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PICC),因其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具有较长留置时间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尤其对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可减少频繁穿刺所致的局部出血和感染,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避免刺激性药物外渗导致的严重后果,为肿瘤患者多程化疗提供了方便;但患者因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也会增加。

  • 标签: 置管后 护理问题 PICC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化疗患者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颈内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IJV)穿刺是临床常用技术,用于液体或药物管理,以及CVP测定等。随着小儿身高、体重的变化,IJV导管置入的合适深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文章描述了IJV导管尖端理想位置,介绍了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胸部X线检查(chest radiograph, CXR)和腔内心电图等方法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此外,还对右侧IJV深度、特殊人群的IJV深度、左侧IJV解剖特点及深度进行了综述。目前已有不少计算IJV深度的公式,由于儿童在发育阶段存在一定的发育差异,它对于个体的适用性仍有待临床进一步考证。

  • 标签: 儿童 颈内静脉 留置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后自我护理的效果。方法在后指导病人及家属自我护理,使他们掌握自我护理技巧;出院前有计划地检查其陪护对导管维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必要地强化,使其能正确演示;定期与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及时解决导管异常问题。结果40例带者除1例发生感染外其余均顺利的带度过4-6周期化疗。讨论重视对术后的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指导,才能保证安全地使用PICC导管,真正达到“一针治疗”的目的。

  • 标签: PICC 导管 自我护理
  • 简介:骨静脉穿刺,能满足不同病种病人的长期大量输血、输液,以及多次化疗浅静脉的破坏,穿刺极度困难病人的多次输液;可以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感,有利于危重病人抢救。同时也可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2001年10月~2003年11月,我科共行股静脉穿刺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穿刺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股静脉穿刺置管 护理 穿刺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 60例中心静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 ,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 9例 ,导管堵塞 3例 ,导管脱出 2例。结论 :根据中心静脉发生并发症的原因 ,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的护理。方法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和规程,定时更换处敷料、定时冲、保持导管的固定及通畅,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加强对深静脉的护理,从而减少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深静脉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导管的留置时间。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以操作简单、穿刺痛苦小、留置时间长、保护血管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上对于局部血管状况尚可的患者,均采用体外肉眼观察和触摸估计的方法对血僻进行评价后穿刺。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手臂的屈伸易发生静脉炎、穿刺点炎症、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另外部分患者血管条件差,只能采用盲穿法。

  • 标签: PICC B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B超引导下的PICC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PICC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其中41例导丝直接进入贵要静脉,10例对穿刺角度进行调节后,导丝进入静脉;2例在第1次时,导管头进入颈内静脉,行偏头法加指压法后,导丝进入上腔静脉。结论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PICC时,与B超引导相结合,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插管成功率。

  • 标签: PICC B超引导 贵要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深静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0例)和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20例),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深静脉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综合护理 临床应用 效果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护理上为解决病人长期静脉穿刺的痛苦,PICC已普遍开展。PICC一般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穿刺进针,可保持6个月至1年,由于需要长期保留此,给病人淋浴带来不便,用单纯换药贴膜的方法容易进水,并因此导致感染。我科护士给病人换药贴膜处缠绕三层以上塑料保鲜膜,面积应覆盖于换药贴膜面积上下大于5cm,断端用胶布牢固固定,且换药贴膜与保鲜膜之间垫以双层纱布,并使之环形缠绕于前臂,纱布覆盖于换药敷贴即可这样既可防止两膜黏连,又可防止被包绕前臂由于过紧而感到胀痛,起到一定缓冲作用。最后将保鲜膜上下两端用胶布牢固粘贴于胳膊上,可有效防止换药贴膜进水。

  • 标签: PICC置管 护理 淋浴 塑料保鲜膜 单纯换药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内科 PICC 相关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方法:择取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间在我院肿瘤内科 PICC 患者共 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各项资料,分析导致肿瘤内科患者 PICC 期间出现感染的因素,探讨 PICC 期间的相关护理措施。 结果:出现感染患者 20 例,占比 10.00% ,感染人员与非感染人员在 PICC 留置时间、位置以及导管材料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肿瘤内科患者进行 PICC 中,感染相关因素较多,在 PICC 期间需要针对不同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感染出现率。

  • 标签: 肿瘤内科 PICC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入重症监护室的100例应用中心静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行中心静脉成功率100%,47例行颈内静脉穿刺,其中2例感染,感染率为4.2%,行锁骨下静脉穿刺43例,其中1例感染,感染率为2.3%,总感染率为3.0%;无导管拔出、导管阻塞、拔后无出血现象发生。结论加强深静脉管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提高导管留置时间至关重要。

  • 标签: 重症 深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血管是ICU常规操作,传统的操作方法是通过体表定位法进行操作,常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随着重症超声的开展,许多临床医生开始应用超声引导下行操作,但仍会出现相关并发症。只有理解超声基本原理,规范操作方法,同时强化练习,可以真正实现“一针、一眼、一导管”的重症治疗标准。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