,抗-HIV1+2+抗-TP患者7例(63.64%)、抗-HIV1+2+HBsAg患者3例(27.27%)、抗-HIV1+2+抗-HCV患者1例(9.09%)。抗-HCV+HBsAg合并感染患者21例,抗-TP+HBsAg合并感染患者30例,抗-TP+抗-HCV合并感染患者5例,抗-TP+抗-HCV+HBsAg合并感染患者1例。结论:部分患者在输血或手术前就已经患有一种或者多种感染性疾病。在进行输血或手术治疗之前,对于患者的相关感染性指标进行常规检测,能够对患者的血液性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进行明确,对于防范医疗纠纷,有效地防控医院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 标签: 输血 手术 血液性传染病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严重创伤患者应用急诊快速反应团队的作用。方法:选用我院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应用急诊快速反应团队。观察两组患者高级生命支持8min完成率、确定性手术30min完成率。结果:观察组两种指标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应用急诊快速反应团队能够达到患者早期急救目的,提高急救成功率。

  • 标签: 急诊快速反应团队 严重创伤患者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孕晚期会阴热敷和按摩降低严重会阴撕裂伤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23年2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于本院自然分娩的产妇200例,这些产妇接受随机分组后在孕晚期分分别进行会阴热敷和按摩及不做特殊处理,对比两组分娩结局。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不同产程分娩疼痛,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率和护理满意度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孕晚期 会阴热敷 按摩 严重会阴撕裂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方法 :以我院于 2018年 10 月~ 2019年 10 月收治的 6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 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死亡率、抢救成功率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P< 0.05),护理满意度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与护理人员年龄、法律意识、护患沟通、护理记录、护理制度及综合素质均有一定联系,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要提高抢救速度,加强医患沟通,对患者病情实施准确评估,通过上述护理安全对策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严重创伤性休克 急诊护理风险 护理安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