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了解菜心光能利用效率的规律性,可为具优良光合性状菜心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据此,本研究选用在二份耐热性强和二份耐热性弱的菜心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些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光强和温度的上升和下降的日变化,四份菜心材料的初始荧光(Fo)、相对可变荧光(VJ)和单位反应中心热耗散能量(DIo/RC)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最大荧光(Fm)、光能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则出现先降后升的情况;除Fo的最大峰值在四份材料中均在13:00时外,耐热性强的材料其余参数的最大或最小峰值出现在光照强度最大的13:00时且变化幅度较小,而在耐热性弱的材料中这些值的变化幅度大且出现在日最高温度的14:00。另外,随着光强和温度的降低,各荧光参数又逐渐向初始水平恢复,但耐热性强的菜心品种的恢复速率高于耐热性弱的菜心品种。这一结果表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考虑作为评价菜心材料耐热性强弱的一个参考指标。

  • 标签: 菜心 叶绿素荧光参数 日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后眼底荧光造影(FFA)联合虹膜荧光造影(IFA)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间于该院治疗的PRP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80例(148眼),所有患者均行基础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及FFA联合IFA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行基础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FFA联合IFA检查对视网膜及眼底周围血管的影响情况。结果IFA检查结果显示148眼中出现24例非增生性虹膜改变,19例增生性虹膜病变,4例青光眼,101例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FFA检查结果显示,148眼中出现30例视网膜无灌注区,53例视网膜内出现了新生血管,40例出现了黄斑水肿,21例玻璃体积血;裂隙灯未能发现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IFA检查较裂隙灯更为灵敏(χ2=7.364,P<0.05)。结论FFA联合IFA在PRP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IFA FFA PRP
  • 简介:摘要目的对曾经生育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家系及正常产检夫妇筛查同为SMA携带者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方法5个曾生育过SMA患儿的家系和1对SMN1基因筛查拷贝数为1的夫妇,抽取夫妇双方外周血及分离羊水细胞提取DNA,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检测夫妇双方及胎儿的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SMN1)拷贝数。结果6个家系的父母双方SMN1基因7、8外显子均为杂合性缺失,为SMA携带者。5个家系的胎儿SMN1基因7、8外显子拷贝数与父母相同,为SMA携带者;1个家系的胎儿SMN1基因7、8外显子拷贝数为0,为SMA患者。结论MLPA技术为一快速而可靠的基因检测及定量分析方法,可准确检测SMN基因及脊髓性肌萎缩症修饰基因的缺失突变并分析基因拷贝数,适用于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携带者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 标签: 脊髓性肌萎缩 SMN基因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 产前诊断
  • 简介:(1)摘要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环网柜作为电力工业中智能配电网的关键设备,其可靠运行的薄弱环节是电缆接头,它的安全运行是衡量电网供电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电缆接头质量不仅取决于材料,更取决于电缆接头的制作工艺,还与其承受实时负荷大小有关。上述任意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环网柜内电缆头出现过热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在负荷持续增长情况下,电缆头温度会持续上升,直至引发爆炸,导致柜内绝缘管炸裂。所以开发一套环网柜电缆头温度在线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电缆头温度很有必要。

  • 标签: (2)环网柜 电缆头 荧光光纤 温度 在线监测
  • 简介:棕榈藤作为热带、亚热带植物中重要的森林资源,优质的藤材是重要的加工利用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叶片光合能力对藤材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黄藤(Daemonoropsjenkinsiana)、大白藤(Calamusfaberii)、小白藤(C.balansaeanus)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为研究逆境条件下棕榈藤的光合能力和选择适宜的栽培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3种棕榈藤的光系统Ⅰ(PSⅠ)实际光量子效率Y(Ⅰ)为小白藤〉大白藤〉黄藤,光系统Ⅱ(PSⅡ)的Y(Ⅱ)为大白藤〉黄藤〉小白藤;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白藤、黄藤和小白藤;而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则是小白藤最高,黄藤次之,大白藤最低;PSⅠ的电子传递效率ETR(Ⅰ)是小白藤〉大白藤〉黄藤,而PSⅡ的ETR(Ⅱ)值则是小白藤〉黄藤〉大白藤;PSⅡ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维持在0.78~0.8范围内,且大白藤显著高于黄藤和小白藤(P〈0.05)。由此可见,在实验室条件下小白藤的光合效率在这3种藤中最高,其次为黄藤,大白藤最低;且光保护能力为大白藤最高,黄藤次之,小白藤最低。

  • 标签: 棕榈藤 黄藤、大白藤、小白藤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 简介:“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有了“光”,便有了体积,有了形状,有了色彩。《圣经·马太福音》曾说:“在黑暗中开黎明。”这一语道破了“光”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因为它是一切万物得以显现,并且被赋予生命的神奇物质。

  • 标签: 意大利 颜料 荧光 艺术 使者 绘画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能在临床上快速、准确地检测大鼠疑似泰勒氏病毒(Theiler’s-likevirusofrats,TLV)的方法,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技术,特异性针对TLV病毒核酸进行检测。方法通过基因合成序列作为质粒标准品的模板,同时选择特异性的序列在3622~3729nt处,设计一对引物和TaqMan性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qPCR扩增,从而建立TLVTaqMan探针qPCR方法,并对其灵敏度、稳定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TLVqPCR检测方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值可达到0.99,灵敏性最低能够检测到10个拷贝数/μL,对比普通PCR方法,高出其100倍;对其他常见大鼠病毒均无非特异反应;重复性良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结论利用TaqMan探针建立快速检测TL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

  • 标签: 大鼠 疑似泰勒氏病毒 TAQMAN 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乙肝DNA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择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共计涉及到150例。对所有患者的血标本进行收集,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乙肝DNA进行检测,分析检验结果和临床的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并且研究对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15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当中,选择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乙肝DNA的检测,检测结果和临床的诊断结果相同的144例,存在误诊和漏诊共计6例。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到了标本因素、实验室检验因素以及核酸提取方法因素等。结论选择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乙肝DNA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提升检测的确诊率,但是对于误诊和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临床需要加以注意,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误诊和漏诊率,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便利和支持。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乙肝DNA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对于非渗透性客体上的潜在灰尘足迹,利用荧光材料进行增强显现,配合使用多波段光源激发荧光,进行刑事照相固定提取灰尘足迹。在五种常见客体的实验结果表明,磁性荧光粉的显现技术最成熟;溴甲酚蓝试剂需要使用到超生雾化器才得以完整显现潜在灰尘足迹;502胶+罗丹明试剂显现灰尘足迹需在理想环境下进行。

  • 标签: 灰尘足迹 荧光材料 多波段光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线性探针技术研究娄底市结核菌的耐药检验,从而获取该技术有效的价值评价。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娄底市255例肺结核患者,其中初治涂阳患者225例,复治涂阳患者30例。并对所有患者的痰涂片进行线性探针技术进行检验,同时加以药敏试验作为对照。结果线性探针技术和对照药敏试验异烟肼耐药率分别为9.0%和9.8%。利福平耐药率分别为5.5%和5.9%。2种方法的耐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比例法药敏试验对照的情况下,线性探针技术检测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98.0%和98.8%。异烟肼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100%。利福平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99.6%。结论娄底市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率低于全国水平。线性探针技术检测异烟肼和利福平有较高的敏感度。故该技术对结核患者的病情,尤其是产生多重耐药性患者的诊治有较大帮助。

  • 标签: 线性探针技术 肺结核 利福平 异烟肼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线性探针技术快速检测临床应用;方法:对 260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线性探针技术检测,金标准选择比例药敏试验法,对比探针技术检测与比例药敏试验结果的符合情况,以评价线性探针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采用线性探针检测,异烟肼的敏感性为 96.9%,特异性为 95.8%,阳性预测值为 94.6%,阴性预测值为 93.8%,采用比例法共检出耐多药 92例,而采用线性检出耐多药 90例,两者符合率为 97.8%,敏感度为 98.9%,特异性为 100%,阳性预测值为 100%,阴性预测值为 100%,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000 P=1.012);结论:采用线性探针技术检测利福平、异烟肼的耐药性与比例法的一致性较高,操作更加简单,敏感性、特异性高,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耐药性检测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异烟肼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原子荧光法测定中常遇到的问题,针对七个主要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对策。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问题 对策
  • 简介:总结比较了国内外利用高亮度γ源进行核共振荧光(nuclearresonancefluorescence,NRF)研究的最新成果,从理论上分析了NRF的反应截面,介绍了利用Geant4对NRF过程的蒙特卡罗模拟,通过比较不同激发光源下得到的NRF实验结果,说明了激光康普顿散射源在NRF研究中的优势。介绍了NRF实验中常用的背散射探测方法和透射探测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探测器的性能。最后,展望了未来NRF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核共振荧光 激光康普顿散射源 蒙特卡罗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并比较结果,从而对免疫荧光层析法进行性能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降钙素检查的166份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例标本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下,按照浓度高低可分为阴性组、低风险组、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以及高度升高组,并且不同浓度的组别所占比例和对应的组间阳性率在两种检测方法下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所有标本的ECLIA总阳性率为49.40%,与免疫荧光层析法的总阳性率46.99%%之间差异也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相当,而免疫荧光层析法更为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荧光层析法 血清降钙素原 性能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研究汽柴油中硫含量紫外荧光粉检测分析中的相关问题,将测试方法中最为关键的三个问题确定下来,在此基础上逐一分析与验证样品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利用紫外荧光分析法对汽柴油硫含量进行测定,完全符合分析精密度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紫外荧光分析 汽柴油硫含量 检测方法 研究
  • 简介:摘要荧光法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检测技术,其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定量精准的优点,将其应用在食品理化检验领域中,可以保证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本文对荧光法在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项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与进步,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本文为相关科研人员在荧光检测领域的标准起草、草案建议、方法开发及日常食品安全分析检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标签: 荧光 食品理化检验 食品安全标准
  • 简介: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灵菇中3种荧光增白剂(VBL、CBS、CXT)的方法。试样用乙醇-水(V/V=1/2)溶液作提取剂,50℃条件下水浴静置提取15min。采用C18(250mm×4.6mm,2.6μm)为分析柱,以乙酸铵(20mmol/L)+乙腈[65+35]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0.8mL/min。3种荧光增白剂在0.01-1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加标回收率为79%-90%。方法简单准确,线性关系、重现性及加标回收率均满足分析要求。

  • 标签: 白灵菇 荧光增白剂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在微量元素的测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砷、汞、锗、硒等微量元素。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也是很多高端专利技术的基础,如高强度空心阴极灯、小火焰原子化等,这些技术均申请了国家专利。利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还研制出多通道光谱仪、六价铬检测光谱仪等等。可以看出在未来,原子荧光光盘分析技术还会进一步创造价值。本文主要讨论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创新及发展。

  • 标签: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 创新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和护理。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60例患者在造影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均成功造影。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时,首先要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该项检查,然后要加强医护患三方的配合,护理人员要做好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以保证造影的安全顺利进行。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造影 护理
  • 简介:采用沸水浴消解,用硝酸(3+1)对土壤中样品进行前处理,并用硼氢化钾(0.5g/L)作还原剂,硝酸(1%)作载液进行测定,建立了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汞的方法。对灯电流、负高压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多个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7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3.9%,加标回收率为95.4%-101%,方法简单、准确度高,适合于土壤中微量汞的测定。

  • 标签: 土壤 消解 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