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心静脉是危重患儿给药和输液的最佳静脉通路。中心静脉管径较大,便于大量输液;由于距心脏近,药物输入后可很快分布到全身脏器组织。这对浅表静脉穿刺困难的危重婴幼儿及心肺复苏的患儿尤为重要。中心静脉的设备要求较低,故也可作为急诊室紧急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另外,中心静脉还可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然而,中心静脉选择的静脉均为体内的大静脉,这些静脉数量极为有限,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和护理要求较高,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输液 危重患儿 静脉穿刺困难 静脉通路 中心静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中的治疗方法和护理上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开展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制度上的方法,并且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的54例喉癌患者,在接近3年来采用PICC的安全管理的54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两组分为观察治疗组(27例)和对照治疗组(27例),观察治疗组给予普通的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对整个治疗期间进行观察和记录。而对照治疗组给予通过对身体营养及刺激性化疗药物输液方式的统计,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安全管理方法、护理服务态度、护士护理技术等三方面得出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对护理服务质量有改善作用。结论对照治疗组整个治疗结果大大优于观察治疗组,以此得出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安全管理预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的发生,保证喉癌患者安全可靠的顺利完成化疗,有利地缩短了病程,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 标签: PICC置管 喉癌患者 安全可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后的维护对预防后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PICC后维护实施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结果共实施维护106次,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在PICC后维护中,重视安全管理对预防PICC并发症非常重要。

  • 标签: PICC 维护 安全 管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PICC的优越性。方法将130例行PICC的患者分为65例对照组和65例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对患者行PICC,观察组则在视锐5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行PICC。结果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静脉炎和血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视锐5超声引导下行PICC比常规更能准确定位靶向血管,降低局部组织损伤,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等。

  • 标签: PICC置管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患者经过颈内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后各项身体指标,比较颈内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抽样调查法,随机抽选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的心内科科患者220名,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采用颈内静脉穿刺,参照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分析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手术中与手术后的各项生理参数。结果观察组一次成功率为96%,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参照组一次成功率为88%,并发症发生率为5.64%。结论颈内静脉穿刺比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更好,且手术风险更低,可以将该种疗法在临床诊疗中推广。

  • 标签: 护理 颈内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隧道式PICC与传统PICC的具体运用价值。方法 结合对比护理观察的放式展开分析,选入在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患者中的70例为对象,并按照计算机排序1至70,任意选取其中的35例,按照常规PICC,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治疗时则进行隧道式PICC,作为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一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传统PICC置管 隧道式PICC置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肠梗阻导管病患围期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肠梗阻导管病患88例进行调查,收治时间介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范围内,予以抽签法分组,对照组共计44例患者依托常规方案展开护理工作,研究组共计44例依托优质护理展开工作,就两组所评定出的心理状况评估值、生活质量评估值予以对比。结果:两组在护理各项事宜实施前,经对心理状况即HAMA指标、HAMD指标展开评估工作,差异不明显(P>0.05),在实施后,各指标经评估所获分值均表现为下降的情况,研究组居更低程度(P<0.05)。两组在各项护理事宜实施后,经对生活质量评分展开测评,各项测评分值均表现为上升的情况,研究组居更高程度(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肠梗阻导管病患心理状态具有极佳的临床效果,同时,能够大幅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该方法具有在广泛推广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肠梗阻 导管置管 围置管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PICC患者在院外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PICC患者(PICC组)与30例输液港患者(输液港组),两组患者都开展血栓形成因素的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输液港组并出现血栓1例(3.33%),PICC组出现血栓4例(13.33%),输液港血栓生成风险更低。结论  PICC和输液港时临床常用的两种静脉通路方式,对两种方式可能诱发的血栓危险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栓的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PICC置管 输液港置管 血栓
  • 简介:[目的]探讨脐静脉联合中心静脉术(UVC-PICC)在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穿刺中的应用及疼痛的动态变化。[方法]将新生儿科NICU病房的60例重症患儿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UVC-PICC术组)和对照组(浅静脉术组),每组30例。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及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评估疼痛程度,观察两组前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表现、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NIPS、PIPP评分在开始完成时、后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开始完成时、后5minNIPS、PIPP评分较前5min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应用UVC-PICC术可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可减轻患儿穿刺操作性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脐静脉联合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置管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深静脉管口渗液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管口渗液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管口局部处理配合全身对症支持疗法效果满意。结论及时处理管口渗液,加强管道护理是保证深静脉输液顺利的关键。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置管口渗液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