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为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工作,降低办学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应了解和熟悉企业在合作中的渐进性、发展性、有效性等行为特征,并努力克服自身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彼此消耗和有始无终的不当行为。

  • 标签: 校企合作 企业发展 人才培养 行为特征
  • 简介: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西方经济学术语的构词方法,从而揭示西方经济学词汇的基本特征和构词规律。

  • 标签: 西方经济学 术语 构词 特征
  • 简介:《九辩》“兮”字内置句式共计32例,分置于三个段落。开头一段10句,以非均衡对应结构为主,带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第二段18句,以整齐对称型结构为主,辅之以大体均衡对应型句式。第三段仅4句,位于“骚体”句式中间。“兮”字内置句式在结构形态上前后两段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的是作品脉络的转折。两种不同形态的“兮”字内置句式,具有不同的情感承载.反映出创作主体的心态与所用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九辩》开头一段具有散文化倾向,但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沿用《离骚》的语句,不能把散文化的结论加之于整篇。第三段“兮”字内置句打破了“骚体”句式的抒情节奏。突显出音乐美。

  • 标签: 九辩 兮字内置 句式 文体
  • 简介:〔摘要〕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历史,它反映了几百多年复杂的社会生活、阶级斗争以及广大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状况。

  • 标签: 〔〕中国民歌起源分类 特征
  • 简介: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共同构成道德人格的结构。道德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意志的自觉性、自我同一性、相对稳定性、可变性与可塑性。道德人格是通过教化、引导、培养形成的。大学生道德人格生成的途径包括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实践活动为依托、努力做到自省慎独、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等。

  • 标签: 道德人格 大学生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 简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学校德育积淀和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倡导人本化的道德理念;反对道德灌输,提倡道德自主;注重认知,推崇理性的道德范式;整合德育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德育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西方各国与时俱进,为学校德育纵深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具体表现为: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德育,加强对学校德育的督导;注重汲取传统德育思想,品格教育呈现回归和复兴的态势;拓宽研究视野,重视德育理论的多学科整合;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积极探索与推进学校德育的现代化。

  • 标签: 西方 学校德育 德育特点 发展趋势
  • 简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意的几个特征沈阳师范学院赵晖引导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由自发、盲目的活动向自觉的、有组织的理性化建设方向的转变,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上的特殊功能,必须结合实践的需要,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性质、地位、作用、内容、形式及...

  • 标签: 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 文化活动 大学生 应当注意 价值观
  • 简介:八旗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在清代都有很大发展。八旗教育满汉文化兼收并蓄,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与时代特征,为八旗人才培养、文化发展以及清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八旗教习存在严重问题,加速了官学教育的衰落以及“国语骑射”传统的荒疏。八旗教育的发展特征、成就与问题,对当代民族教育发展有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

  • 标签: 八旗教育 发展特征 经验启示 民族教育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1992-2003年,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由1053所增长到1552所;招生人数从75.42万人增长到382.17万人;在校生人数从218.1万人增长到1108.6万人;截止到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7%.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得益于经济社会的繁荣,政府财政对高等教育的高度扶持,以及高等教育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呈现以下特征:

  • 标签: 高等教育 投入产出 基本特征 中国 教育经济学
  • 作者: 马小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8-18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8期
  • 机构:摘要: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文试从兼语句的结构特征、语义特征以及兼语句与其它句式的结构比较中区别这一句式的特性,并试图通过分析说明“使/让”类动词的使役特征,说明其在兼语句中具体致使意义和在使动结构中抽象致使意义的区别。
  • 简介: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它一方而在发展中要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的制约;另一方面又要求它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发挥教育的多功能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既有世界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又有它自己的特殊点和特殊性规律。根据我国教育界有关专家、学者讨论分析,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八点,即如:

  • 标签: 既有世界 社会经济 思维基础 根本指导思想 半封闭状态 现代化建设
  • 简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选修课纳入课程改革之中,这为选修课程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选修课程的实施为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搭建了平台,透析出兴趣性、持续性、主体性、开放性特征,践行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课题,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突显出其动态化的价值取向。

  • 标签: 课程改革 选修课 个性化教育
  • 作者: 陆俞锟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6-16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6期
  • 机构:摘要:侗族大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反映了侗族的历史和变迁,表现了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层面,是侗族民俗文化的结晶。本文就侗族大歌的民俗文化及其艺术特征进行阐析,以使人们对侗族大歌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 简介: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天然向师性和亲师情结,这使得教师人格在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由于高校“两课”所具有的特性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性特征,“两课”教师人格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基于此,塑造“两课”教师人格应是高校“两课”建设一项基础性的工程。

  • 标签: “两课”教师人格 塑造 主要思路 主体性 社会实践
  • 简介:在美国,课程大纲被视为教师教学的“承诺”与师生之间的“合同”。本文对美国课程大纲的理念、要件与特征作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课程大纲编制、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剖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 标签: 课程大纲 理念 要件 特征 美国经验
  • 简介:江泽民教育创新思想是江泽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总结提炼出来的。其基本内涵是:从民族振兴和国家兴旺的高度对教育创新进行理论定位,从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深刻揭示了教育创新的本质,从教育发展内在逻辑的角度系统阐述了教育创新的理论结构和实践模式。江泽民教育创新思想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江泽民 教育创新 教育思想 基本特征 科学方法论 人力资源开发
  • 简介:从历史发展的视角,阐述美国殖民地时期宗教与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天然联系,对该时期的道德教育进行宗教伦理观溯源和道德教育实践分析,并剖析殖民地学院课程设置中的道德教育观。同时,基于对殖民地时期学院道德教育发展的宗教伦理维度和知识维度的特征分析,试图厘清美国高等教育形成期道德教育的发展路径,以深入了解美国大学及其道德教育的变迁史。

  • 标签: 美国殖民地学院 道德教育发展 宗教伦理维度 知识维度
  • 简介:〔摘要〕所谓课堂教学艺术,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学方法、技能、技巧,使学生乐于学习,激发积极探索的情感,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本文就围绕课堂艺术的特征及其生成途径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课堂艺术一般特征生成 途径
  • 简介:《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论著,并从教师对学生、教师对自身、教师对教学和士子君王对教师这四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的职业责任、职业义务、职业智慧和职业地位。《学记》阐析的教师职业特征论,多有投射并廷扩于韩愈的《师说》篇上,成为中国教师思想发展史上两个重要的节点。

  • 标签: 学记 师说 教师职业特征
  • 简介:本文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历年数据,用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生均预算内教育支出来衡量义务教育投入水平,旨在研究1996年至2002年全国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及发展趋势;2002年各地区义务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2002年各地区义务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以及各地区城镇、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本研究最终揭示了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在城乡和各地区之间都有很突出的二元化特征

  • 标签: 义务教育 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生均预算内教育支出 二元化特征 中国 教育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