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糖尿病(DM)几乎可影响消化道所有部位,约75%的DM患者伴有胃肠动力障碍。DM胃肠动力障碍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其发生系由多因素所致,可能与自主神经病变、平滑肌病变、Cajal间质细胞病变等有关。糖基终末产物(AGEs)是体内葡萄糖与蛋白质、脂质或核酸等经非酶促反应生成的化合物。DM时的高糖环境可促进AGEs形成,AGEs异常蓄积在DM并发症如DM肾病、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与DM胃肠动力障碍的相关性少见报道。本文对AGEs在DM胃肠动力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胃肠活动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糖基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增殖的影响,探讨骨髓MSCs移植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疗效不佳的潜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AGEs—BSA(0、25、50、100、200μg/mL)分别对骨髓MSCs刺激6、12、24h,检测骨髓MSCs增殖及活性氧物质(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累积情况;并观察AGEs对细胞信号通路P38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AGEs可加速ROS生成,并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地抑制骨髓MSCs增殖活性.该效应与AGEs诱导激活P38磷酸化水平相关;P38活性的抑制可逆转AGEs对骨髓MSCs增殖抑制的影响。结论:AGEs可能通过激活P38信号通路磷酸化,诱导骨髓MSCs中ROS蓄积,进而抑制骨髓MSCs的增殖能力,减弱了骨髓MSCs移植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

  • 标签: 糖基化终末产物 间充质干细胞 活性氧族 P38信号通路
  • 简介:高级糖基终末产物(AGEs)是由蛋白质非酶促反应生成的不可逆的终产物,高级糖基终末产物受体(RAGE)是其体内重要的受体。通过临床、动物实验及病理研究发现,AGEs与认知功功能损害的发生有关,对神经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对β-淀粉样蛋白(Ap)、TAU蛋白及a-突触核蛋白(a—Synuclein)等修饰、炎症反应和脑血管损伤是AGEs参与认知损害发生的重要机制。通过药物拮抗AGEs的作用可能是治疗认知障碍的一个有效途径。

  • 标签: 认知功能障碍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 简介:目的观察糖基终末产物(AGEs)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EPCs根据不同AGEs-人血白蛋白(HSA)浓度分为对照纽、正常组(终浓度7.5mg/L)、干预1组(终浓度15mg/L)、干预2组(终浓度30mg/L)和干预3组(终浓度60mg/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对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1的吸附和Dil-标记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进行细胞功能鉴定;加入AGEs后,分别采用MTT法、Boyden小室测定EPCs的增殖、迁移能力;人纤维连接蛋白检测EPCs的黏附能力;用体外血管生成分析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AGEsHSA作用后的EPCs成血管能力。结果高浓度AGEs可减少EPCs贴壁细胞数量(P〈0.01),减弱EPCs的黏附(P〈0.01)、增殖(P〈0.01)、迁移(P〈0.05)和成血管能力(P〈0.01)。结论AGEs可减少人外周血EPCs的数量并使其功能受损。

  • 标签: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术 单核细胞 造血干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
  • 简介:目的糖基终极产物(AGEs)是体内蛋白质与糖在无酶条件下发生反应后的产物.正常人体内AGE水平随年龄增长而缓慢增加,疾病状态下,如糖尿病时循环和组织中AGE修饰蛋白水平明显增加.AGEs主要通过与其受体RAGE相互作用介导一系列病理反应,研究表明AGEs可以通过损伤内皮功能、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促进胶原蛋白交联、促进炎症因子及生长因子表达、干扰脂质代谢、影响凝血状态等机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损伤,阻滞AGEs/RAGE是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的靶点.

  • 标签: 糖基化终极产物(AGEs) RAGE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心肌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STEMI患者,其中伴T2DM者为Ⅰ组,无糖尿病者为Ⅱ组,每组30例;并选取30例T2DM无并发症者为Ⅲ组;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为Ⅳ组.受试者均测定血清sRAGE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sRAGE水平Ⅰ组为(1149.0±188.6)ng/L,Ⅱ组为(926.6±165.4)ng/L,Ⅲ组为(509.4±78.9)ng/L,Ⅳ组为(696.8±101.8)ng/L,两两比较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nI水平Ⅰ组为(4.84±8.39)μg/L,Ⅱ组为(2.86±4.37)μg/L,Ⅲ组为(0.01±0.01)μg/L,Ⅳ组为(0.01±0.01)μg/L;sRAGE曲线下面积(AUCaRAGE)为0.967±0.014(P=0.000,95%CI0.940~0.994).AUCcTnI为0.875(P=0.000,95%CI0.807~0.944).sRAGE截断点取761.550ng/L时,灵敏度(Se)为91.7%,特异度(Sp)为83.0%,约登指数(YI)为83.4%;cTnI截断点取0.060μg/L时,Se为76.7%,Sp为98.3%,YI为75.0%.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RAGE水平增高.sRAGE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能有早期诊断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肌钙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及血浆一氧化氮(NO)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浆晚期糖基终产物(AGEs)的影响.方法终末期DN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2个月,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AGEs水平;应用α-萘胺显色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血浆中NO浓度.结果随着肾功能的恶化,DN患者的血浆AGEs水平逐渐升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781).血液透析(HD)治疗后AGEs水平变化不明显.单次血液透析滤过(HDF)使血浆AGEs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两个月后AGEs水平无明显变化.血浆AGEs的水平与NO水平成正相关(r=0.597).结论终末期DN患者血浆AGEs水平受血糖和肾功能双方面的影响,其中肾功能对其影响较大.HDF可以有效清除AGEs,但不能有效控制AGEs的透析前水平.未见NO对AGEs在体内有明确的抑制作用.

  • 标签: 一氧化氮 血液净化 治疗 血浆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糖基化终产物
  • 简介:摘要干细胞是一种未分化的、自我再生的多能细胞,具有分化成任何细胞类型或组织的潜能,在再生医学的细胞治疗中有巨大潜力。其中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干细胞所有的共性,并且易于获得,具有稳定的生物学特征,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可来源于骨髓、脂肪组织、脐带等。但是,在应用这种细胞治疗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挑战如干细胞的移植率低、存活率低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有研究发现干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受到晚期糖基终末产物与其受体结合后激活的氧化应激、释放的炎症因子所形成的微环境的影响。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文献,就晚期糖基终末产物激活的p38蛋白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对间充质干细胞活力以及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凋亡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泌体(Exosome)中晚期糖基终末产物受体(RAGE)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TPC-1购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设置对照组(NC组)、Exosome组、Exosome+小干扰RNA(siRNA)-RAGE组。采用电镜检测外泌体Exosome大小和形态;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AGE、c-Myc、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微管蛋白(Tubulin)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c-Myc和Cyclin D1 mRNA水平;Tra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采用双尾t检验。结果电镜检测外泌体大小和形态正常,富含RAGE和CD63蛋白;与NC组比较,Exosome组的RAGE蛋白表达显著升高(t=4.737,P<0.01),与Exosome组比较,Exosome+siRNA-RAGE组的RAGE蛋白表达显著降低(t=2.31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NC组比较,Exosome组的c-Myc和Cyclin D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而siRNA-RAGE可阻止Exosome对此信号通路的激活;与NC组比较,Exosome组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显著降低,Vimentin显著升高(t=4.532、5.260,P<0.01),与Exosome组比较,Exosome+siRNA-RAGE组的E-cadherin显著升高,Vimentin显著降低(t=2.653、2.41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NC组比较,Exosome组中的TPC-1细胞侵袭能力[侵袭细胞个数(394±7)个比(182±18)个]和迁移能力[划痕愈合面积(22±3)%比(96±4)%]显著增强(t=3.814、5.260,P<0.01),与Exosome组比较,Exosome+siRNA-RAGE组中的TPC-1细胞侵袭能力[侵袭细胞个数(157±13)个比(394±7)个]和迁移能力[划痕愈合面积(34±4)%比(22±3)%]明显减弱(t=2.512、2.64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外泌体中的RAGE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E-cadherin和上调Vimentin,促进EMT进程,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 标签: 外泌体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Wnt/β-连环蛋白 上皮-间充质转化 侵袭迁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晚期糖基终末产物(AGEs)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微RNA-375(miR-375)与YAP蛋白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牛血清白蛋白(BSA)和AGEs(0、50、100和200 μg/ml)对HUVEC干预不同时间(24、48和72 h),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du实验进一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FITC Annexin-V及碘化丙啶(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阳性率。采用RT-qPCR法检测miR-375和YAP mRNA的表达量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YA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结果显示,体外培养HUVEC 24 h, AGEs对细胞活力无明显抑制作用[200 μg/ml BSA组0.1500±0.0040比AGEs组0.1560±0.0085,P=0.064],继续培养48 h后,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活力受到抑制(200 μg/ml BSA组0.2516±0.0143比AGEs组0.2150±0.010,P=0.033)。Edu结果显示, 200 μg/ml AGEs组中HUVEC的细胞增殖能力降低[200 μg/ml BSA组(17.1025±0.4597)%比AGEs组(10.9387±0.6680)%,P=0.025],但凋亡结果显示,200 μg/ml AGEs对HUVEC凋亡无明显影响[200 μg/ml BSA组(8.1667±0.3055)%比AGEs组(8.2167±0.5507)%,P=0.609]。与BSA组比较,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AGEs组中HUVEC的miR-375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32)以及YAP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39)。结论AGEs抑制HUVEC的细胞增殖能力。AGEs还能上调HUVEC的miR-375和YAP表达水平。但两者在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或者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具体分子机制仍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增殖 凋亡 YAP 微RNA-375
  • 简介:摘要晚期糖基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在组织中的不断积累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糖尿病所引发的肌肉组织相关并发症也被认为与AGEs高度相关。机体中主要存在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三种不同的肌肉组织,当AGEs在这三种肌肉组织中累积时,将严重影响其结构和相关功能。然而,AGEs所导致的不同肌肉组织发生功能障碍的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本文对AGEs对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等不同肌肉组织的影响方式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糖尿病肌肉组织相关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骨骼肌 平滑肌 心肌
  • 简介:摘要食源性晚期糖基终末产物(AGEs)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生成的,长时间、干热及高温会加速AGEs的形成。食源性AGEs的过量摄入被认为与许多疾病有关。由于食源性AGEs大都为高分子物质,在肠内不能被完全吸收或排泄,而在结肠内被细菌代谢。目前食源性AGEs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并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食物在加热过程中形成了其他化合物。本综述总结了关于AGEs的来源、吸收及其与代谢相关疾病的联系,并汇总了目前开展的人体及动物研究对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 标签: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美拉德反应 肠道菌群 代谢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晶状体自发荧光强度比值(LF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及其在中国DR人群中的筛查价值。方法为横断面研究。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从中国8个不同省份的社区居民中筛选糖尿病患者590例,收集上述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史、疾病史,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重,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运用晶状体荧光显微镜测定受检眼LFR,采用基于DR早期治疗研究(ETDRS)评分对眼底图像进行分级。按LFR三分位水平分为3组:LFR最低组(Q1组,LFR<20.20%,196例)、LFR中间组(Q2组,LFR 20.20%~25.88%,198例)和LFR最高组(Q3组,LFR≥25.89%,19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FR与DR之间的关联,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LFR单独或联合HbA1c筛查DR的效能。结果随着LFR水平的升高,DR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Q1组5.10%(10/196),Q2组11.62%(23/198),Q3组30.10%(59/196);趋势性P值<0.001]。以ETDRS评分≥31为参考标准,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吸烟史后,LFR每增加1个标准差,DR患病风险增加2.34倍(95%CI 1.68~3.26)。当以ETDRS评分≥31为参考标准时,LFR筛查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灵敏度为64.15%,特异度为84.36%,将LFR与HbA1c联合后,AUC提升至0.865,灵敏度提升至94.34%。结论LFR与DR患病风险正相关,且对于DR筛查表现出较高的AUC及特异度,联合HbA1c可提高其筛查效能。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红蛋白A,糖基化 糖基化终末产物 晶状体自发荧光强度比值
  • 简介:目的了解晚期糖基终末产物(AGE)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体外制备AGE修饰的蛋白质(AGE—HSA,150m-g/L)作为干预手段。将原代培养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为:正常组,采用无血清DK—SFM培养液培养;AGE干预组,采用含150mg/LAGE—HSA的DK—SFM培养液培养;对照组以10μmol/LU0126处理后同正常组条件培养;干预对照组以上述U0126处理后同AGE干预组条件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B1以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和p44/4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GE干预组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对照组G2/M期细胞百分比亦显著降低,分别为(9.7±1.1)%、(9.8±0.7)%(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余3组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下降,其中干预对照组该蛋白仅有微弱表达:正常组、AGE干预组CDK4、细胞周期蛋白B1、p44/42MAPK蛋白表达相似,对照组、干预对照组的3种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前2组。结论AGE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阻碍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

  • 标签: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细胞周期 角质形成细胞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的表达探讨糖基终末产物(AGEs)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脂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组织块法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成脂诱导人牙周膜细胞,对其进行干细胞鉴定。分别成脂诱导正常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和AGEs刺激下的人牙周膜干细胞,油红O染色观测两组细胞脂滴形成情况。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成脂诱导后AGEs刺激下C/EBPβ、PPAR-γ表达的改变。结果:牙周膜细胞成骨诱导21d后茜素红染色出现钙化结节;成脂诱导21d后油红O染色出现脂滴;AGEs刺激后人牙周膜干细胞成脂过程中脂滴的形成增多;RealtimePCR结果显示:AGEs刺激7d后C/EBPβ、PPAR-γ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Es可以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的脂向分化并能改变C/EBPβ、PPAR-γmRNA的表达。

  • 标签: 糖基化终末产物 人牙周膜干细胞 脂向分化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 简介:摘要糖基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重要形式之一,糖蛋白的糖链在细胞识别、细胞间信号传递、细胞迁移、增殖及分化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唾液酸化、岩藻糖基及糖链分支程度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聚糖和异常糖基糖蛋白为疾病发生发展提供了新型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标,并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研究热点。

  • 标签: 糖基化 糖蛋白类 标志物
  • 简介:摘要精氨酸抗利尿激素(AVP)是一种人体内的关键激素,但其较难测定且有检测误差。羧基端糖基肽是一种39-氨基酸糖肽,它包含了AVP前体的C-末端部(CT-proAVP),是一种稳定而敏感的AVP释放替代测试物。羧基端糖基肽的测定已经被证实是一种实用的临床指示物,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和脓血症、心血管疾病的监测。笔者综述了一些关于AVP和羧基端糖基肽之间关系的文献,从而证实了羧基端糖基肽作为一种AVP替代生物标志物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传统认为只有真核生物才有蛋白质糖基修饰现象,虽然在原核生物细胞中发现糖蛋白的存在已经有数十年,但是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最近,在细菌中发现了蛋白质的糖基修饰系统,最具代表性的是空肠弯曲弧菌的Ⅳ-糖基修饰系统、脑膜炎奈瑟球菌和绿脓杆菌的0-糖基修饰系统。这些糖基修饰系统已成功地转移到大肠杆菌中,并且独立发挥其糖基修饰作用。寡糖转移酶在修饰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且寡糖转移酶对糖底物的特异性要求非常低,这使得按照我们的需求来“定制糖蛋白”成为可能,并标志着“原核生物糖基工程”的到来,这将为糖结合疫苗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 标签: 糖基工程 蛋白糖基化 空肠弯曲弧菌 脑膜炎奈瑟球菌 绿脓杆菌 糖结合疫苗
  • 简介:摘要先天性糖基异常(congenital disorders of glycosylation,CDG)是一组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是由于糖脂和(或)糖蛋白的形成或加工过程中的缺陷而引起。大多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并具有多系统表现,主要是面部畸形、发育迟缓、生长障碍、肌张力减退、神经系统异常、低血糖和多系统功能障碍等。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等电聚焦电泳(isoelectrofocusing,IEF)及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可以筛查CDG的某些亚型,然而目前许多亚型的诊断仍依赖基因组测序技术。少数亚型可通过治疗得到临床缓解甚至治愈,但大多数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断发展的分子、生化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加深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 标签: 先天性糖基化异常 转铁蛋白 N-糖基化 O-糖基化 脂质糖基化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