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金融的快速发展甚至开始脱离实体经济以"虚拟"的形态运行,使人们认识到金融的资源属性。金融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符号、服务、中介,而是人类社会一切资财之源,是核心性资源,是需要独立配置的领域。按照"三三理论",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的过程中存在"三个缺陷":市场障碍与风险,市场唯利性,市场宏观运行不稳;国家针对市场缺陷分别采取三种方式:金融市场竞争规制与金融监管,兴办政策性金融机构,金融调控。金融领域国家调节与市场配置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而是互相配合。国家调节与市场配置的配合具体在基础性金融资源、机构性金融资源和金融商品资源三个层面展开。

  • 标签: 金融资源 市场配置 国家调节
  • 简介:上海市打击群租的风暴引起广大反响,引发各界媒体的广泛讨论。群租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群租存在的原因、群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经济对策。群租市场研究是城市中低收入居住问题研究之一,当前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的研究集中于民工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

  • 标签: 经济学分析 市场研究 上海市 低收入群体 居住问题 经济对策
  • 简介: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企业家精神的破产:改革与法治的紧张三、三鹿身份之谜:公、私法域界分的困难四、三鹿危机的化解:司法不是主角五、结语:超越'自由市场'与'监管国家'一、问题的提出三鹿问题奶粉事件〔1〕(以下简称'三鹿事件')已经过去四年,但是它带来的阴影很可能持续笼罩在众多受害人家庭以及普通人的心头,因为四年里的每一天,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像一个幽灵在

  • 标签: 国家 市场 企业家精神 地方竞争 官僚资本
  • 简介: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使针对各个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反垄断诉讼案例层出不穷。在这些案件中,相关市场的界定问题总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了各方的诸多争议。传统的相关市场理论难以适应互联网企业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双边甚至是多边市场的特点,因而其在互联网产业反垄断案件中的适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互联网多边平台网络外部性和价格结构非对称性等特点出发,在总结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相关市场界定的理论和方法做出适时的更新,并据此指导我国互联网反垄断的实践,才能突破目前面临的困境,为互联网产业和反垄断法自身的发展打通出路。

  • 标签: 相关市场界定 多边平台市场 互联网产业 反垄断
  • 简介:法人治理是现代大学的制度核心,就治理目标而言,历经了从学术自治到绩效管理的变迁;在治理方式上则实现了从合法性监督到结果导向的目标规制的调整。这种调整标志着大学从学术共同体向知识经营体的变迁。在我国,高度行政化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借鉴各国公立大学法人制度改革的经验,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 标签: 公立大学 学术自由 绩效 法人化
  • 简介:在家教育是以父母可以选择更适合子女潜质、能力的教育为前设的。在家教育入法,其目的在于通过确立父母在家教育子女权利的方式来实现儿童发展。儿童发展权保护构成了在家教育立法的终极价值目标,其法律规范的构架也应以此为基准。在家教育入法要避免法律工具主义,真正以未成年人发展权为立法价值目标。法律规范则要围绕未成年人发展权,围绕政府职责、父母职责、在家教育与现行学制的融通三个重点进行设计。

  • 标签: 在家教育 价值目标 未成年人发展权
  • 简介:目标公司反收购制度的构建中,最主要的内容莫过于对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而完善这项内容的核心所在就是对目标公司管理层行为的规制。从对管理层行为规制的理论来看,结合英美法关于此方面的立法和判例,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证券市场的特点,不难看出我国有必要构建反收购制度。

  • 标签: 反收购 目标公司 管理层 规制
  • 简介:政治文明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本文根据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政治文明的论述精神,分析了政治文明的概念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的意义,揭示了政治文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的地位,论述了改革政治体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作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指导思想、本质要求、战略目标、具体内容、关键环节等问题.

  • 标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 政治体制 理论创新
  • 简介:宏观经济调控功能是经济法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它是以实现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为主要任务,以经济政策和经济法律为主要手段,配合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实现调控目标和任务: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 标签: 经济法 调控 目标 手段
  • 简介:建设新农村是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按照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7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法制建设取得了显着成就:一是立法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仅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就制定了13件法律和22件行政法规,农业和农村的重要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二是行政执法体系初步建立。全国已有30个省(市)、159个市(地)、1539个县(市)开展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综合执法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三是普法教育取得了新的成就,

  • 标签: 农村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 行政执法体系 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生产发展
  • 简介:本期检察大讲堂的主讲是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检察院王玉良检察长。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地处天津市发祥地——三岔河口.位于市区轴心地带.所处地域是天津近代工业的摇篮,文化积淀深厚。河北区院始建于1955年10月9日.始称天津市第三区人民检察院。1956年1月1日,改称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检察院。1978年12月16日.恢复建院。

  • 标签: 天津市河北区 人民检察院 锁定 近代工业 文化积淀 检察长
  • 简介:促进中小学法治教育建设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仍存在目标不清、制度保障不力等问题。法治教育的目标有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培育法治信仰是法治教育的终极目标。终极目标的抽象性以及青少年认知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决定了开展法治教育亦应有阶段性目标。法治教育可从事理到法理,从生活经验中分析法律背后的道理。法治教育的公共属性要求有国家的宏观动力推动,中央政府作为顶层设计者,理应承担主导中小学法治教育制度建设的责任,激励地方政府和学校履行应尽义务并承担相应责任。

  • 标签: 法治信仰 法治教育 动力机制
  • 简介:在商法学的教学改革中,将商法教学的目标应当定位为商法理念的确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有别于传统民法的商法理念,训练学生掌握商法实务的各项技能,帮助学生正确适用民法或商法,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诉讼与非诉讼服务。

  • 标签: 商法学 教学目标 商法理念 商法能力
  • 简介:西方经济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大主要流派的分歧,即凯恩斯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争论。这些流派对现代宏观经济波动及治理问题的讨论,往往都从古典经济学中寻找理论的支撑或批判的靶子,而古典经济学的市场观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效率观,有严格的限定条件,如果将其放在现代市场经济波动问题中来讨论都会发生理论认识上的误解。

  • 标签: 古典经济学 斯密定理 萨伊定律
  • 简介: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相关市场的界定要全面考虑产品、地域和时间三个维度。网络效应使得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导致传统SSNIP测试法失效,而应用产品性能测试法和盈利模式测试法能更有效地界定相关产品市场。双边市场特征要求把网络平台两端的市场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相关市场的测度。网络的普遍存在和全球可达性使得相关地域市场极为广阔,但也因网络接入和网络内容服务的不同性质使其呈现出相异的边界。时间成为网络经济中需要普遍考虑的维度,坚持长远发展原则和可预期范围内原则,结合网络产品的生命周期和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最终对相关时间市场的范围作出合理的界定。

  • 标签: 网络经济 相关市场 界定方法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当今中国犯罪治理面临两方面的现实:一是犯罪率高攀不下。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虽然政府公共安全支出不断加大〔1〕,但与此同时,犯罪率也在不断上升,犯罪形势日趋严峻。从全国公安机关刑事立案数看,2009年之前,刑事立案数都在500万起以下(2006年约474万起、2007年约481万起、2008年约488万起),但2009年刑事立案数突破500万起,约558万起,较往年增加三至四成,之后便一路上升,2010

  • 标签: 市场化均等化 治理市场化 犯罪治理
  • 简介:<正>目次一、市场划分卡特尔的界定二、美国、欧共体对市场划分卡特尔的规制及其启示三、关于我国市场划分卡特尔规制的立法思考卡特尔作为同业经营者之间限制竞争的联合,是市场经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限制竞争行为。市场划分卡特尔是卡特尔的一种典型形态,它是指处于竞争关系之中的经营者之间就地域市场、交易对象、生产的产品类型等进行划分而组成的联合。对各种卡特尔进行有效规制是各国反垄断法的基本任务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制定反

  • 标签: 市场划分 本身违法原则 限制竞争行为 美国最高法院 垄断协议 有效规制
  • 简介:理论的研究起点是每个理论构建其体系的开端。市场缺陷作为国家调节说的研究起点,决定着该理论的内容边界、逻辑框架和思考进路。市场缺陷是经济学市场失灵理论体系中对市场功能失灵的原因概括,其内涵和外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而逐渐拓宽。国家调节说在借鉴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将研究重心落实于市场失灵的原因即市场缺陷。通过包括分类研究在内的各种研究,确定了国家调节经济的方式以及经济法的内容和体系。这一研究起点预设了国家调节相对于市场调节的第二性,也包含了对国家能力的潜在追问,从而厘定了研究框架和思考进路,反映了理论建构者的深刻意图。市场缺陷本质上反映了社会对国家经济职能的需求,这表明市场缺陷内容的开放性。基于研究起点的开放性,国家调节说的内容和体系也必然是随之不断发展。"国家调节说"最重要的价值,正是在于通过科学地界定研究起点而获取了一个开放性的视角,一个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框架,从而奠定了经济法学研究的基础,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 标签: 经济法 国家调节说 研究起点 市场缺陷 市场失灵 开放性
  • 简介:“十五”期间我国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解决,市场运行基础得到夯实,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促进作用不断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证券市场规模基本稳定。截至2005年11月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1381家,总市值31095.16亿元,流通市值10135.70亿元。截至2005年11月底,交易所市场登记债券181只,债券市价总值4177.83亿元。(2)证券市场功能逐渐完善。2001年初至2005年11月底,通过股票市场筹资合计为6891.22亿元。其中境内市场筹资3983.16亿元,境外市场筹资2908.06亿元。股票印花税为796.14亿元。

  • 标签: 证券市场功能 市场稳定 健康 “十五”期间 对外开放水平 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