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全程化管理在PICC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共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PICC的100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开展全程化管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置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非计划拔率更低,患者的依从性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全程化管理运用在PICC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优势显著,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和非计划拔的发生风险,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置依从性,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 全程化管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术的操作要点。方法通过对61例患者置的全程护理,总结出该项技术的操作要点。结果61例患者均一次置成功,按期完成了治疗计划。结论PICC的操作者必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穿刺技术,才能确保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PICC 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的成本效用情况。方法应用WHOQOL-BRIEF自评量表(中文版)评价患者使用前及随访3个月后的生存质量,采用等级尺度法(RatingScale,RS)将生存质量转化为RS效用值,据此计算出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对比PICC和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成本-效用间的差距。结果PICC单项护理实际成本为(2259.99±30.99)元,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护理实际成本(1432.23±18.45)元。PICC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51,成本效用值为44313.53,高于外周静脉输液技术获得的生命质量调整年为0.022和成本效用值65101.36。结论PICC成本虽高,但其效用值也高,其获得一个完整的QALY花费较少,成本效用相对较高。

  • 标签: PICC置管 成本效用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
  • 简介:摘要总结PICC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定期管道维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PICC置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首选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头静脉),避免了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是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伤和局部组织刺激,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技术,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目前PICC导管的使用仅次于急救护理的中心静脉导管。为降低其导管堵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PICC操作方法简便,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患者外周静脉、特别是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PICC在体内最长可以留置1年,由于留置PICC的并发症较多,如果护理不当,必然给患者带来痛苦,现将我科对肿瘤化疗患者的PICC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PICC 护理
  • 简介:摘要PICC维护新进展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化疗患者PICC维护方法,及时处理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预防非正常拔。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32例肿瘤化疗病人行PICC置管护理干预维护。结果进行护理干预维护,能够预防置并发症,保证PICC顺利,延长置时间,保证病人得到安全有效治疗。

  • 标签: 化疗患者 PICC置管 护理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ICC导管置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总结应对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方法应用观察记录总结法对60例PICC导管置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PICC后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有穿刺损伤、导管质量、冲与封不规范、导管固定不良及更换敷料不及时、患者对置知识的欠缺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导管穿刺不规范操作。结论严格无菌操作,熟练正确的置、封方法,针对性知识宣教,动态追踪置后的护理管理可避免或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PICC导管的置时间。

  • 标签: PICC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时发生置困难的原因及处理对策的研究现状,为护理人员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对PICC时减轻患者疼痛和情绪紧张,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的新辅助方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送管困难 穴位按摩
  • 简介:摘要:传统的 PICC穿刺指用比较粗的套管穿刺针( 16G或 18G),在患者肘部可视的贵要静脉、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穿刺置入 PICC导管的方法。它具有穿刺点表浅、直观、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还能减轻长期输液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病人的外周静脉,保障了输液安全,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因静脉营养和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的纠纷。但是在送入导管过程中经常会有阻力,出现送困难现象,使导管无法达到所需长度或异位而导致操作失败。自 2017年 6月—— 2018年 12月 为100例肿瘤患者置入 PICC导管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或化疗,其中置管过程中出现导管送入困难 16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 标签: PICC置管送管困难 护理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传统的PICC穿刺指用比较粗的套管穿刺针(16G或18G),在患者肘部可视的贵要静脉、头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的方法。它具有穿刺点表浅、直观、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优点,还能减轻长期输液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病人的外周静脉,保障了输液安全,提高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因静脉营养和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的纠纷。但是在送入导管过程中经常会有阻力,出现送困难现象,使导管无法达到所需长度或异位而导致操作失败。自2017年6月——2018年12月为100例肿瘤患者置入PICC导管进行静脉营养治疗或化疗,其中置管过程中出现导管送入困难16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 标签: PICC置管送管困难 护理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简写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该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某些药物渗出所致的静脉炎、静脉硬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成本高,如置失败,或置后护理不当,会给患者造成躯体痛苦及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高PICC成功率及其维护质量,减少并发症,是我们临床护士研究重点。现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随着PICC技术的开展,其优越性在临床护理中逐步得到体现。由于穿脱衣袖导致的敷贴卷曲、松动,甚至PICC管外脱现象均可发生。既增加护理工作量,又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我科于2008年5月,采用肤色丝袜固定PICC,医患双方均感满意。

  • 标签: 丝袜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术在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12年01月至2017年01月在我科应用PICC术行化疗的398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术建立了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了化疗药液的顺利输注。结论应用PICC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化疗的毒副反应,有利于化疗周期的完成。

  • 标签: PICC置管 化疗患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