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科完善、改进了系列骨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包括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常规、标准和流程,反复培训,过关考核;制定骨科疾病临床护理路径并实施;设立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并评价效果,加强现场管理,规范干预行为等。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预防骨科专科并发症发生的护理干预指标合格率,有效降低专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骨科 专科并发症 护理干预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6月—2021年2月,在文献检索和内部咨询的基础上,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初步形成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后确立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内容。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1和0.910,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61~5.00分,变异系数为0~0.13,认同程度为88.30%~100.00%,最终形成17项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论构建的风湿免疫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涵盖了专科疾病护理的关键内容,临床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能指导临床护理质量控制和评价。

  • 标签: 风湿免疫 结构-过程-结果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对消毒供应专科护理质量应用敏感指标,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测。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0月期间消毒供应专科所管理的17398例样本数据,并对两组样本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以后,试验组器械清洗率98.60%,包装合格率98.09%,同时包装破损率0.39%,湿包发生率0.4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消毒供应专科中实现了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消毒供应专科 护理质量 敏感性指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主要适用于定量评价病人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持续完善护理流程的质量控制方法。随着护理管理理念深入,护理人员以及病人逐步效果便十分重要。有分析认为敏感指标管理方式不仅可客观分析护理质量,同时也可测量和改善护理质量。现主要选取我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敏感指标管理方式下的使用效果。

  • 标签: 创伤骨科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应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骨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方法以 骨科手术患者 200 例开展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8 年 3 月,结束时间为 2019 年 3 月,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与 试验组 ,每组各 100 例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 不良事件 、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试验组患者 不良事件 明显低于参照组, P<0.05 ,形成统计学意义。对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明显更优,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 )。 结论 对骨科患者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效预防不良事件,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骨科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专科护理质量管理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骨科患者60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研究探讨。结果:两组骨科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措施之后,风险防控意识评分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分层级管理措施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升临床骨科护理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骨科专科护理 质量 效果
  • 作者: 张志宏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9卷
  • 机构:松原吉林油田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敏感指标用于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管理中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未实施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对不良事件进行管理,抽选18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实施管理,抽选1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理敏感指标用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改进管理中,可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医院护理 不良事件 改进管理 护理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3.1-2013.10我院10个普通病房患者33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68例。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92.86%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13.69%护理不良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31.55%,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0个普通病区中的200例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10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优质护理持续改进,观察并对照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具有明显得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优质护理 持续改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适合临床手术的护理敏感指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结合国内外护理研究理论成果及国际数据库系统,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内部、专家询函,确定科学的测量方法及关键指标。结果:构建了一个涵盖多种内容的手术室敏感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系数大于0.80,指标变异系数小于0.3,结果真实有效。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敏感性、专业性,对手术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室 专科护理 质量 敏感指标 构建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是衡量我国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骨科医院中,患者常常因为车祸或者意外事件就诊,同时由于病症复杂以及自理困难,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自身承受能力较差,导致骨科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进而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有效提高骨科护理的治疗效果,降低骨科患者的风险率,我院参照相关的护理治疗指标建立数据库的思路要求,建立一套以数据为中心的护理评价体系。通过对本院的9项相关指标筛选出压疮以及内部感染情况、深静脉血栓等相关的治疗来作为评价标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括对护理服务的程序和结果以及建立定量评价相关指标体系等相关内容。

  • 标签: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运用
  • 作者: 侯育新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18
  • 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  252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我院骨科病人中,护理敏感性指数在临床中的应用,以更好地服务病人。目的:了解本院骨科住院病人的基本情况。将80名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采用骨科的传统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质量管理,而试验组则采用对护理品质比较敏感的指数来对患者进行护理,经过一段时期的护理,可以对患者的日常一般情况、护理效果及其它一些数据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护理品质敏感的指数对其产生的效果展开讨论和研究。结果: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骨科收治的患者采用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中心的护理管理干预方案后,患者的恢复速率、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及患者的生命质量水平都明显比对照组更高,这在缓解患者的疾病方面是十分有效的,但也给患者在照顾患者时造成了许多的难题。结论:在此项调查中,对住院护士的骨科收治病人采用对护士品质敏感指标,可以为病人的更好的恢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临床的治疗意义十分显著。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骨科护理管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我国是人口老龄化极为严重的国家,虽然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升,但是由于生活环境、日常行为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我国患有骨科疾病的患者不断增多,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超过60岁的人群发生骨科疾病达到2.48亿人次,预计2025年将超过3亿,所以,对于骨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此次主要对骨科患者护理管理方面进行全面探究。方法:选择病例有100例,根据奇偶数分类法的方式将患者进行了分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第二组是观察组,开展护理敏感指标,对此次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方面进行整体评估。结果:从多个角度方面对临床护理质量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显示对照组平均分数较差;虽然给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但是两组都有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多数发生不良事件的病例患者集中在对照组,有比较性(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应用骨科患者护理管理中,在将骨科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升同时确保了患者治疗的安全,可行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骨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运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20.1-2020.6我院接收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参考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另选取2020.7-2020.12我院接收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运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促进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 手术室护理管理 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介入导管室护理治疗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1~6月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介入导管室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分析介入导管室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前(2017年7~12月)及实施后(2018年1~6月)科室敏感指标检查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实施后科室核心制度落实率、应急预案完整率、分级护理落实率、专科技能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高危药物使用与管理合格率、高危风险评估与应对合格率、危险值报告处理制度落实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患者对就医环境、基础护理、专业技能、服务态度、护理服务质量等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及应用可提高介入导管室护理服务质量,对科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介入导管室 持续改进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2011-2012年抽取全院47个普通病区,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质量的评价。2012年1月起采用柏拉图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进行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改进,比较2011年与2012年的敏感指标检查结果、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47个病区2012年与2011年相比,重点指标:分级护理落实率、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患者身份确认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介入导管室 护理治疗 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