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蛋白类泛素化修饰Neddylation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Neddylation修饰在结直肠癌中过度活化,并且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小分子抑制剂MLN4924通过阻断Neddylation修饰通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自噬、DNA损伤及细胞衰老发挥抗肿瘤效应。此外,MLN4924还可作为化学增敏剂和放射增敏剂提高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本文对Neddylation修饰及MLN4924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Axl是受体酪氨酸激酶TAM(Tyro3、Axl、Mertk)家族中的一员,在非小细胞肺癌、胃癌、乳腺癌和白血病等多种类型的肿瘤中表达上调。过表达并活化的Axl可参与驱动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化、肿瘤血管生成、对放化疗和靶向药物耐药以及降低抗肿瘤免疫反应等过程,从而成为预测肿瘤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文章从Axl的结构和活化、Axl与白血病耐药和预后的关系以及靶向Axl的药物3个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白血病,髓系,慢性,BCR-ABL阳性 Axl 白血病,髓样,急性 分子靶向治疗
  • 作者: 闫振宇1*栾静1刘昕1肖忠承1高旭光1曾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5年第2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腺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CD/TK双自杀基因系统(以下简称AdKDR-CDg1yTK)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并进行作用机理分析。方法:采用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LS174T移植接种于裸鼠腋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20只裸鼠每组五只随机分为四组。1组: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1yTK与前药5-FC和GCV;2组:注射前药5-FC和GCV;3组: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1yTK;4组:对照组。瘤体内多点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1yTK,5-FC和GCV采用腹腔内注射,观察各组裸鼠的状况及肿瘤体积、瘤重、肿瘤生长抑制率、常规病理等指标;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较观察各治疗组的疗效;对各组的肿瘤组织行RT-PCR的检测,了解有无双自杀基因CDg1yTK的表达。结果:第1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显著受到抑制,第2、3、4组肿瘤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别。第1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结论AdKDR-CDg1yTK联合前药5-FC和GCV对人结肠癌SW620、LS174T细胞具有明显的靶向抑制作用,并可诱导裸鼠体内人结肠癌SW620、LS174T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基因检测及靶向等药物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很大提高了许多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期,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靶向药物治疗时,会出现诸多副作用,其中表现最普遍的就是皮肤的过敏及毒性反应,西医常以抗过敏治疗为主,但其疗效并不显著,且常出现治疗不显著或治疗不彻底,笔者就临床上采用皮肤解毒饮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以期为肿瘤诊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皮肤解毒饮,靶向药物,皮肤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心肌特异性多肽(PCM)修饰介孔硅纳米粒(MSN)包载精氨酸(LA)的纳米颗粒(PCM-MSN@LA),评价其对脓毒症心肌的特异性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缩合反应制备PCM-MSN@LA,检测PCM-MSN@LA表征、LA修饰量和释放量,观察PCM-MSN@LA的细胞吞噬行为及其对组织的亲和力。①实验一:将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脂多糖(LPS)组、精氨酸纳米粒组(MSN@LA/LPS组)、心肌靶向精氨酸纳米粒组(PCM-MSN@LA/LPS组)。LPS组用5 mg/L LPS刺激细胞16 h;MSN@LA/LPS组和PCM-MSN@LA/LPS组分别用含25 mg/L LA的MSN@LA及PCM-MSN@LA与LPS共同刺激细胞16 h。测定细胞活性和活性氧(ROS)产生水平;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②实验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LPS组、MSN@LA/LPS组和PCM-MSN@LA/LPS组,每组16只。LPS组腹腔注射50 mg/kg LPS;MSN@LA/LPS组和PCM-MSN@LA/LPS组腹腔注射LPS后立即经尾静脉分别注射0.5 mg/kg的MSN@LA及PCM-MSN@LA。每组8只小鼠用于观察24 h存活情况;另外8只于术后12 h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定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结果PCM-MSN@LA呈球形,粒径约180 nm,Zeta电位约-21 mV,且可负载LA,LA修饰量及释放率分别为12.3%、24.3%,细胞吞噬实验显示PCM-MSN@LA具有心肌细胞和心肌组织靶向性。实验一:LPS刺激后心肌细胞活性下降,ROS生成增多,凋亡增多,eNOS及iNOS蛋白表达增多。与LPS组比较,MSN@LA/LPS组和PCM-MSN@LA/LPS组细胞活性增高,ROS及凋亡减少,eNOS、iNOS表达增多;且PCM-MSN@LA/LPS组较MSN@LA/LPS组可进一步提高细胞活性,减少ROS产生和细胞凋亡,增加eNOS、iNOS蛋白表达〔细胞活性(A值):0.51±0.08比0.41±0.03,ROS水平(相对荧光强度):28 450±1 941比35 628±2 551,凋亡细胞/总细胞数:0.27±0.03比0.35±0.04,eNOS/β-Tubulin:1.467±0.046比1.201±0.131,iNOS/β-Tubulin:1.700±0.033比1.577±0.068,均P<0.05〕。实验二:MSN@LA/LPS组和PCM-MSN@LA/LPS组术后24 h存活动物数多于LPS组(只:2、4比1,P值分别为0.36、0.03)。与Sham组比较,LPS组小鼠心功能明显下降,心肌组织炎性因子mRNA表达增多。与LPS组比较,PCM-MSN@LA/LPS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升高,IL-1、IL-6、TNF-α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LVEF:0.456±0.019比0.337±0.017,LVFS:(21.97±1.78)%比(15.53±1.67)%,IL-1 mRNA(2-ΔΔCT):169.22±8.95比189.79±6.79,IL-6 mRNA(2-ΔΔCT):19.90±1.60比23.74±1.45,TNF-α mRNA(2-ΔΔCT):8.21±0.81比11.00±1.48,均P<0.05〕;而MSN@LA/LPS组与LPS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M-MSN@LA具有心肌靶向性,可显著提高心肌细胞活性,下调炎性因子表达,减少ROS产生,减轻脓毒症心功能不全,从而实现脓毒症心肌损伤的靶向治疗。

  • 标签: 心肌靶向 纳米粒 精氨酸 一氧化氮 脓毒症心功能不全 炎症反应
  • 简介:2018年高考的硝烟已然散去,2019年的一轮复习拉开了序幕。一轮复习具有三个显著特点:重基础、讲实效;全面抓,建体系;周期长、容量大。其目的在于全面落实高考所需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等内容,做到'边角到位''深度到底''颗粒归仓',构建完整牢固的学科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训练测评,进一步巩固提升,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完善应试技巧,提高心理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保证复习的靶向性。

  • 标签: 一轮复习 命题特点
  • 简介:摘要肺癌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第二位。肺癌早期症状常较轻微,甚至可无任何不适,所以许多肺癌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传统以手术及放、化疗为主的治疗难以保障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针对肺癌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药物治疗,在抑制肺癌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的同时,能有效避免对患者正常细胞的损害,减少毒副反应,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肺癌靶向治疗的进展进行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癌 靶向治疗 EGFR
  • 简介:近年来,公安县以产业扶贫为铁抓手,以贫困户脱贫为总目标,坚持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对症下药、靶向治贫,高标准、高质量兑现了年度脱贫攻坚军令状。一、建立'三个机制',强化产业扶贫政策支撑主动适应精准扶贫新变化,聚焦聚力产业扶贫,打出政策'组合拳',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建立综合帮扶机制。构建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对象本人联动的'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机制,引导321个驻村工作队、546名党员干部、159家规模以上企业、115家有带动能力的市场主体与321个村、1100多户贫困户对接,通过多方协同发力,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

  • 标签:
  • 简介:自杀基因靶向疗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众多体内体外试验已经证明了自杀基因的肿瘤杀伤效应。目前,相关的临床试验也证实HSV-tk/GCV,CD/5-FC等自杀基因系统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应。然而在临床推广应用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基因靶向转移困难、基因转染效率较低、基因转移后的表达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基因杀伤效应较低且难以控制等,这些问题均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本文将从自杀基因的种类、载体、作用机制、旁观者效应和临床发展前景,尤其是纳米粒载体和肿瘤干细胞理论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自杀基因治疗 旁观者效应 肿瘤 肿瘤干细胞 纳米粒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靶向药物治疗毒副作用的临床护理路径的选择。方法 研究对象200例为乳腺癌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100)、观察组(n=100)两组,两组均使用赫赛汀进行治疗,在此从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提升患者的舒适感,收获更多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靶向药物治疗 毒副作用 临床护理路径 选择研究
  • 简介:摘要自噬是用于降解细胞质组分的高度保守的细胞内分解代谢过程,近年来,因其在急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方面的重要性而备受关注。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自噬在维持肾脏稳态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利用各种肾脏细胞组织特异性的条件性自噬相关基因敲除的研究逐步揭示了自噬在肾脏疾病中扮演的角色。最近的研究发现,自噬缺陷在肾脏不同病理状态下可能发挥关键作用,激活自噬在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均表现出细胞保护功能,表明自噬的上调可能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策略。然而,也有相反的证据表明自噬可能是有害的,这对研发针对上调自噬的治疗策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 标签: 自噬途径 自噬相关基因 急性肾损伤 雷帕霉素靶蛋白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以往的研究表明超声辐射力可以促进靶向微泡的内皮粘附。在本研究中我们尝试用超声辐射力促进非靶向脂质微泡在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的粘附。方法采用1MHz连续波超声在54.2kPa和73.9kPa两种声压下工作,用扫描电镜和主观评分分析微泡在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的积聚情况。结果我们发现两种声压的辐射力均可提高微泡在主动脉内皮细胞上的局部滞留。73.9kPa超声的应用可使了数以千计的微泡在局部聚集。结论初步证明超声辐射力可促进非靶向微泡的内皮滞留和粘附,以后可能实现通过增加药物负载的微泡促进局部药物的释放。

  • 标签: 超声辐射力 微泡 内皮细胞 粘附
  • 简介:摘要雌激素是人体内一种基础性的性激素,在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雌激素在人体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膀胱癌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在以男性病例为主的膀胱癌中,雌激素也发挥了重要促瘤进展的作用,可作为重要的治疗靶点。此文就近年来雌激素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靶向雌激素的抗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雌激素类 膀胱癌 治疗 肿瘤
  • 简介: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是我国首先合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且抑瘤谱广,对人原发性肝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胆囊癌、肺癌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因其对机体的毒副作用较为明显,血药浓度迅速衰减,6h后药物浓度明显降低,24h后大部分被消除,使肿瘤病灶区血药浓度很快就低于理想的有效治疗浓度。为加强其抗肿瘤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延长作用时间,近年来对去甲斑蝥素的缓释和靶向载药的研究进展异常迅速。

  • 标签: 去甲斑蝥素 肿瘤 靶向给药系统(TD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靶向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于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进行靶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差异,将患者分入研究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完成基础护理,研究组完成综合护理。评定两组健康知识了解情况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靶向治疗知识内容,骨髓抑制等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靶向治疗中,可提升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同时降低毒副发生率。

  • 标签: 乳腺癌 靶向治疗 综合护理 健康知识
  • 简介: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给晚期胃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目前胃癌靶向治疗的靶点包括: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Claudin18.2(CLDN18.2)。正在进行中的临床研究将可能为胃癌患者带来生机。胃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利用生物标志物选择适宜的人群以克服耐药,未来的努力方向是研究发现多靶点药物或发现新的合并用药方案。

  • 标签: 胃癌 靶向治疗 临床进展
  • 简介: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实体瘤和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5年生存率低于15%,其中老年肺癌近10年来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如美国流行病学监测数据显示肺癌诊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9岁。目前对体力状态(PS)评分0~2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推荐给予第三代化疗药物如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及紫杉烷类治疗,部分体健患者(PS0~1分)若各器官功能良好者可酣情给予铂类为基础的双药联合化疗。

  • 标签: 分子靶向治疗 老年肺癌 流行病学监测 5年生存率 死亡原因 中位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靶向制剂研究进行了综述。方法查阅文献,对靶向制剂的分类与作用特点,中药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别综述。结果靶向制剂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靶组织,并提高其药理作用强度和降低全身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给药方式。但中药靶向制剂还处在基础研究阶段,其研究主要是单一有效成分,复方制剂很少。因为目前的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制备和质量评价理论适用于单一成分的药物,不适合于成分繁多、理化性质复杂的中药。因此,应首先选择药味较少、作用显著、著名中药复方来作为中药复方靶向制剂研究的突破口。结论中药靶向制剂将成为中药制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 标签: 中药 靶向制剂 脂质体 微球 纳米粒 乳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