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的性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的性能分析

谭自友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原怀化市第三人民医院)418000)

摘要:目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并比较结果,从而对免疫荧光层析法进行性能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降钙素检查的166份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例标本在两种不同检测方法下,按照浓度高低可分为阴性组、低风险组、轻度升高组、中度升高组以及高度升高组,并且不同浓度的组别所占比例和对应的组间阳性率在两种检测方法下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所有标本的ECLIA总阳性率为49.40%,与免疫荧光层析法的总阳性率46.99%%之间差异也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相当,而免疫荧光层析法更为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免疫荧光层析法;血清降钙素原;性能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adopttheimmunofluorescencechromatographywithelectrochemicalluminescence(ECLIA)todetectserumcalcitoninandcomparetheresults,andimmunofluorescencechromatographyforperformanceanalysis.Methods:selectonJune6,2016-December2016inourhospitalbetweencalcitoninchecksof166serumspecimensastheresearchobject,separatelyelectrochemicalluminescence(ECLIA)andimmunofluorescencechromatographydetection,forthestatisticalanalysisoftestresults.Results:166casesofspecimensunderthetwodifferentdetectionmethods,accordingtotheconcentrationofhighandlowcanbepidedintonegativegroup,lowriskgroup,mildgroupandmoderateriseingroupsaswellastheheightincreases,andtheproportionof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groupandthecorrespondingpositiveratebetweengroupsunderthetwokindsofdetectionmethods,thereisnoobviousdifference,thereis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InadditionallspecimensofECLIAtotalpositiveratewas49.40%,andimmunofluorescencechromatographyisnoobviousdifferencebetweenthetotalpositiverate46.99%%,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clinicaluseofimmunofluorescencechromatographywithelectrochemicalluminescenceserumcalcitoninoriginaltestresults,andimmunofluorescencechromatographymoreconvenientoperation,andsecurityishigher,thereforeisworthwideapplication.

[Keywords]immunofluorescencechromatography;Serumcalcitonin;Performanceanalysis

所谓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由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标志细菌感染的特异性生物活性物质,因此临床上常作为早期感染的特异性指标[1]。目前临床检测PCT的方法较多,为寻找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以及用时较短的快速检测方法,笔者特选用疫荧光层析法以及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材料

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降钙素检查的166份不同浓度的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标本各进行免疫荧光层析法以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1.2仪器与试剂

免疫荧光层析法采用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飞测?PCT定量检测仪和与之匹配的试剂盒;ECLIA采用罗氏公司所生产的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和与之相应的试剂盒。

1.3检测方法及标准[2]

所有操作均有我院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以及操作步骤进行,每份血液标本在离心后取相同剂量的血清各自进行相应的操作。并按检测浓度的高低分为阴性组(≤0.1ng/mL)、低风险组(>0.1ng/mL但≤0.5ng/mL)、轻度升高组(>0.5ng/mL但≤2.0ng/mL)、中度升高组(>2.0ng/mL但≤10ng/mL)以及高度升高组(>10ng/mL)。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l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士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检测方法对相应样本的浓度差异以及分组的比较

166例标本通过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完成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在不同浓度的检测结果上也未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电化学发光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测PCT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待检样本与生物素化的单克隆PCT抗体,以及经钌复合物标记的单克隆PCT共同进行孵化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再添加提前包被链霉亲和素的磁珠微颗粒,以保证抗原抗体复合物能分别通过生物素以及链霉亲和素结合,并利用电磁作用将磁珠吸附到电极表面。当通电后即能使复合体化学放光,最后通过光电倍增测量发光强度。具有实验准确度高、用时短等优点[3]。而免疫荧光层析法也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检验,将与降钙素原以化学偶联形式形成的单抗体结合的降钙素通过毛细管的虹吸效应逐层进行层析,最后用免疫荧光检测仪进行扫描即可获得最终结果,因此具有标记物稳定、操作便捷、耗时较少、灵敏度高以及可重复操作等优点[4],因而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由于PCT能反映全身炎性反应的轻重程度,但是笔者也发现诸如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只有在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才会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5],因此对患者快速、准确的进行PCT检测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本研究中通过166例标本经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完成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在不同浓度的检测结果上虽然未见显著差异。但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由于PCT的检测多为急诊或临时医嘱,需要快速、准确的检验方法及时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然而一般实验室中电化学分析仪难以随时处于开机状态,因此对于诊疗机构而言,FQ-PCR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6]。本研究中以PCT浓度超过0.1ng/mL为阳性标准,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结果的总阳性率发现,显示两种检测方法之间阳性率与阴性率均并无明显差异,这也和杨春菊等[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总而言之,临床上利用免疫荧光层析法与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相当,而免疫荧光层析法更为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东,桂满元,王永娜.两种方法检测降钙素原的比较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0):44-45.

[2]赖其伟.潜伏梅毒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6,27(01):22-24.

[3]王树.电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优劣性分析[J].淮海医药,2015,33(02):131-132.

[4]陈世豪,李健茹,丘仲柳,等.血清降钙素原两种检测系统相关性的分析及对菌血症预示作用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3):32-33.

[5]刘君钊,刘铮,刘鸿,等.在脓毒症诊断和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2):168-171.

[6]王晓东,王然,李凤焕,等.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联合检测6种性病病原微生物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0):2919-2921.

[7]杨春菊,袁晓华.两种方法检测PCT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8):2643-2644.