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是由大众传媒所操控的符号社会,在此,人们消费的对象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变化为符号价值,而符号本身的系统相关性,使人们的生活世界转变为是由无限的符号所建构起来的“拟象世界”。但是,在消费社会中,大众传媒虽然具有“合理性”,但其解构实体世界,建构拟象世界;解构终极价值,建构符号价值;解构权利法制系统,建构消费符号系统都是难以成立的,因为,这是以解构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前提与基础为代价的。

  • 标签: 鲍德里亚 消费社会 大众传媒 符号操控 本体虚无
  • 简介: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和当下的时代精神,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活动中积极融入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较为重要的命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整体布局中,高中体育学科的教学功能不仅仅是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应该自觉承担学生思想价值观教育的责任,而在学科教学的这一过程中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命题,作为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而言要着力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科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高度的融合,这是具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体育学科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的渗透这一主题,重点阐述和探讨有效的实现途径。

  • 标签: 新课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体育教学 渗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1979)问世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这是我企图用辩证唯物史观研究社会语言现象的第一本著作,不是系统的而是有针对性的战斗著作。如我在那本小书的前记中说的,我狠下功夫钻研语言学是由于一九七四年"四人帮"恶棍姚文元借着批判《现代汉语词典》,发动一场绝灭文化的运动所激发的。我并没有参加这部词典的编纂工作,只是由于一九七三年我建议印行这部语言学者们花了十年时间编成的词典("文化大革命"前只印过送审本),而这部词典翌年得以在内部发行,我就成了"革命造反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民族语言 回顾与思考 语言学著作 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
  • 简介:摘要20世纪初期,基督教传入四川。以美道会为代表的基督教会在成都地区兴办大量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极大促进了成都地区现代化的进程。本文通过对美道会在成都的工作进行梳理,探讨基督教会传教活动对社会改造的功能。

  • 标签: 基督教 医疗教育事业 社会改造与转型
  • 简介: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和商务印书馆合办、黑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协办的“第四届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于10月15日~1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开幕式上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来自内地和香港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围绕语言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对当前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学术研讨会 中国 规范化 标准化 汉语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偏低,应通过完善制度,精准识别,开展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对社会保障制度加以完善,使社会保障能够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制度化,更好的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将会就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而展开讨论。

  • 标签: 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精准扶贫
  • 简介:摘要语言本身植根于一定的社会基础,美国社会状况的演变也自然导致美式英语的演变。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刚刚经历了麦卡锡主义,经济上凯恩斯主义失灵,逐渐陷入滞胀的泥淖。在这种背景下,反文化思潮出现,朋克和嬉皮士文化逐渐兴起,美式英语的表达习惯发生重大变化。从文化研究和符合学研究的视角看,这背后涉及了更多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斗争。

  • 标签: 反文化 美式英语 权力 意识形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距离上次普通话审音工作已有20余年,当前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广泛的调查掌握语音的实际面貌是开展新时期普通话审音工作的前提,也是积极稳妥地实施语音规范的基础。本文通过对4548名受访者的调查,从审音必要性、审音内容、审音方式等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社会民众对于开展普通话审音工作的态度和需求,为后续语音规范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审音 语言调查 普通话 语言国情 语言规划
  • 简介:第二届“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于2016年11月22-23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发布了42016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该年报基于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从全国1200多种人文社科期刊中遴选出TOP5%期刊(共计60种)列为“2016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语言研究》再度入选其中(第39位);

  • 标签: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人文社会科学 国际影响力 图书馆联合 清华大学 国际评价
  • 简介:亚当·沙夫(1913--2006),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其研究领域为语言哲学、符号学、知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沙夫关注语义学、意识形态理论、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形式逻辑以及辩证法等问题,对于解决人类个体问题的伦理学以及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感兴趣。关于这一方面,他证实了对马克思主义解读与对马克思主义专有名词的翻译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作为一位波兰哲学家,沙夫以符号学观念为参照,特别检验了当今社会政治的症候。在20世纪80年代,沙夫促成了遍及东欧与西欧各个国家的一系列会议。这些会议(的目的)是从符号学视角分析并比较《赫尔辛基最终法案/协议》(1975)的不同语言版本。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语言哲学 社会批判 亚当 20世纪80年代 意识形态理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联合主办,江汉大学承办的“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战略研究学术研讨会”,2004年4月24-25日在湖北武汉江汉大学成功召开。开幕式上,胡明扬教授到会致辞,邢福义教授做了学术演讲。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社会语言学 学科体系 社会文化
  • 简介:多模态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人文及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并且同多个学科建立起对话关系.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视角出发,采用基于意义的研究方法,对科学语篇中的多模态表征进行系统分析.分析范围包括诸如科学图像等非语言表征的功能特性,同一语篇中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模态之间的转化过程.针对外界对多模态分析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的问题和质疑,本文也将作出回应,并讨论多模态研究给科学教育带来的启示.

  • 标签: 多模态 社会符号学 意义 科学教育
  • 简介:摘要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话语形式。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语言相比,网络交际语言有其独特的特点。本文讲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来源、产生的原因及对当今社会赋予的新色彩和影响。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网络流行语 英文语码转换
  • 简介:2011年6月3日至5日,第六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辽宁锦州的渤海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商务印书馆和渤海大学合办,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教育部语用所副所长魏晖主持开幕式。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社会语言学 渤海大学 应用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商务印书馆
  • 简介:社会因素会影响到语法标记的产生和语法格式的形成.本文重点分析社会平均值对领有动词"有"的各种程度用法产生的影响,并从社会生活信息的有无标记性出发,说明产生交际的动机以及某些表达式的高频出现,从而导致某种语法现象的形成.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语言系统内部的特点对语用格式语法化的限制.

  • 标签: 社会平均值 语法 汉语 语用格式 程度表达式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